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发电系统控制技术应用领域,特别涉及单相并网逆变器的一种。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并网逆变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其中,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控制是当今的一个研究热点。其控制目标具有快速跟踪能力、对外界扰动的强鲁棒性、零稳态误差以及较低的总谐波失真。针对并网逆变器的控制问题,目前存在的控制方法可以分为两类线性控制和非线性控制。前者包括PI控制、PR控制、无差拍控制以及重复控制等;后者包括滞环控制、Bang-Bang控制以及滑模变结构控制等。在经申请人进行的资料检索,截止目前为止,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利用谐振控制器构造多谐振滑模面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思想,提出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滑模变结构控制是一种非线性鲁棒控制方法,主要用于处理由于外部干扰,以及系统内部参数摄动等导致的系统建模不精确的问题。优点正是在于即使模型不精确,其也能良好的维持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这非常适合于光伏并网这种强非线性系统。但是滑模变结构控制也存在自身的缺点,主要为I.实际的滑模控制系统由于切换开关非理想等因素的影响,使滑动模态产生高频抖振,这就是滑模变结构控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相并网逆变器的基于多谐振滑模面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根据检测到的单相并网逆变器系统的逆变侧滤波电感的电流i1,滤波电容的电压vc,网侧滤波电感的电流i2,以及并网逆变器系统的目标输出电流i1*、滤波电容的目标电压vC*及并网目标电流i2*构建线性滑模面,然后在线性滑模面中加入谐振项,从而得到多谐振滑模面,利用此多谐振滑模面设计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并在原有的非线性控制器中引入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器,得到最终的控制量调制波d(s),最后以该调制波与载波进行比较,生成驱动信号用以驱动开关管的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旭,郝翔,黄浪,刘韬,常新丽,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