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滑轮式拉丝机齿轮箱,包括安装在箱体和箱盖组成的空间中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输入轴,所述输入轴通过输入轴支承组件安装在箱体和箱盖上,输入轴用于与动力单元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所述输入轴上安装有输入轴齿轮;中间轴,所述中间轴通过中间轴支承组件安装在箱体和箱盖上,中间轴上安装有中间轴大齿轮和中间轴小齿轮,中间轴大齿轮与输入轴齿轮相啮合;拉拔轴,所述拉拔轴通过拉拔轴支承组件安装在箱体和箱盖上,拉拔轴上安装有拉拔轴齿轮,拉拔轴齿轮与中间轴小齿轮相啮合;所述卷筒安装在拉拔轴的轴伸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拆装方便,运转平稳,能够有效地将动力单元传出的速度降低后输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传动部件,具体地说是ー种滑轮式拉丝机齿轮箱,属于机械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金属制品行业的不断发展,高速、高效、低成本、エ艺适应性强已经成为企业的追求目标。在金属线缆的生产过程中,拉丝机是ー种广泛应用的设备。齿轮箱是拉丝机上重要部件,其是ー种用于保持内部齿轮的传动装置,其能够使齿轮在ー个封闭的环境下运转,不受外部杂质的污染影响,稳定运转。目前拉丝行业普遍使用的齿轮箱结构设置不合理,大都存在工作噪声大,振动剧烈,容易渗油,承载能力低等问题,无法满足现代エ业的高 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滑轮式拉丝机齿轮箱,其结构紧凑合理,拆装方便,运转平稳,能够有效地将动カ单元传出的速度降低后输出。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滑轮式拉丝机齿轮箱,包括箱体和箱盖,在箱体和箱盖组成的空间中安装有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输入轴,所述输入轴通过输入轴支承组件安装在箱体和箱盖上,所述输入轴用于与动カ单元的动カ输出轴相连,以输入动力,所述输入轴上通过键安装有输入轴齿轮;中间轴,所述中间轴通过中间轴支承组件安装在箱体和箱盖上,所述中间轴上通过键安装有中间轴大齿轮和中间轴小齿轮,其中的中间轴大齿轮与输入轴上的输入轴齿轮相哨合;拉拔轴,所述拉拔轴通过拉拔轴支承组件安装在箱体和箱盖上,所述拉拔轴上通过键安装有拉拔轴齿轮,所述拉拔轴齿轮与中间轴上的中间轴小齿轮相啮合;所述卷筒通过键安装在拉拔轴的轴伸端。作为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输入轴支承组件包括小轴承底座、第一小轴承、小挡油环、大套盖、输入轴透盖、油封和第二小轴承;所述输入轴一端通过第一小轴承支承安装在小轴承底座内,小轴承底座用紧固件固定安装在箱体上;所述输入轴另一端通过第二小轴承支承安装在大套盖内,大套盖固定安装在箱盖上;所述第二小轴承内侧安装有小挡油环,第二小轴承外侧安装有输入轴透盖,所述输入轴从输入轴透盖穿出后通过联轴器组件与动カ单元的动カ输出轴联接,所述输入轴与输入轴透盖之间装有油封。作为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中间轴支承组件包括中轴承底座、第一中轴承、第二中轴承、中间挡油环、小钢套和闷盖;所述中间轴一端通过第一中轴承支承安装在中轴承底座内,中轴承底座固定安装在箱体上;所述中间轴另一端通过第二中轴承支承安装在小钢套内,小钢套安装在箱盖上;所述第ニ中轴承内侧安装有中间挡油环,第二中轴承外侧安装有闷盖。作为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拉拔轴支承组件包括大轴承底座、大轴承、油封、水盘压盖、大钢套、大挡油环、轴套、水盘和第二大轴承;所述拉拔轴一端通过第一大轴承支承安装在大轴承底座内,大轴承底座固定安装在箱体上;所述拉拔轴另一端通过第二大轴承支承安装在大钢套内,大钢套安装在水盘上,所述水盘固定安装在箱盖上;所述第二大轴承内侧安装有大挡油环,所述大挡油环与拉拔轴齿轮之间通过轴套间隔,所述第二大轴承外侧安装有水盘压盖。作为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联轴器组件包括下联轴器、柱销、上联轴器和挡片,所述下联轴器通过键安装在输入轴上,所述上联轴器通过键安装在动カ单元的动カ输出轴上,上联轴器与下联轴器之间通过柱销联接,所述上联轴器、下联轴器上分別固定安装有挡片,所述柱销的两端分别通过挡片卡住限位。作为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动カ単元采用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电机座上,电机座固定安装在箱盖上。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拆装方便,运转平稳,能够有效地将动カ单元传出的速度降低后输出。