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93176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配电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控制箱,包括:箱体和接线板,所述接线板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上开有通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仪表板、下仪表板以及盖板,所述上仪表板与所述下仪表板的一端通过第一转扭铰接,所述下仪表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箱盖通过第二转扭铰接,所述接线板位于所述上仪表板与所述箱体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所述上、下仪表板,对控制箱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控,当出现不良情况时,通过所述第一转扭和第二转扭对所述盖板进行翻转,进而对所述控制箱内的电路设备进行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配电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控制箱
技术介绍
控制箱是一种适合室内挂墙、户外落地安装的配电设备,通常作为动力、照明配电及电动机控制之用,被广泛应用于厂矿、企业、商场、宾馆、学校、机场、港口、医院、高层建筑、生活小区等场合,现有的控制箱一般包括箱体、箱盖以及设于所述箱体内的接线板,所述箱盖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所述接线板上连接的线材穿过箱体上开设的过线孔与外部连接,达到输入输出信号的传递,但这种控制箱不便于操作人员对控制箱中的控制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控,且由于所述箱体与所述箱盖固定连接,使得维修不便进行。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便于操作人员对控制箱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且出现故障时方便维修的控制箱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控制箱,以实现对控制箱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控,并方便维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控制箱,包括箱体和接线板,所述接线板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上开有通孔,还包括上仪表板、下仪表板以及盖板,所述上仪表板与所述下仪表板的一端通过第一转扭铰接,所述下仪表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箱盖通过第二转扭铰接,所述接线板位于所述上仪表板与所述箱体之间。较佳地,还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位于所述箱体与所述接线板之间。较佳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为中空结构。较佳地,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还设有绝缘板。较佳地,所述绝缘板为电木板。较佳地,所述通孔处安装有封板,所述封板上设有过线孔。较佳地,所述箱体的外侧还安装有耳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置所述上、下仪表板,对控制箱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控,当出现不良情况时,通过所述第一转扭和第二转扭对所述盖板进行翻转,进而对所述控制箱内的电路设备进行维修。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控制箱各部件组装图。图中10_箱体、11-通孔、12-封板、13-过线孔、14-耳板、20-接线板、30-上仪表板、31-第一转扭、40-下仪表板、41-第二转扭、50-盖板、60-第一支撑板、61-绝缘板、70-第二支撑板。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需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附图均采用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控制箱,如图I所示,包括箱体10和接线板20,所述接线板20设于所述箱体10内,所述箱体10上开有通孔11,还包括上仪表板30、下仪表板40以及盖板50,所述上仪表板30与所述下仪表板40的一端通过第一转扭31铰接,所述下仪表板40的另一端与所述箱盖50通过第二转扭铰接41,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扭31和第二转扭41分别为两个,当然,所述第一转扭31和第二转扭41也可以是分别贯穿所述下仪表板40两侧的一根转扭,所述接线板20位于所述上仪表板30与所述箱体10之间。通过设置所述上、下仪表板30、40,对控制箱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控,当出现不良情况时,通过所述第一转扭31和第二转扭41对所述盖板50进行翻转,进而对所述控制箱内的电路设备进行维修。 较佳地,请继续参考图1,所述控制箱还包括第一支撑板60和第二支撑板70,所述第一支撑板60和第二支撑板70位于所述箱体10与所述接线板20之间,具体地,所述第一支撑板60和第二支撑板70为中空结构,但具体形状不做限制,使所述第一支撑板60和第二支撑板70能够支撑起整个所述接线板20,以使所述箱体10底部与所述接线板20之间形成一定的垫高空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60和第二支撑板70分别为与所述接线板20连接的主线(图中未示出)及断路器(图中未示出)起支撑作用,较佳地,所述第一支撑板60上还设有绝缘板61,具体地,所述绝缘板60为电木板。较佳地,请继续参考图1,所述通孔11处安装有封板12,所述封板12上设有过线孔13,采用可拆卸的封板12,可根据所述控制箱中电缆线的不同规格要求更换封板12,从而改变所述过线孔13的大小,以增强所述控制箱的通用性。较佳地,请继续参考图1,所述箱体10的外侧还安装有耳板14,便于将所述控制箱固定。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控制箱,包括箱体10、箱盖20以及接线板30,所述接线板30设于所述箱体10内,所述箱体10上开有过线孔11,所述箱盖20与所述箱体10活动式连接,还包括控制面板40,所述控制面板40位于所述接线板30与所述箱盖20之间,所述控制面板40上还设有显示器41,用于实时显示数据,所述箱盖20上与所述显示器41相对应的位置为透明材料,连接于所述接线板30的线材穿过所述过线孔11后与外部设备相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所述控制面板40,对控制箱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控,当出现不良情况时,所述箱盖20与所述箱体10的活动式连接有利于操作人员的及时拆卸及维修。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专利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专利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专利技术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权利要求1.一种控制箱,包括箱体和接线板,所述接线板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上开有通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仪表板、下仪表板以及盖板,所述上仪表板与所述下仪表板的一端通过第一转扭铰接,所述下仪表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箱盖通过第二转扭铰接,所述接线板位于所述上仪表板与所述箱体之间。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控制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位于所述箱体与所述接线板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为中空结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还设有绝缘板。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板为电木板。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处安装有封板,所述封板上设有过线孔。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外侧还安装有耳板。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配电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控制箱,包括箱体和接线板,所述接线板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上开有通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仪表板、下仪表板以及盖板,所述上仪表板与所述下仪表板的一端通过第一转扭铰接,所述下仪表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箱盖通过第二转扭铰接,所述接线板位于所述上仪表板与所述箱体之间。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所述上、下仪表板,对控制箱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控,当出现不良情况时,通过所述第一转扭和第二转扭对所述盖板进行翻转,进而对所述控制箱内的电路设备进行维修。文档编号H05K5/00GK102869214SQ20121033047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0日专利技术者蔡建平 申请人:昆山西马克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箱,包括:箱体和接线板,所述接线板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上开有通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仪表板、下仪表板以及盖板,所述上仪表板与所述下仪表板的一端通过第一转扭铰接,所述下仪表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箱盖通过第二转扭铰接,所述接线板位于所述上仪表板与所述箱体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西马克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