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木踢脚线,其包括踢脚线本体和装饰件,通过固定件安装在墙体使用,其中:所述的踢脚线本体的外表面的中部设有卡槽,所述的固定件穿过所述的卡槽,与所述的墙体固定;所述的装饰件卡设在所述的卡槽内。使用时,先将固定件穿过踢脚线本体的卡槽、凸榫,固定在墙体上,然后,再将装饰件的内侧卡设于卡槽内,从而使固定件隐藏在装饰件与卡槽所形成的空隙内,使整个踢脚线看起来更为美观。与习用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塑木踢脚线性能优良、美观耐用、成本低且装卸灵活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室内外装修装饰
,尤其涉及一种安装于墙体的根部的塑木踢脚线。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无论走到大小公共场所,都装修得别具一格,大部分家庭都把自己的屋内装饰得高贵典雅。随之而来的是,大家对于装修美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室内装修工程中,经常会用到踢脚线。所谓踢脚线,顾名思义就是脚踢得着的区域,所以较易受到冲击。在居家设计中,踢脚线起着视觉的平衡作用,它是地面的轮廓线,视线经常会很自然地落在上面,因此,利用其线形感觉及材质、色彩应用在室内,可以起到较好的美化装饰效果。踢脚线的另一作用是,可以使墙体和地面之间结合更加牢固,减少墙体变形,避免外力碰撞对墙体造成破坏。另外,踢脚线也比较容易擦洗,如果拖地溅上脏水,擦洗非常方便。目前,踢脚线的材质通常为玻璃、木材、PCV、不锈钢、瓷砖或石材,玻璃踢脚线虽然美观,但易碎且不安全,尤其是在有老人和孩子的家庭中;木踢脚线成本较高,且日后气候变化时容易产生起拱的现象;PVC踢脚线,外观一般模仿木踢脚线,便宜,但贴皮层可能脱落,而且视觉效果也较差;不锈钢踢脚线,成本非常高,安装复杂;瓷砖或石材踢脚线,比较耐用,但一般只适用于墙面也使用石材或瓷砖的房间。另外,目前踢脚线的安装通常采用钉子直接将其钉固于墙体上,安装简便且牢固,但缺点是,安装后的踢脚线板表面会留下大量钉眼,有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木踢脚线,其可克服上述缺陷,性能优良并十分耐用,且成本低,美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结构一种塑木踢脚线,其包括踢脚线本体和装饰件,通过固定件安装在墙体使用,其中所述的踢脚线本体的外表面的中部设有卡槽,所述的固定件穿过所述的卡槽,与所述的墙体固定;所述的装饰件卡设在所述的卡槽内。优选地,上述的卡槽的截面由梯形和三角形组成,梯形设于外表面,三角形设于卡槽的底部。优选地,上述的装饰件的高度(hi)小于等于所述的梯形的上底的长度(LI)。优选地,上述的装饰件的截面内外侧成形为圆弧状,上下侧成形为平面。优选地,上述的踢脚线本体内设空腔。优选地,上述的踢脚线本体的壁厚均匀设置。优选地,上述的踢脚线本体的中部内侧,与卡槽相对应处,设有凸榫。优选地,上述的凸榫与所述的踢脚线本体一体成型,所述的凸榫的截面上下两侧通过圆弧与所述的踢脚线本体过渡相连。优选地,上述的装饰件内设有空腔。优选地,上述的装饰件内的空腔对称设置,且所述的装饰件的壁厚均匀设置。优选地,上述的踢脚线本体的上端成型为波浪状。优选地,上述的塑木踢脚线,其踢脚线本体的下端设有加强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使用时,先将固定件穿过踢脚线本体的卡槽、凸榫,固定在墙体上,然后,再将装饰件的内侧卡设于卡槽内,从而使固定件隐藏在装饰件与卡槽所形成的空隙内,使整个踢脚线看起来更为美观。与习用相比,本专利技术塑木踢脚线性能优良、美观耐用、成本低且装卸灵活简便。附图说明 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平面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组合状态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组合状态平面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踢脚线本体-1 卡槽-I I 凸榫-12 加强板-13 波浪状-14踢脚线本体的空腔-15 装饰件-2 装饰件内侧-21 装饰件外侧-22装饰件上侧-23 装饰件下侧-24 装饰件空腔-25 