一种用于舞台灯具灯泡调焦的调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01777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舞台灯具灯泡调焦的调焦装置,包括设置在灯体外壳上的后盖和灯泡组件,调焦板、三组调节螺杆、调节固定板;所述灯泡组件固定装设在调焦板上,所述调节固定板固定装设在灯具外壳的内壁上;所述调节螺杆一端与调焦板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调节固定板螺纹连接;所述灯体外壳后盖上对应每组调节螺杆设置有通孔,通过在灯体外壳后盖开设通孔,并增设调焦板、调节组件等结构,使得操作者可以从外面直接来调节灯泡的焦点,不需拆卸后盖,这样操作起来非常方便,而且有了后盖的防护,操作者不是直接面对灯泡,大大提高了其安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灯具
,特别是涉及ー种用于舞台灯具的灯泡调焦装置。
技术介绍
在照明领域中,光源部位(如灯泡)在技术上既要确保光源在焦点上,又要防止灯泡意外爆炸伤害人身安全和防止灯体内部的光漏出灯体外面,以造成对使用场合在光线上的污染。尤其是在舞台灯光领域中,光源(如灯泡)一般设置在灯体外壳里面,在使用吋,一般要求光源(如灯泡)的焦点与反光碗的焦点在同一直线上,才能确保光线的投射质量,而在安装时,光源(如灯泡)的焦点一般与反光碗的焦点不在同一直线上,这时就需要对光源(如灯泡)的安装位置进行调节,进而调节其焦点与反光碗的焦点在同一直线上。而在现有技术中,光源多数是使用双端灯泡,安装困难,如果需要对光源调节,通常都是需要先将灯体的后盖拆卸出来,开启光源,再通过人员根据投射光线的情况来手动调节光源的位置,将其调节至合适位置,由于该操作危险性较高,操作人员一般都需要戴防护帽方可操作,因此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繁琐、危险性高、调焦精度不高等缺陷。而且,这种调焦方法,只能是调节两个方向,缺少灵活性,导致无法找到最佳焦点位置,光照量利用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以从灯具外部来调节灯泡焦点的用于舞台灯具灯泡调焦的调焦装置。本专利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种用于舞台灯具灯泡调焦的调焦装置,包括设置在灯体外売上的后盖和灯泡组件,调焦板、三组调节螺杆、调节固定板;所述灯泡组件固定装设在调焦板上,所述调节固定板固定装设在灯具外壳的内壁上;所述调节螺杆一端与调焦板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调节固定板螺纹连接;所述灯体外壳后盖上对应每组调节螺杆设置有通孔。优选地,所述调节螺杆上套设有间隔套。优选地,所述间隔套位于调焦板侧的外壁上设置有凸缘,在所述调节螺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凸缘抵顶,另一端与调节固定板抵顶。优选地,所述调节固定板上设置有调节孔,在调节孔内设置有拉铆螺母,所述调节螺杆与拉铆螺母螺纹连接。优选地,在所述调节螺杆位于调节固定板的外侧设置有自锁螺母。优选地,还包括挡光固定板,所述挡光固定板设置在调焦板与灯体外壳后盖之间,所述挡光固定板与灯体外壳后盖连接,所述挡光固定板上对应调节螺杆处设置有调节孔,挡光固定板上的调节孔与调焦板上的螺栓调节孔共轴。优选地,挡光固定板与调焦板之间设有挡光套,所述挡光套外周设有挡光凸缘,所述挡光套与挡光固定板连接,所述挡光套设置有调节孔,挡光套的调节孔与调焦板上的调节孔共轴。优选地,所述挡光凸缘上设有至少ー个螺孔,所述挡光套通过螺栓结构固定在挡光固定板上。优选地,所述调节螺杆位于调焦板侧的端部设置有螺丝头。优选地,所述调焦板呈三角形,所述三组调节螺杆分布于三个角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I、通过在灯体外壳后盖开设调节孔,并增设调焦板、调节螺杆等结构,使得操作者可以从外面直接来调节灯泡的焦点,不需拆卸后盖,这样操作起来非常方便,而且有了后盖的防护,操作者不是直接面对灯泡,大大提高了其安全性。2、螺杆的螺杆头通过灯体外壳后盖的调节孔可以看到,方便快速调节灯泡,确保 调节到位,而且螺杆头又正挡在灯体外壳后盖的调节孔位上,当不需调节时,还可以起到防尘作用。3、通过增设挡光套结构,使得灯具具有防尘防漏光的优点。4、增设自锁螺母,可使得调节组件既能调节灯泡焦点,又能防止螺杆脱落。5、此结构尺寸紧凑、体积小、安全可靠、装配エ艺简单和生产成本低,不仅可以用于舞台灯具,而且也适合用于其它灯饰灯具,应用非常广泛。