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芯磁座磁力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0695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芯磁座磁力钻。该空芯磁座磁力钻包括机架(1)和与机架滑动连接的电钻(2),在电钻的下方设置有磁座(3),所述的磁座设置有便于电钻下行的空芯(31)。采用该技术方案的磁力钻,中空的磁座,因此负载抗力对电磁铁不形成力矩,或者说正负力矩相互抵消,因此电磁力产生的吸力只要抵消负载的抗力即可稳定的工作,大大减少了对磁座的吸力要求,节省了钢材和有色金属,降低了磁力钻的生产成本,减轻了磁力钻的重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磁力钻,尤其涉及一种空芯磁座磁力钻
技术介绍
磁力钻又名磁座钻,一般由磁座、电钻和机架组成。磁力钻广泛的应用于造船、铁路建设、桥梁建设中,由于其轻便、灵活,作业现场移动方便等特点,被用于工件钻孔、扩孔、铰孔、攻丝等各种金属切削作业中。现有技术中的磁力钻,磁座设置于机架的下方,电钻设置在机架的一侧,切削作业时负载形成抗力对磁座产生力矩,由于其力臂较长,抗力形成的力矩较大,而磁座的吸力中心位于磁座的中间,其力臂仅为磁座长度的一半,力臂较短,这就要求磁座的吸力远大于负载产生的抗力,迫使电磁铁具有较大的有效面积和较大的励磁能力,因此磁座消耗较多的钢材和有色金属,导致了磁力钻的生产成本较高,且加大了磁力钻的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磁座较小、节省钢材和有色金属、重量轻的空芯磁座磁力钻。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种空芯磁座磁力钻,包括机架和与机架滑动连接的电钻,在电钻的下方设置有磁座,所述的磁座设置有便于电钻下行的空芯。所述的磁座设置在电钻的正下方,磁座的吸力中心与电钻的轴线重合。所述的磁座内部以电钻的轴线为对称轴均布有电磁铁。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中空的磁座,磁座的吸力中心与电钻的轴线重合,因此负载抗力对电磁铁不形成力矩,或者说正负力矩相互抵消,因此电磁力产生的吸力只要抵消负载的抗力即可稳定的工作,大大减少了对磁座的吸力要求,节省了钢材和有色金属,降低了磁力钻的生产成本,减轻了磁力钻的重量。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一个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如图I所示,一种空芯磁座磁力钻,包括机架I和与机架滑动连接的电钻2,在电钻的下方设置有磁座3,所述的磁座设置有便于电钻下行的空芯31,所述的磁座设置在电钻的正下方,磁座的吸力中心与电钻的轴线重合,所述的磁座内部以电钻的轴线为对称轴均布有电磁铁32。权利要求1.ー种空芯磁座磁力钻,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I)和与机架滑动连接的电钻(2),在电钻的下方设置有磁座(3),所述的磁座设置有便于电钻下行的空芯(3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芯磁座磁力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座设置在电钻的正下方,磁座的吸力中心与电钻的轴线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芯磁座磁力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座内部以电钻的轴线为对称轴均布有电磁铁(32)。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芯磁座磁力钻。该空芯磁座磁力钻包括机架(1)和与机架滑动连接的电钻(2),在电钻的下方设置有磁座(3),所述的磁座设置有便于电钻下行的空芯(31)。采用该技术方案的磁力钻,中空的磁座,因此负载抗力对电磁铁不形成力矩,或者说正负力矩相互抵消,因此电磁力产生的吸力只要抵消负载的抗力即可稳定的工作,大大减少了对磁座的吸力要求,节省了钢材和有色金属,降低了磁力钻的生产成本,减轻了磁力钻的重量。文档编号B23B45/02GK202639404SQ201220184828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6日专利技术者陆春茂, 吴桐, 王宏华 申请人:扬州博世特工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芯磁座磁力钻,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和与机架滑动连接的电钻(2),在电钻的下方设置有磁座(3),所述的磁座设置有便于电钻下行的空芯(3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春茂吴桐王宏华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博世特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