固定件-3墙体-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ー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參考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ー种塑木踢脚线,其包括踢脚线本体I和装饰件2,该塑木踢脚线通过固定件3安装在墙体4使用,其中踢脚线本体I的外表面的中部设有卡槽11,与卡槽11相对应处,踢脚线本体I的中部内侧,设有凸榫12,凸榫12与踢脚线本体I是一体成型,凸榫12的截面上下两侧通过圆弧121、122与踢脚线本体过渡相连;凸榫12的设置,使踢脚线本体I在安装吋,固定件3穿过该凸榫12与墙体4上,其可以增加安装強度;踢脚线本体I的下端设加强板13,同理,加强板13的设置,也使该踢脚线本体I安装在墙体上时,起到加强的作用;上端成型为波浪状14,其可使本塑木踢脚线更加美观。另外,踢脚线本体I内设空腔15,且该空腔15使踢脚线本体I的壁厚均匀设置,其可以使墙体4和地面之间结合更加牢固,减少墙体4起拱变形,避免外力碰撞对墙体造成破坏。配合图2所示,踢脚线本体I的卡槽11,其截面是由梯形和三角形组成,梯形设于卡槽11的外表面,三角形设于卡槽11的底部。该梯形的上底的长度LI小于下底的长度L2,且装饰件2的高度hi小于等于该梯形的上度的长度LI。參考图2所示,装饰件2,截面内外侧21、22成形为圆弧状,上下侧23、24成形为平面。其内设有空腔25,且空腔25对称设置,使装饰件2的壁厚均匀设置。上下侧23、24的平面设计,可以使该装饰件2很方便的卡设到卡槽11内。外侧22的圆弧状,可以使该装饰件2美观,内侧21的圆弧形设计,可以使卡槽11与装饰件2之间留有更多的空隙,从而使固定件3有更宽的选择范围。另外,上述的踢脚线本体I和装饰件2,都是利用塑木材质制作而成。塑木材料,也叫“木塑复合材料”,顾名思义可理解为主要以塑料为原料,通过添加木粉、稻壳、秸杆等废植物纤维混合成新的木质材料,再经挤压、模压、注射成型等塑料加工エ艺,生产出的板材或型材。主要用于建材、家具、物流包装等行业。将塑料和木质粉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经热挤压成型的板材,称之为挤压木塑复合板材。 由于塑木兼具塑料的耐水防腐和木材的质感两种特性,使得它成为ー种性能优良并十分耐用的室内外建材(地板、栅栏、椅凳、园林或水岸景观等);还可替代港口、码头等使用的木质构件,还可用于替代木材制作各种包装物、托盘、仓垫板等等,用途极为广泛。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踢脚线,采用塑木材质,兼具塑料和木材的优点,既不易受潮起拱、被虫蛀,又具有木材的质感。但相对木材的价格,更为便宜。參考图3、4、5所示,使用时,先将固定件3穿过踢脚线本体I的卡槽11、凸榫12,固定在墙体4上,加强板13也设于墙体4上,起到紧固加强作用,然后,再将装饰件2的内侧卡设于卡槽11内,从而使固定件3隐藏在装饰件2与卡槽11所形成的空隙内,使整个踢脚线看起来更为美观。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塑木踢脚线,其包括踢脚线本体和装饰件,通过固定件安装在墙体使用,其特征在干所述的踢脚线本体的外表面的中部设有卡槽,所述的固定件穿过所述的卡槽,与所述的墙体固定;所述的装饰件卡设在所述的卡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塑木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槽的截面由梯形和三角形组成,梯形设于外表面,三角形设于卡槽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木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饰件的高度hi小于等于所述的梯形的上底的长度LI。4.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木踢脚线,其包括踢脚线本体和装饰件,通过固定件安装在墙体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踢脚线本体的外表面的中部设有卡槽,所述的固定件穿过所述的卡槽,与所述的墙体固定;所述的装饰件卡设在所述的卡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梨,谭翠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