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压式点状修补机,包括搅拌装置、压缩机、操作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浆泵、防漏水装置,所述搅拌装置、注浆泵、防漏水装置通过注浆管依次连接,压缩机与防漏水装置通过空气导流管连接,操作面板电连接搅拌装置、压缩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施工进度快、管道输送能力强,在内衬材料的设计上可以采取洁净卫生的材料,因此符合管道洁净输送的要求,适用于各种条件下的修复施工,不仅能节省大笔费用,而且社会效益非常显著,顺应目前打造低碳社会的要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道修复
,特别涉及一种加压式点状修补机。
技术介绍
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作为非开挖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解决现有管道存在的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国内管道修复技术的落后与巨大的市场需求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国内的管网由于历史原因存在许多问题,如管道破损等,必须对破损管道进行修补,现有的开挖式管道更换方法对解决老城市的管网改造极不适用,不仅浪费时间、还要破坏许多建筑,效率太低,而这些都急需非开挖修复技术去解决。现有的非开挖式管道修复技术中,有一种为翻转法技术,其所使用的材料一般是由较柔韧的聚合物、玻璃纤维布或无纺纤维等多孔材料做骨架,经饱和树脂材料浸溃而成,在材料的外层一般覆盖一层隔水膜,翻转衬入管道后,该隔水膜成为新管道的内层,主要起止水作用。施工中的水压、气压或卷扬机拉力的作用下,内衬材料翻转进入管道之后在热水水温或蒸汽气温的作用下树脂固化,内衬材料形成坚硬的管道内壁而成为管道骨架的一部分。但这种方式只能进行整管道修复,若管道只有局部破损,采用此种修补方式成本过高,不经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加压式点状修补机,管道修复过程快捷简便,适用于各种条件下的修复施工。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加压式点状修补机,包括搅拌装置、压缩机、操作面板,注浆泵、防漏水装置,所述搅拌装置、注浆泵、防漏水装置通过注浆管依次连接,压缩机与防漏水装置通过空气导流管连接,操作面板电连接搅拌装置、压缩机。原料液体通过注浆管流入注浆泵,由注浆泵控制原料液体的流速,进而控制液体在防漏水装置中的混合比例。本技术所述搅拌装置为至少两个原料容器、搅拌驱动装置、搅拌叶片,搅拌驱动装置的搅拌轴伸入原料容器内并与搅拌叶片连接,原料容器内设置加热装置,对修补管道所需的原料液体进行搅拌或加热。本技术所述注浆泵与防漏水装置之间设置依次连接的流量计、压力表,实时监控原料液体的流量,所述流量计、压力表、操作面板电连接记录器,记录现场数据。本技术所述压缩机一端电连接操作面板,另一端设置若干空气导流管,其中一条空气导流管与防漏水装置连接。本技术所述空气导流管设置依次连接的电磁阀、气压调节阀、压力表、气压开关,控制空气流量。本技术所述注浆泵、压缩机与防漏水装置之间设置卷扬机,卷扬机电连接操作面板,卷扬机实现对注浆管、空气导流管的收纳。本技术所述防漏水装置包括支持管、两个内套、外套、端板,所述的两个内套分别对称套设在支持管端部,所述的外套覆盖在两个内套外部,所述的端板设在支持管两端,以分别封闭支持管、两个内套及外套。本技术所述的内套长度略小于支持管的二分之ー长度。本技术所述防漏水装置还包括至少三根压缩气体管,所述的三根压缩气体管分别穿过支持管内部,出口设在两个内套及外套内。本技术所述防漏水装置还包括硬化剂管与快凝剂管,所述的硬化剂管与快凝剂管穿过支持管,出口穿出支持管中部后,通向外套中部外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施工进度快、管道输送能力强,在内衬材料的设计上可以采取洁净卫生的材料,因此符合管道洁净输送的要求,适用于 各种条件下的修复施工,不仅能节省大笔费用,而且社会效益非常显著,顺应目前打造低碳社会的要求。