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分离式饮水机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3816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分离式饮水机桶,包括上桶、下桶、上桶固定环、下桶固定环、连通管,所述的上桶置于下桶正上方;所述的上桶底部固定有上桶固定环,所述的下桶顶部固定有下桶固定环,所述的上桶固定环与下桶固定环上分别设有若干插销孔,所述的每个插销孔配有一个插销,所述的上桶固定环与下桶固定环上的插销通过相应数量的连接片一一对应相连;所述的下桶固定环一侧设有出水口,所述上桶下部通过连通管连接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托举饮用水至饮水机上的工作分为两步分开搬运,大大减轻了每次搬运的重量,适合妇女、儿童等托举能力较弱的人群,结构合理且简洁、成本低且易于批量生产、操作简便、实用性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液体贮存
,特别是涉及ー种可分离式饮水机桶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饮水机桶都是采用一体式的结构。然而并未考虑到广大用户的实际情况,要将ー桶饮用水托举至饮水机上需要有一定身体素质的人才可以完成。若是要举起大号的桶装水,即便是体力较好的男性也非常费力。虽然目前也有一些其它形式的饮水机桶,比如各种手柄的设计,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饮水机的搬动问题,但是都未从根本上去解决如何减轻姆次搬动的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可分离式饮水机桶,能够将托举饮用水至饮水机上的工作分为两步分开搬运,大大减轻了毎次搬运的重量,适合妇女、儿童等托举能力较弱的人群。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ー种可分离式饮水机桶,包括上桶、下桶、上桶固定环、下桶固定环、连通管,所述的上桶底端与下桶顶端其一为外凸式结构,另ー为内凹式结构,所述的上桶置于下桶正上方且外凸部与内凹部相吻合;所述的上桶底部固定有上桶固定环,所述的下桶顶部固定有下桶固定环,所述的上桶固定环与下桶固定环上分别设有若干插销孔,所述的每个插销孔配有一个插销,所述的上桶固定环与下桶固定环上的插销通过相应数量的连接片一一对应相连;所述的下桶固定环ー侧设有出水ロ,所述上桶下部通过连通管连接出水ロ,所述的连通管位于上桶处的一端固定,位于出水ロ处的一端可拆卸,所述的出水ロ与连通管的可拆卸端分别设有一次性封ロ。所述的上桶固定环与下桶固定环上分别设有4个插销孔,所述的插销孔依次间隔相同的角度。所述的插销截面为圆形,且由外至内截面积逐渐减小。所述的连接片采用塑料材料制成。所述的连通管直径为15 30_。所述的一次性封ロ采用塑料材料制成。_0] 有益.效果本技术能够将托举饮用水至饮水机上的工作分为两步分开搬运,大大减轻了毎次搬运的重量,适合妇女、儿童等托举能力较弱的人群,结构合理且简洁、成本低且易于批量生产、操作简便、实用性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拆分图;图3为本技术上桶部分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上桶部分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下桶部分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下桶部分仰视图;图7为本技术上桶安装至饮水机后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整体安装至饮水机后示意图;I.上桶2.下桶3.上桶固定环4.下桶固定环5.连接片6.插销7.连通管8.出水ロ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ー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如图I 图6所示,本技术包括上桶I、下桶2、上桶固定环3、下桶固定环4、连通管7,所述的上桶I底端与下桶2顶端其一为外凸式结构,另ー为内凹式结构,所述的上桶I置于下桶2正上方且外凸部与内凹部相吻合;所述的上桶I底部固定有上桶固定环3,所述的下桶2顶部固定有下桶固定环4,所述的上桶固定环3与下桶固定环4上分別设有若干插销孔,所述的每个插销孔配有一个插销6,所述的上桶固定环3与下桶固定环4上的插销6通过相应数量的连接片5 —一对应相连;所述的下桶固定环4 一侧设有出水ロ 8,所述上桶I下部通过连通管7连接出水ロ 8,所述的连通管7位于上桶I处的一端固定,位于出水口 8处的一端可拆卸,所述的出水ロ 8与连通管7的可拆卸端分别设有一次性封ロ。所述的上桶固定环3与下桶固定环4上分别设有4个插销孔,所述的插销孔依次间隔相同的角度。所述的插销6截面为圆形,且由外至内截面积逐渐减小。所述的连接片5采用塑料材料制成。所述的连通管7直径为15 30mm。所述的一次性封ロ采用塑料材料制成。