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膏体容器,包括底座、内瓶、底旋和螺旋活塞,内瓶通过其外侧的卡扣与底座上的凸圈卡合;螺旋活塞通过其外侧的螺纹与底座内侧的螺纹配合;螺旋活塞的顶部与内瓶的底部接触;底旋安装在底座底部,底旋与底座作相对旋转运动,带动螺旋活塞与底座相对转动;螺旋活塞通过螺旋运动在底座内部轴向运动,螺旋活塞的顶部对内瓶底部施加轴向推力;内瓶在其底部受到轴向推力时向上收缩,填装于内瓶内部的膏体被挤压而从内瓶口部流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旋转底旋达到挤出存放在内瓶中的膏体并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膏体容器。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CN201573852U于2010年09月08日公开ー种膏体管装容器,其特征在于它由管装袋(I)和推进球(2)组成,管装袋(I)两端的内壁轮廓与推进球(2)匹配;推进球(2)设置在管装袋(I)底部。中国专利CN102381512A于2012年03月21日公开ー种盛放膏体的容器,包括容器主体、出ロ通道,其特征在干,还包括气体加压装置,所述气体加压装置气体入口在所述容器主体外,气体出口与所述容器主体连通,容器主体底部呈漏斗状,所述漏斗状底部出口 与所述出口通道相连通。包括前述两项中国专利在内,目前常见的取用膏体的容器均容易造成尾量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能挤出存放在容器中的绝大部分膏体并使用,不会造成尾量浪费的膏体容器。根据实施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膏体容器,包括底座、内瓶、底旋和螺旋活塞,内瓶通过其外侧的卡扣与底座上的凸圈卡合;螺旋活塞通过其外侧的螺纹与底座内侧的螺纹配合;螺旋活塞的顶部与内瓶的底部接触;底旋安装在底座底部,底旋与底座作相对旋转运动,带动螺旋活塞与底座相对转动;螺旋活塞通过螺旋运动在底座内部轴向运动,螺旋活塞的顶部对内瓶底部施加轴向推力;内瓶在其底部受到轴向推力时向上收缩,填装于内瓶内部的膏体被挤压而从内瓶ロ部流出。根据ー个实施例,本技术前述膏体容器中,进ー步包括瓶塞,瓶塞上有ー个或多个小孔,小孔形状为圆形或其他任何形状;瓶塞上的卡扣与底座连接,瓶塞上的束头塞入内瓶ロ部内侧,填装于内瓶内部的膏体被挤压而从内瓶ロ部经由瓶塞的小孔流出。根据ー个实施例,本技术前述膏体容器中,进ー步包括盖子,盖子通过螺纹与底座连接,并通过盖子内部的垫片压覆在瓶塞上。根据ー个实施例,本技术前述膏体容器中,内瓶的肩部与底座上的内肩部接触,使内瓶的颈部相对与底座固定。根据ー个实施例,本技术前述膏体容器中,底旋上具有数条长肋穿过螺旋活塞上的数个槽。根据ー个实施例,本技术前述膏体容器中,内瓶是多层褶皱状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使用者在使用本技术膏体容器时,可通过旋转所述底旋达到挤出存放在所述内瓶中的绝大部分膏体并使用,不会造成尾量浪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中间层面的示意图及中间层面ロ部的放大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内瓶正常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内瓶受压收缩状态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零件爆炸图。图5是本技术使用完毕后的示意图。其中11是盖子,12是底座,13是内瓶,14是底旋,15螺旋活塞,16是瓶塞;21是内瓶,31是受压收缩后的内瓶; 41是盖子,42是底座,43是内瓶,44是底旋,45螺旋活塞,46是瓶塞;51是盖子,52是底座,53是受压收缩后的内瓶,54是底旋,55螺旋活塞,56是瓶塞。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ー步阐述本技术。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如图I所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膏体容器中,盖子11通过螺纹与底座12连接,并通过盖子11内部的垫片112压覆在瓶塞16上。瓶塞16上有一个或多个小孔(图4中461),小孔形状可以为圆形或其他任何形状;瓶塞16上的卡扣161与底座12连接。瓶塞16上的束头162塞入内瓶13 ロ部内侧。