附图说明图I是本调焦装置与反光碗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结构去掉反光碗后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结构去掉灯体外壳后盖后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5是图2所示结构的俯视图;图6是图5所不A-A首I]视图;图7是图6所示结构F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是图5所示A-A剖视立体示意图;图9是图2所示结构的仰视图;图10是图2所示灯体外壳后盖的仰视立体示意图;图11是图2所示挡光套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说明。參照图1-11,本用于舞台灯具灯泡调焦的调焦装置,该装置包括灯体外壳后盖I、灯泡组件2、调焦板5、三组调节螺杆4、调节固定板3 ;所述调焦板5呈三角形,灯泡组件2固定装设在调焦板5上,调节固定板3固定装设在灯体外壳内部的支架(图中没有显示出来)上;调焦板5、调节固定板3上均分别设有均匀分布的三个调节孔51、31,调节螺杆4与调焦板5的调节孔51可转动连接、与调节固定板3的调节孔31螺纹连接;灯体外壳后盖I上对应每组调节螺杆处设置有通孔11,且灯体外壳后盖I、调焦板5、调节固定板3上相互对应的通孔11、调节孔51、调节孔31共轴线设置。如图9和图10所示,灯体外壳后盖I的通孔11为与外面连通的通孔。如图9所示,调节螺杆4上设置有螺杆头,螺杆头挡在灯体外壳后盖的通孔11的孔位上,还可以起到防尘作用。作为优选,如图7所示,调节螺杆4上套设有弹簧42、间隔套43,间隔套43设有通孔,且其外壁一侧设有凸缘,间隔套43套装在调焦板5上表面的调节螺杆4外周;弹簧42套装在调节螺杆4、间隔套43的外周,且弹簧42 —端抵顶间隔套43的凸缘,另一端抵顶调节固定板3 ;间隔套43、弹簧42对调节螺杆4的上下运动起到限位作用,以避免过度调节调节螺杆4,使得灯泡21碰到反光碗8,影响灯具操作效果。在调节螺杆4的头部与调焦板5的下表面之间还设有垫片41。如图7所示,所述调节孔31内设置有拉铆螺母44,拉铆螺母44与调节固定板3的调节孔31铆接在一起,拉铆螺母44的外壁与调节固定板3的调节孔31内壁接触配合;调节螺杆4的一端依次与拉铆螺母44、自锁螺母45连接。作为ー种优选方案,该灯泡调焦装置还包括挡光套6和挡光固定板7,挡光套6用于防止灯泡21所发出的光线从各调节孔及灯体外壳后盖I泄漏出来。挡光固定板7设于调焦板5下方,并连接在灯体外壳后盖I上;挡光套6连接在挡光固定板7上,挡光套6设有与调焦板5的调节孔51共轴线的调节孔61,同样地,挡光固定板7上也设有与调焦板5的调节孔51共轴线的调节孔71 ;如图11所示,挡光套6的外周设有挡光凸缘62,挡光凸缘62可以很好地将挡光固定板7的调节孔71、灯体外壳后盖I的通孔11遮挡,以使得光线从挡光固定板7的调节孔71、灯体外壳后盖I的通孔11漏出。如图4所示,挡光固定板7上设有螺孔72,通过螺栓结构固定在灯体外壳后盖I上。如图11所示,挡光套6的挡光凸缘62上设有螺孔63,并通过螺栓结构固定在挡光固定板7上。作为另ー种优选方案,该灯泡调焦装置还包括挡光套6,挡光套6连接在灯体外壳后盖I上,挡光套6上均设有与调焦板5的调节孔共轴线的调节孔61 ;挡光套6的外周设有挡光凸缘62,挡光凸缘62可以很好地将灯体外壳后盖I的通孔11遮挡,以使得光线从灯体外壳后盖I的通孔11漏出。挡光固定板7、调焦板5、调节组件4、调节固定板3均分别设有用于通过灯泡组件2的中心孔。如图4所示,调焦板5的调节孔51优选为围绕其中心呈现三角形分布的三个调节孔,对应地,如图5所示,调节固定板3的调节孔31、挡光固定板7的调节孔71、灯体外壳后盖I的通孔11也分别为呈现三角形分布的三个调节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舞台灯具灯泡调焦的调焦装置,包括设置在灯体外壳上的后盖和灯泡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焦板、三组调节螺杆、调节固定板;所述灯泡组件固定装设在调焦板上,所述调节固定板固定装设在灯具外壳的内壁上;所述调节螺杆一端与调焦板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调节固定板螺纹连接;所述灯体外壳后盖上对应每组调节螺杆设置有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彩熠灯光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