本技术由上桶I和下桶2相互嵌入组成,上桶固定环3与上桶I固定为一体,且上桶固定环3上有4个相互対称的插销6,所述的插销6截面为圆形,且由外至内截面积逐渐减小,防止安装好后连接片5从中滑落,下桶2也采用相应的下桶固定环4、插销6,与上桶I相对应;上桶I与下桶2嵌入后,适当转动上桶1,使上桶I与下桶2的插销6位置对应,再用连接片5将插销6 —一对应相连,桶装水从エ厂运送时,就是以这样ー个整体的形式进行运送;桶装水送至用户处后,先将4个连接片5取下,再将上桶I安放至饮水机上(如图7所示),而下桶2则根据需要在任意时候再嵌入安放到上桶I上方,将出水口 8与连通管7可拆卸端处的一次性封ロ撕掉,将两者接合,从而完成两部分的组装(如图8所示)。权利要求1.ー种可分离式饮水机桶,包括上桶(I)、下桶(2)、上桶固定环(3)、下桶固定环(4)、连通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桶(I)底端与下桶(2)顶端其一为外凸式结构,另ー为内凹式结构,所述的上桶(I)置于下桶(2)正上方且外凸部与内凹部相吻合;所述的上桶(I)底部固定有上桶固定环(3),所述的下桶(2)顶部固定有下桶固定环(4),所述的上桶固定环(3)与下桶固定环(4)上分别设有若干插销孔,所述的每个插销孔配有一个插销(6),所述的上桶固定环(3)与下桶固定环(4)上的插销(6)通过相应数量的连接片(5)—一对应相连;所述的下桶固定环(4) 一侧设有出水ロ(8),所述上桶(I)下部通过连通管(7)连接出水口(8),所述的连通管(7)位于上桶(I)处的一端固定,位于出水ロ(8)处的一端可拆卸,所述的出水ロ(8)与连通管(7)的可拆卸端分别设有一次性封ロ。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可分离式饮水机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桶固定环(3)与下桶固定环(4)上分别设有4个插销孔,所述的插销孔依次间隔相同的角度。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可分离式饮水机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销(6)截面为圆形,且由外至内截面积逐渐减小。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可分离式饮水机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片(5)采用塑料材料制成。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可分离式饮水机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通管(7)直径为15 30mmo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可分离式饮水机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次性封ロ采用塑料材料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分离式饮水机桶,包括上桶、下桶、上桶固定环、下桶固定环、连通管,所述的上桶置于下桶正上方;所述的上桶底部固定有上桶固定环,所述的下桶顶部固定有下桶固定环,所述的上桶固定环与下桶固定环上分别设有若干插销孔,所述的每个插销孔配有一个插销,所述的上桶固定环与下桶固定环上的插销通过相应数量的连接片一一对应相连;所述的下桶固定环一侧设有出水口,所述上桶下部通过连通管连接出水口。本技术能够将托举饮用水至饮水机上的工作分为两步分开搬运,大大减轻了每次搬运的重量,适合妇女、儿童等托举能力较弱的人群,结构合理且简洁、成本低且易于批量生产、操作简便、实用性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档编号B65D25/38GK202642525SQ20122024729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9日专利技术者刘臣才, 束永平, 程冬冬, 朱秋芳 申请人:东华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分离式饮水机桶,包括上桶(1)、下桶(2)、上桶固定环(3)、下桶固定环(4)、连通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桶(1)底端与下桶(2)顶端其一为外凸式结构,另一为内凹式结构,所述的上桶(1)置于下桶(2)正上方且外凸部与内凹部相吻合;所述的上桶(1)底部固定有上桶固定环(3),所述的下桶(2)顶部固定有下桶固定环(4),所述的上桶固定环(3)与下桶固定环(4)上分别设有若干插销孔,所述的每个插销孔配有一个插销(6),所述的上桶固定环(3)与下桶固定环(4)上的插销(6)通过相应数量的连接片(5)一一对应相连;所述的下桶固定环(4)一侧设有出水口(8),所述上桶(1)下部通过连通管(7)连接出水口(8),所述的连通管(7)位于上桶(1)处的一端固定,位于出水口(8)处的一端可拆卸,所述的出水口(8)与连通管(7)的可拆卸端分别设有一次性封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臣才束永平程冬冬朱秋芳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