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薄引伸筒形产品的整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70430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薄引伸筒形产品的整形装置,包括放置在压力机垫板上的模座,模座被中部的隔板分为内空的上腔和下腔,上腔和下腔相互贯通,上腔内放置变薄引伸部件;下腔内设置整形部件,所述整形部件包括与压力机垫板固连的校形凹模,还包括放置在校形凹模内的顶料头,顶料头下部从校形凹模内伸出并与顶推部件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由于在下腔内增加了整形部件,变薄引伸后的筒形产品在整形部件内直接完成了底部整形,而无需再次转入下道整形工序,不仅缩短了制造周期、使得校形模的结构也变为简单,生产成本及操作者的劳动强度也大大降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加工领域的整形装置,尤其是一种变薄引伸产品的整形装置,特别的是一种变薄引伸筒体的模具整形装置。
技术介绍
变薄引伸是一种通过改变带有底壁的空心筒状半成品的壁厚,来提升半成品高度的工艺方法,在变薄引伸过程中,极易产生筒体的底部变形(俗称“底鼓”变形),通常的解决方式有两种一是采用增加底厚的方式,二是采用成形后校形的方式。第一种方式最直接,但要增加原材料的消耗,提高制造成本;第二种方式增加劳动强度及工装消耗,也要增加造成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变薄引伸产品的整形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放置在压力机垫板上的模座,模座被中部的隔板分为内空的上腔和下腔,上腔和下腔相互贯通,上腔内放置变薄引伸部件;下腔内设置整形部件,所述整形部件包括与压力机垫板固连的校形凹模,还包括放置在校形凹模内的顶料头;所述顶料头上部为平面,顶料头上部与校形凹模的内腔构成整形工作面,所述顶料头下部从校形凹模内伸出并与顶推部件连接。采用本技术装置,由于在下腔内增加了整形部件,变薄引伸后的筒形产品在整形部件内的整形工作面内直接完成了底部整形,而无需再次转入下道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薄引伸筒形产品的整形装置,包括放置在压力机垫板上的模座,模座被中部的隔板分为内空的上腔和下腔,上腔和下腔相互贯通,上腔内放置变薄引伸部件,其特征在于:在下腔内设置整形部件,所述整形部件包括与压力机垫板固连的校形凹模,还包括放置在校形凹模内的顶料头,所述顶料头上部为平面,顶料头上部与校形凹模的内腔构成整形工作面,所述顶料头下部从校形凹模内伸出并与顶推部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豪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