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防漏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防漏水装置,2、支撑管,2a、端板,3、内套,4、外套,4a、中间部,5、下水道,5a、内壁,5b、接缝部分,5c、外壁,6a、压缩气体管,6b、压缩气体管,7、硬化剂管,8、硬化剂管,9、喷ロ,10、喷ロ,11、凹部,12、间隙,13、搅拌装置,14、压缩机,15、操作面板,16、注衆泵,17、注浆管,18、原料容器,19、搅拌驱动装置,20、搅拌叶片,21、搅拌轴,22、加热装置,23、流量计,24、压カ表,25、记录器,26、空气导流管,27、电磁阀,28、气压调节阀,29、气压开关,30、卷扬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创作特征、技术手段与达成目的易于明白理解,以下结合附图进ー步阐述本技术。參看图1,一种加压式点状修补机,包括搅拌装置13、压缩机14、操作面板15,注浆泵16、防漏水装置I,所述搅拌装置13、注浆泵16、防漏水装置I通过注浆管17依次连接,压缩机14与防漏水装置I通过空气导流管26连接,操作面板15电连接搅拌装置13、压缩机14。原料液体通过注浆管17流入注浆泵16,由注浆泵16控制原料液体的流速,进而控制液体在防漏水装置I中的混合比例。所述搅拌装置13为至少两个原料容器18、搅拌驱动装置19、搅拌叶片20,搅拌驱动装置19的搅拌轴21伸入原料容器18内并与搅拌叶片20连接,原料容器18内设置加热装置22,对修补管道所需的原料液体进行搅拌或加热。所述注浆泵16与防漏水装置I之间设置依次连接的流量计23、压カ表24,实时监控原料液体的流量,所述流量计23、压カ表24、操作面板15电连接记录器25,记录现场数据。所述压缩机14 一端电连接操作面板14,另一端设置若干空气导流管26,其中一条空气导流管26与防漏水装置I连接,所述空气导流管26设置依次连接的电磁阀27、气压调节阀28、压カ表24、气压开关29,控制空气流量,所述注浆泵16、压缩机14与防漏水装置I之间设置卷扬机30,卷扬机30电连接操作面板15,卷扬机30实现对注浆管17、空气导流管26的收纳,将防漏水装置I安装到下水道5中,所述防漏水装置I包括支持管2、两个内套3、外套4、端板2a,所述的两个内套3分别对称套设在支持管2端部,所述的外套4覆盖在两个内套3外部,所述的端板2a设在支持管2两端,以分别封闭支持管2、两个内套3及外套4,所述的内套3长度略小于支持管2的二分之一长度,所述防漏水装置I还包括至少三根压缩气体管6b,所述的三根压缩气体管6b分别穿过支持管2内部,出口设在两个内套3及外套4内,所述防漏水装置还包括硬化剂管7与快凝剂管8,所述的硬化剂管7与快凝剂管8穿过支持管2,出口穿出支持管2中部后,通向外套4中部外侧。在支持管2的外周围与内套3或者外套4形成的空间注入压缩气体,内套3或外套4膨胀时,外套4的外周围就会与下水道5的内壁5a紧贴。支持管内插入2根压缩气体管6a,6b,压缩气体管6a向外套4开口,另一方面压缩气体管6b向内套3开口,同时在支持管2内,为了压送液体硬化剂插入了硬化剂管7以及使硬化剂快速凝结硬化的快凝剂管8,快凝剂管从支持管2的较长方向中间部穿过,与外套4设置的硬化剂喷口 9相连接,喷口 9, 喷口 10向外套4中间部4a的外周围开口。在硬化剂管7和8中,为防止从喷口 10形成的逆流,在喷口 9的附近设置了 7a,8a,同时为了防止变形,硬化剂管7和快凝剂管8采用伸缩自如的橡胶管,而且压缩气体6a,6b,硬化剂管7,快凝剂管8等与支持管2的端板2a紧密贴合,阻止了外部气体的进入,内部膨胀使外套4的中间部4a与下水道内壁5a间形成硬化剂混合液填充的凹部11,沿着外套4的中间部4a直径方向的圆圈扩大,形成环状凹部11a,在环状凹部Ila内填充的硬化剂混合剂的一部分压送入间隙12,甚于从下水道5的外壁5c被压出侵入土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压式点状修补机,包括搅拌装置、压缩机、操作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浆泵、防漏水装置,所述搅拌装置、注浆泵、防漏水装置通过注浆管依次连接,压缩机与防漏水装置通过空气导流管连接,操作面板电连接搅拌装置、压缩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善,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诺地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