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说明。如图所示实施例中的滑轮式拉丝机齿轮箱主要由大轴承底座I、大轴承2、中间轴大齿轮3、中轴承底座4、第一中轴承5、第二中轴承6、小轴承底座7、第一小轴承8、箱体9、输入轴10、输入轴齿轮11、小挡油环12、大套盖13、输入轴透盖14、油封15、电机座16、下联轴器17、柱销18、上联轴器19、挡片20、中间轴小齿轮21、中间轴22、中间挡油环23、小钢套24、闷盖25、拉拔轴26、油封27、水盘压盖28、大钢套29、大挡油环30、卷筒31、轴套32、水盘33、箱盖34、拉拔轴齿轮35、第二小轴承36和第二大轴承37等零部件组成。如图I所示,所述箱体9和箱盖34组成ー个密闭的空间,在该密闭空间中安装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输入轴10,所述输入轴10通过输入轴支承组件安装在箱体9和箱盖34上,所述输入轴10用于与动力单元的动カ输出轴相连,以输入动力,所述输入轴10上通过键安装有输入轴齿轮11 ;中间轴22,所述中间轴22通过中间轴支承组件安装在箱体9和箱盖34上,所述中间轴22上通过键安装有中间轴大齿轮3和中间轴小齿轮21,其中的中间轴大齿轮3与输入轴10上的输入轴齿轮11相卩齿合;拉拔轴26,所述拉拔轴26通过拉拔轴支承组件安装在箱体9和箱盖34上,所述拉拔轴26上通过键安装有拉拔轴齿轮35,所述拉拔轴齿轮35与中间轴22上的中间轴小齿轮21相啮合;所述卷筒31通过键安装在拉拔轴26的轴伸端。本技术中,所述输入轴支承组件的结构如图I所示,其主要由小轴承底座7、第一小轴承8、小挡油环12、大套盖13、输入轴透盖14、油封15和第二小轴承36组成;所述输入轴10 —端通过第一小轴承8支承安装在小轴承底座7内,小轴承底座7用紧固件固定安装在箱体9上;所述输入轴10另一端通过第二小轴承36支承安装在大套盖13内,大套盖13用紧固件固定安装在箱盖34上;所述第二小轴承36内侧安装有小挡油环12,第二小轴承36外侧用紧固件安装有输入轴透盖14,所述输入轴10从输入轴透盖14穿出后通过联轴器组件与动カ单元的动カ输出轴联接,所述输入轴10与输入轴透盖14之间装有油封15。所述联轴器组件主要由下联轴器17、柱销18、上联轴器19和挡片20组成,所述下联轴器17通过键安装在输入轴10上,所述上联轴器19通过键安装在动カ单元的动カ输出轴上,上联轴器19与下联轴器17之间通过柱销18联接,所述上联轴器19、下联轴器17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挡片20,所述柱销18的两端分别通过挡片20卡住限位。本技术中的动カ单元采用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电机座16上,电机座16固定安装在箱盖34上。本技术中,所述中间轴支承组件的结构如图I所示,其主要由中轴承底座4、第一中轴承5、第二中轴承6、中间挡油环23、小钢套24和闷盖25组成;所述中间轴22 —端通过第一中轴承5支承安装在中轴承底座4内,中轴承底座4用紧固件固定安装在箱体9上;所述中间轴22另一端通过第二中轴承6支承安装在小钢套24内,小钢套24安装在箱盖34上;所述第二中轴承6内侧安装有中间挡油环23,第二中轴承6外侧用紧固件安装有闷盖25。本技术中,所述拉拔轴支承组件的结构如图I所示,其主要由大轴承底座I、大轴承2、油封27、水盘压盖28、大钢套29、大挡油环30、轴套32、水盘33和第二大轴承37组成;所述拉拔轴26 —端通过第一大轴承2支承安装在大轴承底座I内,大轴承底座I用紧固件固定安装在箱体9上;所述拉拔轴26另一端通过第二大轴承37支承安装在大钢套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滑轮式拉丝机齿轮箱,包括箱体(9)和箱盖(34),在箱体(9)和箱盖(34)组成的空间中安装有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输入轴(10),所述输入轴(10)通过输入轴支承组件安装在箱体(9)和箱盖(34)上,所述输入轴(10)用于与动力单元的动力输出轴相连,以输入动力,所述输入轴(10)上通过键安装有输入轴齿轮(11);中间轴(22),所述中间轴(22)通过中间轴支承组件安装在箱体(9)和箱盖(34)上,所述中间轴(22)上通过键安装有中间轴大齿轮(3)和中间轴小齿轮(21),其中的中间轴大齿轮(3)与输入轴(10)上的输入轴齿轮(11)相啮合;拉拔轴(26),所述拉拔轴(26)通过拉拔轴支承组件安装在箱体(9)和箱盖(34)上,所述拉拔轴(26)上通过键安装有拉拔轴齿轮(35),所述拉拔轴齿轮(35)与中间轴(22)上的中间轴小齿轮(21)相啮合;所述卷筒(31)通过键安装在拉拔轴(26)的轴伸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康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平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