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晗专利>正文

一种离心液膜给料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85502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液膜给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加料装置安装在反应槽内,并确保加料装置的出料端浸入反应槽内反应物料的液面以下;(2)将反应物料间断或连续加入到加料装置内;(3)驱动加料装置,使其在反应槽内绕驱动轴旋转,加料装置内反应物料在离心力作用下自加料装置出料端的出料孔流出,进入到反应槽内,并绕加料装置外周壁形成一层液膜,通过该液膜使反应槽内反应物料均匀混合并发生反应。该给料方法能很好地控制产品难溶盐颗粒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制造领域,特别是。
技术介绍
液相沉积反应,是生产各种难溶金属盐或非金属盐的传统方法。目前,将反应物料的溶液加入反应槽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I)、通过专门管道直接加入反应槽;(2)、通过喷头分散后加入反应槽;(3)、反应物料固体粉末直接加入反应槽;(4)、用惰性内气体或液体作为分散介质,将反应物料的溶液分散后加入反应槽。这些加料方法均不能很好地控制反应物料的混合的均匀度,反应槽内物料加入点反应物料的过饱和度远高于其它区域,而反应过程基本是在加料点即其附近区域完成的,加入反应物料溶液的管道,管径越大,物料加入点及附近区域反应的不均匀越明显。将反应物料的溶液分·散后加入反应槽,虽然使反应的不均匀性得到改善,但在液滴落入反应面时,液滴附近同样存在反应的不均匀问题,反应物料混合、反应不均匀,将导致产品难溶盐颗粒的粒度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很好地控制液相沉积反应产品粒度的离心液膜给料方法。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I)将加料装置安装在反应槽内,并确保加料装置的出料端浸入反应槽内反应物料的液面以下;(2)将反应物料间断或连续加入到加料装置内;(3)驱动加料装置,使其在反应槽内绕驱动轴旋转,加料装置内反应物料在离心力作用下自加料装置出料端的出料孔流出,进入到反应槽内,并绕加料装置外周壁形成一层液膜,通过该液膜使反应槽内反应物料均匀混合并发生反应。将所述反应物料间断加入到加料装置内的方法为向加料装置内加进一定量的反应物料后,即停止补给,驱动加料装置使其旋转,该加料装置开始向反应槽内加料进行反应,当加料装置内的反应物料消耗到一定程度后,停止运行加料装置,再向加料装置内补给反应物料,接着重新驱动加料装置,如此循环往复。将所述反应物料连续加入到加料装置内的方法为反应物料连续补给到加料装置中,加料装置连续运行。所述加料装置内对应其出料孔处装有渗透膜或过滤布,通过调整渗透膜或过滤布的网孔大小或铺设的层数,来调节、控制反应物料的流出量,使反应物料均匀流出出料孔。所述液膜的厚度为O. I微米 5. O毫米。所述加料装置旋转的最大线速度为I米/秒 20米/秒。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为本专利技术中,加料装置在反应槽内旋转产生离心力,利用离心作用原理,于加料装置外周产生液膜,通过液膜方式使反应槽内反应物料均匀的发生反应,同时利用加料装置的旋转进一步强化加料点反应物料的混合过程,降低加料点反应的不均匀性,便于有效地控制产品难溶盐颗粒粒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具体实施例方式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包括以下步骤(I)将加料装置2安装在反应槽I内,并确保加料装置2的出料端浸入反应槽I内反应物料的液面以下;(2)将反应物料间断或连续加入到加料装置2内;(3)驱动加料装置2,使其在反应槽I内绕驱动轴3旋转,加料装置2内反应物料在离心力作用下自加料装置2出料端的出料孔21流出,进入到反应槽I内,并绕加料装置2外周壁形成一层液膜,通过该液膜使反应槽I内反应物料均匀混合并发生反应,同时,加料装置2的旋转进一步混合反应物料,使加料点处反应物料混合更加均匀,便于有效地控制产品难溶盐颗粒粒度。将所述反应物料加入到加料装置2内的方法为一,间断加入法,向加料装置2内加进一定量的反应物料后,即停止补给,驱动加料装置2使其旋转,该加料装置2开始向反应槽内加料进行反应,当加料装置2内的反应物料消耗到一定程度后,停止运行加料装置2,再向加料装置2内补给反应物料,接着重新驱动加料装置2,如此循环往复;二,连续加入法,反应物料连续补给到加料装置2中,加料装置2连续运行。所述加料装置2内对应其出料孔21处装有渗透膜或过滤布5,通过调整渗透膜或过滤布5的网孔大小或铺设的层数,来调节、控制反应物料的流出量,使反应物料均匀流出出料孔21。液膜的厚度为O. I微米 5. O毫米。所述加料装置2旋转的最大线速度为I米/秒 20米/秒。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专利技术之用,而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畴,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加料装置(2)安装在反应槽(I)内,并确保加料装置(2)的出料端浸入反应槽(1)内反应物料的液面以下; (2)将反应物料间断或连续加入到加料装置(2)内; (3)驱动加料装置(2),使其在反应槽⑴内绕驱动轴(3)旋转,加料装置⑵内反应物料在离心力作用下自加料装置(2)出料端的出料孔(21)流出,进入到反应槽(I)内,并绕加料装置(21)外周壁形成一层液膜,通过该液膜使反应槽内(I)反应物料均匀混合并发生反应。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反应物料间断加入到加料装置(2)内的方法为向加料装置(2)内加进一定量的反应物料后,即停止补给,驱动加料装置(2)使其旋转,该加料装置(2)开始向反应槽内加料进行反应,当加料装置(2)内的反应物料消耗到一定程度后,停止运行加料装置(2),再向加料装置(2)内补给反应物料,接着重新驱动加料装置(2),如此循环往复。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反应物料连续加入到加料装置(2)内的方法为反应物料连续补给到加料装置(2)中,加料装置(2)连续运行。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装置(2)内对应其出料孔(21)处装有渗透膜或过滤布(5),通过调整渗透膜或过滤布(5)的网孔大小或铺设的层数,来调节、控制反应物料的流出量,使反应物料均匀流出出料孔(2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膜的厚度为O.I微米 5. O毫米。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装置(2)旋转的最大线速度为I米/秒 20米/秒。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包括以下步骤(1)将加料装置安装在反应槽内,并确保加料装置的出料端浸入反应槽内反应物料的液面以下;(2)将反应物料间断或连续加入到加料装置内;(3)驱动加料装置,使其在反应槽内绕驱动轴旋转,加料装置内反应物料在离心力作用下自加料装置出料端的出料孔流出,进入到反应槽内,并绕加料装置外周壁形成一层液膜,通过该液膜使反应槽内反应物料均匀混合并发生反应。该给料方法能很好地控制产品难溶盐颗粒粒度。文档编号B01J4/00GK102861537SQ201110190379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8日专利技术者陈晗 申请人:陈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心液膜给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加料装置(2)安装在反应槽(1)内,并确保加料装置(2)的出料端浸入反应槽(1)内反应物料的液面以下;(2)将反应物料间断或连续加入到加料装置(2)内;(3)驱动加料装置(2),使其在反应槽(1)内绕驱动轴(3)旋转,加料装置(2)内反应物料在离心力作用下自加料装置(2)出料端的出料孔(21)流出,进入到反应槽(1)内,并绕加料装置(21)外周壁形成一层液膜,通过该液膜使反应槽内(1)反应物料均匀混合并发生反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晗
申请(专利权)人:陈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