所述容器在盖子11闭合时,通过垫片112与瓶塞16的压覆,以及束头162与内瓶13 ロ部内侧的接触,达到密封效果。如图I所示,内瓶13通过其外侧的卡扣131与底座12上的凸圈121卡合,内瓶13的肩部132与底座12上的内肩部122接触,使内瓶13的颈部相对与底座12固定。如图I所示,螺旋活塞15通过其外侧的螺纹151与底座12内侧的螺纹123配合,螺旋活塞15可以通过螺旋运动在底座12内部轴向运动。螺旋活塞15的顶部152与内瓶12的底部132接触。如图I所示,底旋14安装与底座12底部,底旋14与底座12可以作相对旋转运动。如图2、图3所示,内瓶21,31存在ー种特殊的多层(图示为2层)褶皱状211结构,在其底部受到轴向推力212时,内瓶21会向上收缩并最终形变为内瓶31的状态。而在这个收缩的过程中,填装于内瓶21内部的膏体会被挤压而从内瓶21 ロ部流出。如图I、图4所示,底旋44 (14)上有数条长肋441穿过螺旋活塞45 (15)上的数个槽451。当底旋44 (14)与底座42 (12)做相对旋转运动时,底旋44 (14)通过长肋441与槽451的联动,带动螺旋活塞45 (15)与底座42(12)相对转动。螺旋活塞45 (15)与底座42 (12)之间存在螺纹151与螺纹123,因而在螺旋活塞45 (15)与底座42 (12)之间相对转动时,螺旋活塞45 (15)会与底座42 (12)轴向运动。当螺旋活塞45 (15)相对于底座42 (12)轴向运动时,其顶部152将会对内瓶43 (13)施加轴向压力,使内瓶内瓶43(13)受压缩而变形,从而达到将内容物从内瓶43 (13)内挤出的目的。被挤出的内容物将通过瓶塞46 (16)上的小孔461流出,已达到被使用的目的。如图5所示,所述容器在使用到最后阶段时,螺旋活塞55旋转到最上端的工作位 置,内瓶53收缩到最小状态,其内部绝大部分的膏体都被挤出并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膏体容器,其特征是,包括底座、内瓶、底旋和螺旋活塞,内瓶通过其外侧的卡扣与底座上的凸圈卡合;螺旋活塞通过其外侧的螺纹与底座内侧的螺纹配合;螺旋活塞的顶部与内瓶的底部接触;底旋安装在底座底部,底旋与底座作相对旋转运动,带动螺旋活塞与底座相对转动;螺旋活塞通过螺旋运动在底座内部轴向运动,螺旋活塞的顶部对内瓶底部施加轴向推力;内瓶在其底部受到轴向推力时向上收缩,填装于内瓶内部的膏体被挤压而从内瓶ロ部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膏体容器,其特征是,进一歩包括瓶塞,瓶塞上有ー个或多个小孔,小孔形状为圆形或其他任何形状;瓶塞上的卡扣与底座连接,瓶塞上的束头塞入内瓶ロ部内侧,填装于内瓶内部的膏体被挤压而从内瓶ロ部经由瓶塞的小孔流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膏体容器,其特征是,进一歩包括盖子,盖子通过螺纹与底座连接,并通过盖子内部的垫片压覆在瓶塞上。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膏体容器,其特征是,内瓶的肩部与底座上的内肩部接触,使内瓶的颈部相对与底座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膏体容器,其特征是,底旋上具有数条长肋穿过螺旋活塞上的数个槽。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膏体容器,其特征是,内瓶是多层褶皱状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膏体容器,包括底座、内瓶、底旋和螺旋活塞,内瓶通过其外侧的卡扣与底座上的凸圈卡合;螺旋活塞通过其外侧的螺纹与底座内侧的螺纹配合;螺旋活塞的顶部与内瓶的底部接触;底旋安装在底座底部,底旋与底座作相对旋转运动,带动螺旋活塞与底座相对转动;螺旋活塞通过螺旋运动在底座内部轴向运动,螺旋活塞的顶部对内瓶底部施加轴向推力;内瓶在其底部受到轴向推力时向上收缩,填装于内瓶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膏体容器,其特征是,包括底座、内瓶、底旋和螺旋活塞,内瓶通过其外侧的卡扣与底座上的凸圈卡合;螺旋活塞通过其外侧的螺纹与底座内侧的螺纹配合;螺旋活塞的顶部与内瓶的底部接触;底旋安装在底座底部,底旋与底座作相对旋转运动,带动螺旋活塞与底座相对转动;螺旋活塞通过螺旋运动在底座内部轴向运动,螺旋活塞的顶部对内瓶底部施加轴向推力;内瓶在其底部受到轴向推力时向上收缩,填装于内瓶内部的膏体被挤压而从内瓶口部流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清郎,
申请(专利权)人:雷盛塑料包装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