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流体过滤器,其能够通过在抑制过滤用材料的变形的同时能够确保过滤面积来提高过滤效率。本流体过滤器(1)包括:上侧壳体构件(2),其具有流出口(2A);下侧壳体构件(3),其具有流入口(3A);滤芯(6),其具有保持框(5)及折叠状的过滤用材料(4),该保持框(5)保持该过滤用材料的周缘部,并被夹持在上侧壳体构件以及下侧壳体构件之间;以及加强构件(8),其被设为沿与过滤用材料的折叠部的棱线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延伸;加强构件被设为,在将过滤用材料的折叠部的高度设为h1时,该加强构件的下端位于比距折叠部的上端0.6h1的位置靠上方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过滤器,更详细来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通过在抑制过滤用材料的变形的同时能够确保过滤面积来提高过滤效率的流体过滤器。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等中的流体过滤器,例如,如图12的(a)及图12的(b)所示,通常,公知有具有下述构件的流体过滤器上侧壳体构件102,其具有流出口102a ;下侧壳体构件103,其具有流入口 103a ;滤芯106,其具有保持框105及折叠状的过滤用材料104,该保持框105保持过滤用材料104的周缘部并被夹持在两个壳体102、103之间。在上述流体过滤器中,例如,如图13的(a)以及图13的(b)所示,存在有下述问题过 滤用材料104因流体通过时的压力而变形,折叠部彼此密合,使过滤面积减小。因此,为了防止折叠部彼此的密合,公知有利用肋、梳子形状的加强构件等来抑制过滤用材料的变形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4— 353783号公报然而,由于将用于抑制过滤用材料的变形的肋、梳子形状的加强构件等设为与过滤用材料相密合或相抵接,因此存在有使过滤面积减少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在抑制过滤用材料的变形的同时能够确保过滤面积来提高过滤效率的流体过滤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技术方案I所述的专利技术的主旨如下一种流体过滤器,包括上侧壳体构件,其具有流出口 ;下侧壳体构件,其具有流入口 ;滤芯,其具有保持框及折叠状的过滤用材料,该保持框保持该过滤用材料的周缘部,并被夹持在上述上侧壳体构件以及上述下侧壳体构件之间;以及加强构件,其被设为沿与上述过滤用材料的折叠部的棱线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延伸;上述加强构件被设为,在将上述折叠部的高度设为h I时,该加强构件的下端位于比距上述折叠部的上端O. 6h I的位置靠上方的位置。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的主旨在于,在技术方案I中,上述加强构件与上述过滤用材料分开设置,并且该加强构件形成为从上方插入到上述过滤用材料内的梳子形状。技术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的主旨在于,在技术方案2中,在上述滤芯中,在上述过滤用材料的折叠部的棱线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处形成有肋,该肋被设为沿与上述折叠部的棱线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延伸,上述加强构件设在上述肋的两侧,且设在上述肋与上述过滤用材料的折叠侧的缘部之间的大致中间位置处。技术方案4所述的专利技术的主旨在于,在技术方案3中,在过滤时,在由上述上侧壳体构件、上述下侧壳体构件以及上述滤芯形成的过滤室的内压低于外压的状态下使用上述过滤器,在上述上侧壳体构件上形成有凸状部,在上述上侧壳体构件因过滤时的压力变化而发生变形时,该凸状部与上述肋的上端面相抵接。技术方案5所述的专利技术的主旨在于,在技术方案I 4中任一项中,上述流体过滤器是自动变速器用机油滤清器。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流体过滤器,设置有用于加强折叠状的过滤用材料的加强构件。由此,能够抑制流体通过时的过滤用材料的变形,能够抑制过滤用材料的折叠部彼此相密合而使过滤面积减少的情况。另外,该加强构件被设为,在将上述折叠部的高度设为hi时,该加强构件的下端位于比距上述折叠部的上端O. 6hl的位置靠上方的位置。利用这样的结构,与将加强构件设置在折叠部的整个高度范围内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折叠部与加强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其结果,能够在抑制过滤用材料的变形的同时确保过滤面积,能够提高过滤效率。另外,在上述加强构件与上述过滤用材料分开设置并且该加强构件形成为从上方插入到上述过滤用材料内的梳子形状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在以简单的结构抑制过滤用材料的变形的同时能够确保过滤面积的流体过滤器。 