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刚石锯片拆焊一体机,包括机台和位于机台上方的工作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一侧壁上设置有可升降的锯片夹具,位于锯片夹具一侧且伸出机台的工作台面边缘开设有用于让锯片通行的通口;所述工作台面上安装有高频加热设备,所述高频加热设备的环形加热线圈位于通口正上方以利于锯片的锯齿伸入环形加热线圈内,位于环形加热线圈旁侧的工作台面设置有气缸D,所述气缸D的活动端设置有将锯片上旧刀头刷去的钢丝刷,用于安放刀头的刀头安放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同一台设备上完成金刚石锯片的拆、焊两个工作,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刚石锯片拆焊一体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一些金刚石锯片换刀头的机械设备中,都是只是单一的焊接设备,没有拆卸的这一方面的设计,都是人工将废旧刀头 先进行拆卸之后再装上设备完成焊接的工作。现有的一些金刚石锯片换刀头的机械设备中由普通变频电机配合光电传感器控制锯片(基体)进行分齿,于高频加热线圈加热时、影响光电传感器误动作,以往设备都在远离加热线圈外设立,基于锯片(基体)大小规格,增加了人工对光电传感器位置繁琐调节。以往设备的刀头由皮带传送,因刀头毛刺卡住打滑而出现的故障及摆放刀头空间有限,无法一次性摆完焊接所需的刀头,要等焊接完一定量的刀头,才可以2次摆完所需的刀头,刀头皮带传送无法自由拆卸只能在焊接完所有的刀头时再进行摆放。摆放时间被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刚石锯片拆焊一体机,本技术可以在同一台设备上完成金刚石锯片的拆、焊两个工作,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本技术的特征在于一种金刚石锯片拆焊一体机,包括机台和位于机台上方的工作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一侧壁上设置有可升降的锯片夹具,位于锯片夹具一侧且伸出机台的工作台面边缘开设有用于让锯片通行的通口 ;所述工作台面上安装有高频加热设备,所述高频加热设备的环形加热线圈位于通口正上方以利于锯片的锯齿伸入环形加热线圈内,位于环形加热线圈旁侧的工作台面设置有气缸D,所述气缸D的活动端设置有将锯片上旧刀头刷去的钢丝刷。进一步地,位于环形加热线圈下方斜置有至少两个滚轮,所述滚轮远离机台侧壁一端用于与锯片端面配合工作。进一步地,还包括刀头传送装置,所述刀头传送装置包括第一手指气缸,所述第一手指气缸位于环形加热线圈上方,所述第一手指气缸两活动端设置有冷却板,冷却板下端连接有用于夹住刀头的刀头夹板,所述第一手指气缸上端面经位移平台与气缸A相联接以使第一手指气缸进行上下运动,所述气缸A侧壁连接有气缸B以使气缸A和第一手指气缸一起进行前后运动。进一步地,所述刀头传送装置还包括第二手指气缸,所述第二手指气缸后侧与一旋转气缸相联接,所述旋转气缸后侧与第一滑台气缸相联接,所述第一滑台气缸后侧与第二滑台气缸相联接;所述第二滑台气缸与工作台面相联接。进一步地,所述刀头传送装置还包括刀头输送平台,所述刀头输送平台上安放有用于安放刀头的刀头安放板,位于刀头安放板上方设置有将刀头往第二手指气缸方向推送的推板,位于第二手指气缸与刀头安放板之间设置有第三手指气缸。进一步地,所述刀头输送平台上设置有向上凸出的插销,所述刀头安放板上开设有与插销配合的插孔;所述刀头输送平台底面中部设置有齿条,所述工作台面上设置有与齿条配合的电机和齿轮;所述刀头输送平台底面远离第二手指气缸一侧的后端设置有向下伸出的凸杆,位于凸杆下方设置有用于检测凸杆位置且安装在工作台面上设有第一传感器,所述刀头输送平台远离第二手指气缸一侧的前端下方的工作台面上设有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凸杆位置;所述刀头安放板包括一板块,所述板块上均匀布设有相平行的凸条,每两凸条之间的空隙用于安放刀头;位于空隙正下方的刀头输送平台底面上设置有与空隙相对应的齿状凸块,所述齿状凸块位于两凸杆的连线上,位于最前侧的齿状凸块下方的工作台面上设置有用于检测齿状凸块位置的第三传感器,所述刀头安放板靠近第三手指气缸一侧伸出刀头输送平台,所述刀头安放板靠近第三手指气缸一旁侧设置有一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一侧壁紧贴刀头安放板靠近第三手指气缸的一侧壁,所述支撑平台的顶面与板块的顶面相平,所述第三手指气缸位于支撑平台上方。进一步地,位于通口前后侧的工作台面底面分别设置有一气缸C,所述气缸C的活动杆上设置有用于冷却锯片的冷却板,所述冷却板与锯片的两面配合,所述冷却板位于环形加热线圈正下方。 