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理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4279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理管机,包括机架、传送机构、理管机构、管库,管库由前管库和后管库组成,前管库位于机架上,后管库部分置于地坑中,管筒投入口设在后管库上,管筒投入口与地面齐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大大减轻了工人劳动轻度,减少了用工,同时增加了管库的容积,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纺织机械,尤其是一种理管机
技术介绍
理管机是一种纺织辅助设备,主要用于筒管的理顺,是减少用工的专用设备之一。使用时,由工人将筒管倒入该机器管库内,筒管通过传送机构输送到内部理管机构,内部理管机构按大小头将筒管理顺,然后自动摆入筒管箱内。现有理管机最大缺点是 管库离地面高出70厘米左右,一个工人要将大量筒管倒入管库十分费力,而纺纱厂又多为女工,需要两个人一起抬才能将筒管倒入管库中。现有的理管机没能真正达到降低劳动轻度,提高工作效率,节省用工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在工人上管过程中减轻劳动强度,节省人工,方便操作的理管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理管机,包括机架、传送机构、理管机构、管库,管库由前管库和后管库组成,前管库位于机架上,后管库部分置于地坑中,管筒投入口设在后管库上,管筒投入口与地面齐平。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管筒入口设有一活动翻箱,活动翻箱打开时与地面齐平。本技术将管库分为为前管库和后管库,后管库部分置于地坑中,并将管筒投入口设在后管库上,使得管筒投入口与地面齐平,工人将管筒倒入管库时不用费力将管筒抬起就可以直接倒入后管库。采用本技术方案,大大减轻了工人劳动轻度,减少了用工,同时增加了管库的容积,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本技术的理管机包括,机架I、传送机构2、理管机构3,管库由前管库4和后管库5组成,前管库4位于机架I上,后管库5部分置于地坑7中,管筒投入口设在后管库5上,管筒投入口与地面8齐平。在本实施例中,管筒投入口设有一活动翻箱6,活动翻箱6打开时与地面8齐平。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将管筒倒入理管机时,只需要拉开活动翻箱便可以将管筒倒入理管机,减少了以往要将管筒抬高后再倒入理管机的麻烦,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而且跟现有理管机相比,由于增加了后管库,加大了管库的容积,使理管机一次能处理更多管筒,提高了工作效率。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 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理管机,包括机架、传送机构、理管机构、管库,其特征在于,管库由前管库和后管库组成,前管库位于机架上,后管库部分置于地坑中,管筒投入ロ设在后管库上,管筒投入口与地面齐平。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理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筒投入ロ设有ー活动翻箱,活动翻箱打开时与地面齐平。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理管机,包括机架、传送机构、理管机构、管库,管库由前管库和后管库组成,前管库位于机架上,后管库部分置于地坑中,管筒投入口设在后管库上,管筒投入口与地面齐平。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大大减轻了工人劳动轻度,减少了用工,同时增加了管库的容积,提高了工作效率。文档编号B65H67/06GK202642988SQ20122014830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0日专利技术者刘光升 申请人:湘潭市宏大纺织机械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理管机,包括机架、传送机构、理管机构、管库,其特征在于,管库由前管库和后管库组成,前管库位于机架上,后管库部分置于地坑中,管筒投入口设在后管库上,管筒投入口与地面齐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光升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市宏大纺织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