另外,在如下情况下,即,在上述滤芯中,在上述过滤用材料的折叠部的棱线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肋,该肋被设为沿与上述折叠部的棱线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延伸,上述加强构件设在上述肋的两侧,且设在上述肋与上述过滤用材料的折叠侧的缘部之间的大致中间位置处,能够通过使加强构件以及肋在折叠部的棱线方向上以规定间隔支承过滤用材料来抑制过滤用材料在折叠部的棱线方向上变形。另外,在如下情况下,即,在过滤时,在由上述上侧壳体构件、上述下侧壳体构件以及上述滤芯形成的过滤室的内压低于外压的状态下应用上述过滤器,在上述上侧壳体构件上形成有凸状部,在上述上侧壳体构件因过滤时的压力变化而发生变形时,该凸状部与上述肋的上端面相抵接,由于能够抑制上侧壳体构件的过度的变形,因此能够确保过滤室的容积。其结果,能够确保过滤室内的流体流路,能够抑制流体通过时的压力损失的增大。而且,在上述流体过滤器是自动变速器用机油滤清器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能够适当地过滤机油的自动变速器。本专利技术列举了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典型性实施方式的非限定性例子,参照所论及的多个附图并利用以下的详细记述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相同的附图标记贯穿于多幅附图而表示相同的零件。附图说明图I是实施例的流体过滤器的立体图。图2是实施例的流体过滤器的局部截面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I的I—I线剖视图。图4是图I的II—II线剖视图。图5是实施例的滤芯的立体图。图6是图5的III—III线剖视图。图7是图5的IV — IV线剖视图。图8是从实施例的上侧壳体构件的底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图9是实施例的下侧壳体构件的立体图。图10是用于说明实施例的流体过滤器的作用的说明图。图11是用于说明其它实施方式的流体过滤器的说明图。图12是用于说明以往的流体过滤器的说明图,图12的(a)表示该流体过滤器的纵剖视图,图12的(b)表示图12的(a)的X— X剖视图。图13是用于说明以往的流体过滤器的说明图,图13的(a)表示该流体过滤器的纵剖视图,图13的(b)表示图13的(a)的XX — XX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这里所示的事项是示例性的事项以及用于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事项,且上述事项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最有效地且容易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概念性特征的说明。基于这一点,本说明书并不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根本上理解本专利技术而超出所需程度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详细的结构的说明书,而是利用与附图相配合的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在实际中如何具体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几个技术方案。 本实施方式的流体过滤器的特征在于,该流体过滤器I包括上侧壳体构件2,其具有流出口 2A ;下侧壳体构件3,其具有流入口 3A ;滤芯6,其具有保持框5以及折叠状的过滤用材料4,该保持框5保持该过滤用材料的周缘部4A、4B,并被夹持在上侧壳体构件以及下侧壳体构件之间;加强构件8,其被设为沿与过滤用材料的折叠部的棱线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延伸,加强构件被设为,在将折叠部的高度设为hi时,该加强构件的下端位于比距折叠部的上端O. 6hl的位置靠上方的位置(例如,参照图I 图4等)。并不对该流体过滤器的用途进行特殊限制,例如,能够作为自动变速器用机油滤清器。另外,并不对该流体过滤器的使用方式进行特殊限制,但优选的是,在过滤时,在由上侧壳体构件、下侧壳体构件以及滤芯形成的过滤室S的内压低于外压的状态下使用该流体过滤器。并不对上述“上侧壳体构件”的构造、形状、大小、材质等进行特殊限制。例如,该上侧壳体构件能够形成为下方开放的箱状,且具有顶壁2B以及从该顶壁的周缘端向下方延伸的周侧壁2C (例如,参照图8等)。另外,在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体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该流体过滤器包括:上侧壳体构件,其具有流出口;下侧壳体构件,其具有流入口;滤芯,其具有保持框及折叠状的过滤用材料,该保持框保持该过滤用材料的周缘部,并被夹持在上述上侧壳体构件以及上述下侧壳体构件之间;以及加强构件,其被设为沿与上述过滤用材料的折叠部的棱线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延伸;上述加强构件被设为,在将上述折叠部的高度设为h1时,上述加强构件的下端位于比距上述折叠部的上端0.6h1的位置靠上方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藤泰启,坂田晴昭,森敏明,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