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接地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2955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电站接地网,包括网格状接地网主体,其由网格条相互连接构成,所述网格条不等间距排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等间距变电站接地网。(*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变电站接地网,尤其涉及ー种不等间距变电站接地网。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变电站接地网都是等间距排布的,而接地网等间距排布存在地电位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边角网孔电势大大高于中心网孔电势,且大量浪费钢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ー种不等间距变电站接地网。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变电站接地网,包括网格状接地网主体,其由网格条相互连接构成,所述网格条不等间距排布。所述网格状接地网主体由竖向12根网格条和横向13根网格条构成,所述竖向的12根网格条从左至右相邻网格条之间的距离依次为10m,12m, 15m, 15m, 20m, 26m, 20m, 15m,15m,12m,10m;所述横向的13根网格条从上至下相邻网格条之间的距离依次为10m,12m,15m,18m,20m,20m,20m,20m,18m,15m,12m,10m。有益效果(一)采用不等间距布置优化设计接地网,能够使地网各网孔电位趋于一致,从而提高了变电站的安全水平。(ニ)在同样安全水平下,不等间距布置的接地网较等间距布置的接地网,一般能节省钢材量达38%以上,同时也減少了相应的接地工程投资,在技术上、经济上较为合理。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细的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网格状接地网主体;2、网格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的ー种变电站接地网,包括网格状接地网主体1,其由网格条2相互连接构成,所述网格条2不等间距排布。优选实施例某220kV变电站接地网面积为长170mX宽190m,该网格状接地网主体I由竖向12根网格条2和横向13根网格条2构成,所述竖向的12根网格条2从左至右相邻网格条之间的距离依次为10m, 12m, 15m, 15m, 20m, 26m, 20m, 15m, 15m, 12m, IOm ;所述横向的13根网格条2从上至下相邻网格条之间的距离依次为10m,12m, 15m, 18m, 20m, 20m,20m,20m,18m,15m,12m,IOm0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由本技术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 中。权利要求1.ー种变电站接地网,包括网格状接地网主体(1),其由网格条(2)相互连接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条(2)不等间距排布。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变电站接地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状接地网主体(I)由竖向12根网格条(2)和横向13根网格条(2)构成,所述竖向的12根网格条(2)从左至右相邻网格条之间的距离依次为10m, 12m, 15m, 15m, 20m, 26m, 20m, 15m, 15m, 12m, IOm ;所述横向的13根网格条(2)从上至下相邻网格条之间的距离依次为10m,12m, 15m, 18m, 20m, 20m,20m,20m,18m,15m,12m,IOm0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变电站接地网,包括网格状接地网主体,其由网格条相互连接构成,所述网格条不等间距排布。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不等间距变电站接地网。文档编号H02B5/01GK202651664SQ201220247229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9日专利技术者汪顺 申请人:常州苏文电能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电站接地网,包括网格状接地网主体(1),其由网格条(2)相互连接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条(2)不等间距排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顺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苏文电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