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气立管封堵装置,包括导向堵头(311),与所述导向堵头固定连接有拉杆(312),以及位于所述导向堵头(311)上方的、套合在所述拉杆(312)依次连接的下堵头(313)、下衬筒(314)、垫板(315)、堵筒(316)、顶管(317)、堵柄(318),下衬筒(314)的外圆周设置有第一橡胶圈(319),顶管(317)的外圆周还设置有端口封堵模块,拉杆(312)的顶端设置有可拆式连接的棘轮扳手(320);堵柄(318)与拉杆(312)螺纹连接,下堵头(313)与堵筒(318)滑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燃气立管封堵装置,用于封堵燃气立管的燃气供应或者不供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封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与地面下燃气网管道连接的位于地面上的燃气立管的燃气立管封堵装置。
技术介绍
如图I所示,建筑住宅25中,每家每户都安装有进户燃气管道,进户燃气管道管路连接有燃气立管20,燃气立管20管路连接有位于地面下的燃气网管道10。燃气立管20 —般设置有建筑住宅25的地面上或者地下室。燃气立管20的结构,包括与燃气网管道10连通的出地立管21,出地立管21通过三通管22的弯通连通楼房引入立管23,三通管22的顶部的直通管上设置有管堵24。现代建筑住宅25中的纵向住户单元的燃气立管是共用的。例如一座建筑大楼的101单元、201单元、301单元、401单元......的进户燃气管道均与燃气立管20管路连接;201单元、202单元、302单元、402单元......的进户燃气管道均与另一燃气立管20管路连接。当建筑住宅25的纵向住户单元的其中一户发生火灾时,火源 很可以会通过与进户燃气管道连通的燃气立管20进入纵向住户的其它单元,使得纵向住户的其它单元中的一户或者几户同时发生火灾,扩大了经济损失。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燃气立管20虽然设置有管堵24,但未设置有打开或者关闭的阀门,不能用于封堵燃气立管20的燃气供应或者不供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封堵燃气立管的燃气供应或者不供应的燃气立管封堵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气立管封堵装置,包括导向堵头,与所述导向堵头固定连接有拉杆,以及位于所述导向堵头上方的、套合在所述拉杆上的下堵头,以及位于所述下堵头上方的、且穿过所述拉杆依次连接的下衬筒、垫板、堵筒、顶管、堵柄,所述下衬筒的外圆周设置有第一橡胶圈,所述顶管的外圆周还设置用于封堵燃气立管端口的端口封堵模块,所述拉杆的顶端设置有可拆式连接的棘轮扳手;所述堵柄与所述拉杆螺纹连接,所述下堵头与所述堵筒滑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端口封堵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顶管的外圆周的上衬筒,所述上衬筒的外圆周设置有第二橡胶圈,所述第二橡胶圈和上衬筒的上端面设置有压板。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堵头和所述下堵头组成的外轮廓面为半椭圆形体。进一步的,所述堵柄的外圆周设置有固定手柄。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堵头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堵头采用尼龙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下堵头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下堵头采用尼龙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上衬筒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上衬筒采用尼龙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燃气立管封堵装置,在安装需要时或者发生火灾时使用,使用时,先将管堵拆下,再将本专利技术燃气立管封堵装置安装在与燃气网管道管路连接的燃气立管内。具体的地,是将本专利技术通过三通管插入到出地立管内,第一橡胶圈的位置要超过燃气立管的三通管,用端口封堵模块将燃气立管的三通管的顶部端口密封连接,再通过安装在燃气立管内的第一橡胶圈的紧缩或者膨胀来控制燃气立管的打开或者关闭,从而控制燃气立管内的燃气是否供应。本专利技术燃气立管封堵装置,是通过第一橡胶圈的膨胀而关闭燃气立管,使其燃气不供应;其原理如下通过棘轮扳手旋转拉杆,则拉杆就会通过与所述拉杆螺纹连接的堵柄向上旋出,则与所述拉杆连接的导向堵头和下堵头同时向上提起,则下堵头就会带动下衬筒向上提起,则下衬筒就会向堵筒的上部滑动,使下堵头与垫板之间的距离缩小,则第一橡胶圈就会膨胀,从而将燃气立管的内壁封堵,从而将燃气封堵,使其不流入三通管,因而不会通过三通管进入进户燃气管道。 