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射出点为控制目标的高能束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90628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以射出点为控制目标的高能束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切割图形矢量化并拆分成线段单元;(2)设计切入线和切出线;(3)设计射出点在加工工件下表面运动的规划路径;(4)设计切割方案;(5)计算出射入点在加工工件上表面运动的多维空间轨迹;(6)根据射入点的多维空间轨迹对工件进行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射出点在加工工件下表面运动的切割路径轨迹,选择优化的策略(即切割方案),能够有效消除由射出点和射入点流束表现形态不同引起的形状误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切割头后倾或快速过切方法代替原有的放慢切割速度方法不仅提高了切割效率,而且避免了现有方法中放慢速度可能导致的形状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能束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在高能束切割(比如水刀、激光、等离子弧)过程中,流束在被切割材料的作用下会自然向后弯曲,如图I所示,流束经磨料喷嘴11喷出,切割方向为由左向右,在工件12上射入点13和射出点14不在同一条垂线上,射出点14 一般滞后于射入点13。由于射出点滞后于射入点,高能束切割的材料表面一般具有以下缺陷 缺陷I:在切到转角处需要改变切割方向时,由于流束射出点的滞后,流束上下不能同步转向,造成转角处出现形状误差(如图2)。缺陷2 :在切割圆弧时,切割方向随时需要改变,由于流束射出点的滞后,流束上下不能同步转向,造成小圆弧处的形状误差(如图3)。缺陷3 :流束与材料发生作用时,在靠近射入点被切割材料的上部,由于流束的能量较大,可以迅速切除材料,但随着切割深度的增加,流束的能量逐渐衰减,切割能力下降。由于上述原因,流束在射入点的流型与在射出点的流型不一样,从而导致该流束切出的切缝产生形状误差(如图4所示)。缺陷4 :高能束切割材料时,被切割材料切割表面的切入切出点靠近射出点处一般会留下一块未切割的小三角区(如图5所示)。导致出现这种未切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射出点为控制目标的高能束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切割图形矢量化,并将矢量化后的切割图形拆分成若干个线段单元;(2)根据加工工件和切割图形,设计切入线和切出线;(3)根据切割图形的各个线段单元、切入线和切出线,设计射出点在加工工件下表面运动的规划路径;(4)根据射出点的规划路径,设计切割方案;(5)根据加工工件、射出点的规划路径、切割方案和预先设计的加工工艺参数,计算出射入点在加工工件上表面运动的多维空间轨迹;(6)根据射入点的多维空间轨迹和预先设计的加工工艺参数对工件进行加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继跃张仕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狮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