进一步地,上述锯片夹具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一行星减速器相连接,所·述行星减速器与一涡轮减速器相连接,所述涡轮减速器的输出轴经轴承与升降托板相连接,位于升降托板前侧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位于锯片两面的夹板用于夹紧锯片,位于升降托板两旁侧设置有与设于机台前侧的导杆配合的滑块,所述机台前侧设置有丝杆,所述升降托板后侧设置有与杆丝配合的丝杆螺母。进一步地,位于第二手指气缸下方的工作台面上设置有用于感测刀头的第四传感器。本技术的优点高效率的自动完成锯片上废旧刀头的拆卸,本技术采用了伺服电机配合行星减速器驱动锯片(基体)转动,及采用PLC与伺服驱动器进行开环控制。有效提高了锯片(基体)的高精度定位分齿。并且解决了以往设备的光电传感器位置繁琐调节。(注释由于高频加热线圈加热时、影响光电传感器误动作,以往设备都在远离加热线圈外设立,基于锯片(基体)大小规格,增加了人工对光电传感器位置繁琐调节)本技术还配有两套刀头安放板交替使用,使得摆放时间更加充裕。可在焊接前或焊接中给刀头安放板摆好刀头,放置在刀头输送平台上完成刀头的输送进给。经上万次的试用,刀头的输送进给质量稳定、精度高。解决(以往设备的刀头皮带传送中,因刀头毛刺卡住打滑而出现的故障及摆放刀头空间有限,无法一次性摆完焊接所需的刀头,要等焊接完一定量的刀头,才可以2次摆完所需的刀头,刀头皮带传送无法自由拆卸只能在焊接完所有的刀头时再进行摆放。摆放时间被局限性)而本技术焊接更加的省时,效率高。本技术可实现一人操作2台或多台,结构紧凑、简易,可以在同一台设备上完成金刚石锯片的拆、焊两个工作,提高了工作的效率、焊接精度更省人工。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构造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构造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锯片装夹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刀头传送装置的构造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锯片的构造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气缸A、B等部件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为机台;2为银片夹具;31为银片;32为刀头;4为通口 ;5为闻频加热设备;70为第一传感器;71为第二传感器;72为第三传感器;73为第四传感器;8为支撑平台;9为导筒;10为位移平台;11为工作台面;12为导杆;21为驱动电机;22为行星减速器;23为涡轮减速器;24为输出轴;25为轴承;26为升降托板;27为夹板;28为滑块;29为丝杆螺母;51为环形加热线圈;52为滚轮;61为第一手指气缸;62为第二手指气缸;63为旋转气缸;64为第一滑台气缸;65为第二滑台气缸;66为刀头输送平台;67为刀头安放板;68为推板;69为第三手指气缸;661为插销;662为齿条;663为电机;664为齿轮;665为凸杆;666为齿状凸块;671为板块;672为凸条;673为空隙;A为气缸A ;B为气缸B ;C为气缸C ; D为气缸D ;C1为冷却板;D1为推杆;611为冷却板;612为刀头夹板。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参考图例,一种金刚石锯片拆焊一体机,包括机台I和位于机台I上方的工作台面1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I 一侧壁上设置有可升降的锯片夹具2,位于锯片夹具2 —侧且伸出机台I的工作台面11边缘开设有用于让锯片31通行的通口 4 ;所述工作台面11上安装有闻频加热设备5,所述闻频加热设备5的环形加热线圈51位于通口 4正上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刚石锯片拆焊一体机,包括机台和位于机台上方的工作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一侧壁上设置有可升降的锯片夹具,位于锯片夹具一侧且伸出机台的工作台面边缘开设有用于让锯片通行的通口;所述工作台面上安装有高频加热设备,所述高频加热设备的环形加热线圈位于通口正上方以利于锯片的锯齿伸入环形加热线圈内,位于环形加热线圈旁侧的工作台面设置有气缸D,所述气缸D的活动端设置有将锯片上旧刀头刷去的钢丝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
申请(专利权)人:陈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