本专利技术燃气立管封堵装置,是通过第一橡胶圈的紧缩而打开燃气立管,使其燃气供应。其原理如下通过通过棘轮扳手反方向旋转拉杆,则拉杆就会通过与所述拉杆螺纹连接的堵柄向下旋入,则与所述拉杆连接的导向堵头和下堵头同时向下伸展,则下衬筒就会与所述堵筒产生向下滑动,使下堵头与垫板之间的距离增大,则第一橡胶圈就会紧缩,则第一橡胶圈与燃气立管之间就会产生间隙,则燃气就可以流入三通管,从而通过燃气立管的楼房弓I入立管流入进户燃气管道。当建筑住宅的纵向住房单元安装需要或者发生火灾时,先拆卸掉燃气立管的管堵,然后迅速将本专利技术燃气立管封堵装置插入到出地立管内;迅速将燃气立管封堵装置关闭,防止火源通过与进户燃气管道连通的燃气立管进入纵向住户的其它单元,避免了纵向住户的其它单元中的其它住户因为进户燃气立管内的燃气而发生火灾,从而控制了火源向其它住户的燃烧,进而降低了火灾隐患,减小了经济损失。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的燃气立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燃气立管封堵装置安装在燃气立管的打开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燃气立管封堵装置安装在燃气立管的关闭状态示意图;图4-5是本专利技术燃气立管封堵装置棘轮扳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现有技术图示10、燃气网管道,20、燃气立管,21、出地立管,22、三通管,23、楼房引入立管,24、管堵,25、建筑住宅。本专利技术图示311、导向堵头,312、拉杆,313、下堵头,314、下衬筒,315、垫板,316、上堵筒,317、顶管,318、堵柄,319、第一橡胶圈,320、棘轮扳手,3201、飞扳柄,3202、呆扳柄,321、上衬筒,322、第二橡胶圈,323、压板,324、把手。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2-3所示,本专利技术燃气立管封堵装置,包括导向堵头311,与所述导向堵头固定连接有拉杆312,以及位于所述导向堵头311上方的、套合在所述拉杆312上的下堵头313,以及位于所述下堵头313上方的、且穿过所述拉杆312的、依次连接的下衬筒314、垫板315、堵筒316、顶管317、堵柄318,所述下衬筒314的最大外径小于下堵头313的最大外径,所述下衬筒314的外圆周设置有第一橡胶圈319,所述顶管317的外圆周还设置用于封堵燃气立管310端口的端口封堵模块,所述拉杆312的顶端设置有可拆式连接的棘轮扳手320 ;所述堵柄318与所述拉杆312螺纹连接,所述下堵头313与所述堵筒318滑动连接。第一橡胶圈319,可以是圆筒形,也可以是鼓形。其中,棘轮扳手320与拉杆312可拆式连接,其优点在于将燃气立管封堵装置安装好后,可以将棘轮扳手320拆卸掉,防止其它人随意的打开或者关闭燃气立管封堵装置。另外,棘轮扳手320可以快速的旋转拉杆312,使本专利技术燃气立管封堵装置的打开关闭更加快捷。 图4-5是本专利技术燃气立管封堵装置棘轮扳手320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的棘轮扳手320只带有飞扳柄3201 ;图5的棘轮扳手320不仅带有飞扳柄3201,还带有呆扳柄3202。图5的棘轮扳手320的优点在于一旦棘轮扳手320的飞扳柄3201损坏时,可迅速换用呆扳柄3202进行旋转拉杆操作,进而实现快速的打开或者关闭本专利技术燃气立管封堵>j-U ρ α装直。所述端口封堵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顶管317的外圆周的上衬筒321,所述上衬筒321的外圆周设置有第二橡胶圈322,所述第二橡胶圈322和上衬筒321的上端面设置有压板323。第二橡胶圈322,可以为锥形筒,也可以为圆筒形,只要能封堵住三通管22的端口即可。所述导向堵头311和所述下堵头313组成的外轮廓面为半椭圆形体。所述堵柄318的外圆周设置有固定手柄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气立管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堵头(311),与所述导向堵头固定连接有拉杆(312),以及位于所述导向堵头(311)上方的、套合在所述拉杆(312)上的下堵头(313),以及位于所述下堵头(313)上方的、且穿过所述拉杆(312)依次连接的下衬筒(314)、垫板(315)、堵筒(316)、顶管(317)、堵柄(318),所述下衬筒(314)的外圆周设置有第一橡胶圈(319),所述顶管(317)的外圆周还设置用于封堵燃气立管(310)端口的端口封堵模块,所述拉杆(312)的顶端设置有可拆式连接的棘轮扳手(320);所述堵柄(318)与所述拉杆(312)螺纹连接,所述下堵头(313)与所述堵筒(318)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志敏,汪勇刚,郁楠,徐利民,翁金国,王师熙,赵晔青,黄学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众燃气有限公司,苏州市燃气设备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