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辊辊压机,包括机架、进料装置、定辊和动辊组,所述定辊固定在机架上,通过传动装置带动定辊自转;所述动辊组包括2组以上动辊和加压装置组合,其中动辊通过加压装置一起固定在机架上;所述进料装置固定在机架上。动辊组的加压装置可通过机架外的控制系统在线单独控制调整压力,取得最佳的粉磨效果;与现有辊压机相比,可以节能高达50%,相比球磨机节能甚至高达100%。只有一组传动系统不仅降低了设备成本,而且简化了设备结构,方便安装,采用标准减速器,选用方便,降低了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粉磨设备,特别涉及ー种多辊辊压机。
技术介绍
辊压机,又名挤压磨、辊压磨,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德国首先开发问世的,该设备与球磨机配套所用可将磨水泥时的单位产量电耗降低25% 40%、产量增加40% 60%、研磨体消耗降低60%,经济效益相当显著,因此被世界公认为是国际上最先进的粉磨设备之o 传统的辊压机主要是由机架、设在机架上的一个定辊、一个动辊、设在动辊ー侧沿水平方向顶动辊的两组油缸及设在机架外侧分别驱定辊和动辊的两组驱动装置构成,其驱动装置是由电机、万向联轴器和行星減速器构成。这种传统辊压机存在的问题是(I)采用高辊压的两辊结构,为了保证料层粉磨的效果,单个动辊必须提供很高的压カ才能满足实际使用要求,但是高辊压在带来高粉磨效率的同时,也直接导致了辊子的高磨损,使得运转率大幅度降低,使用维护成本成倍増加;(2)出于安全角度的考虑,设计时高压也间接增加了设备及液压系统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低压力、低磨损、低能耗、低成本、易推广、高运转率的多辊辊压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ー种多辊辊压机,包括机架、进料装置、定辊和动辊组,所述定辊固定在机架上,通过传动装置带动定辊自转;所述动辊组包括2组以上动辊和加压装置组合,其中动辊通过加压装置一起固定在机架上;所述进料装置固定在机架上。所述动辊组的加压装置可通过机架外的控制系统在线单独控制调整压力。所述动辊组的动辊为浮动辊,其与定辊保持一定辊隙相互挤压物料。ー种多辊辊压机,包括传动装置,定辊,第I动辊,第I加压装置,第2动辊,第2加压装置,第n动辊(n>2),第n加压装置(n>2),进料装置,机架及控制系统;传动装置带动定辊自转,进料装置将物料送入定辊与第I动辊间的粉磨区进行粗磨,之后物料进入定辊与第2动辊、第n动辊间的粉磨区进行细磨;第I加压装置给第I动辊提供粉磨压力,第2加压装置给第2动辊提供粉磨压カ,第n加压装置给第n动辊提供粉磨压カ,来自物料的摩擦力分别带动第I动辊、第2动辊及第n动辊自转;控制系统能够在线分别控制第I加压装置、第2加压装置及第n加压装置的粉磨压力,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物料实时调整第I动辊、第2动辊及第n动辊的粉磨压力,取得最佳的粉磨效果。与现有辊压机相比,可以节能高达50%,相比球磨机节能甚至高达100%。只有一组传动系统不仅降低了设备成本,而且简化了设备结构,方便安装,采用标准減速器,选用方便,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一种多辊辊压机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多辊辊压 机实施例I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多辊辊压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多辊辊压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I-传动装置;2-定棍;3_第I动棍;4_第I加压装置;5_第2动棍;6_第2加压装置;7_第3动辊;8_第3加压装置;9-进料装置;10_机架;11-控制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细说明。实施例I :如图I和2所示,多辊辊压机包括传动装置(I)、定辊(2)、第I动辊(3)、第I加压装置(4)、第2动辊(5)、第2加压装置(6)、第3动辊(7)、第3加压装置(8)、进料装置(9)、机架(10)及控制系统(11)。定辊(2)固定在机架(10)上,第I动辊(3)、第I加压装置(4)、第2动辊(5)、第2加压装置(6)、第3动辊(7)、第3加压装置(8)固定在机架(10)上,进料装置(9)固定在机架(10)上。传动装置(I)带动定辊(2)自转,只有一组传动系统不仅降低了设备成本,而且简化了设备结构,方便安装,采用标准減速器,选用方便,降低了成本;第I加压装置(4)为第I动辊(3)提供压力,第2加压装置(6)为第2动辊(5)提供压力,第3加压装置(8)为第3动辊(7)提供压カ,且上述压カ均可以通过控制系统(11)在线单独控制调整。采用多辊多次粉磨,物料先经过第I动辊(3)与定辊(2)之间的粗磨区粉磨,之后进入第2动辊(5)、第3动辊(7)与定辊(2)之间的细磨区粉磨,在保证粉磨效果的同时,使得第I动辊(3)、第2动辊(5)及第3动辊(7)粉磨压カ大幅度降低,节约了设备成本,降低了辊面磨损,提高了设备运转率。实施例2:如图3所示,多辊辊压机包括传动装置(I)、定辊(2)、第I动辊(3)、第I加压装置(4)、第2动辊(5)、第2加压装置(6)、进料装置(9)、机架(10)及控制系统(11)。定辊(2)固定在机架(10)上,第I动辊(3)、第I加压装置(4)、第2动辊(5)、第2加压装置(6)固定在机架(10)上,进料装置(9)固定在机架(10)上。传动装置(I)带动定辊(2)自转,只有一组传动系统不仅降低了设备成本,而且简化了设备结构,方便安装,采用标准減速器,选用方便,降低了成本;第I加压装置(4)为第I动辊(3)提供压力,第2加压装置(6)为第2动辊(5)提供压力,且上述压カ均可以通过控制系统(11)在线单独控制调整。采用多辊多次粉磨,物料先经过第I动辊(3)与定辊(2)之间的粗磨区粉磨,之后进入第2动辊(5)之间的细磨区粉磨,在保证粉磨效果的同时,使得第I动辊(3)、第2动辊(5)粉磨压カ大幅度降低,节约了设备成本,降低了辊面磨损,提高了设备运转率。实施例3 如图4所示,多辊辊压机包括传动装置(I)、定辊(2)、第I动辊(3)、第I加压装置(4)、第2动辊(5)、第2加压装置(6)、第3动辊(7)、第3加压装置(8)、第4动辊、第4加压装置、第5动辊、第5加压装置、第6动辊、第6加压装置、进料装置(9)、机架(10)及控制系统(11)。定辊(2)固定在机架(10)上,第I动辊(3)、第I加压装置(4)、第2动辊(5)、第2加压装置(6)、第3动辊(7)、第3加压装置(8)、第4动辊、第4加压装置、第5动辊、第5加压装置、第6动辊、第6加压装置固定在机架(10)上,进料装置(9)固定在机架(10)上。传动装置(I)带动定辊(2)自转,只有一组传动系统不仅降低了设备成本,而且简化了设备结构,方便安装,采用标准減速器,选用方便,降低了成本;第I加压装置(4)为第I动辊(3)提供压力,第2加压装置(6)为第2动辊(5)提供压力,第3加压装置(8)为第3动辊(7)提供压力,第4加压装置为第4动辊提供压力,第5加压装置为第5动辊提供压力,第6加压装置为第6动辊提供压カ,且上述压カ均可以通过控制系统(11)在线单独控制调整。采用多辊多次 粉磨,物料先经过第I动辊(3)与定辊(2)之间的粗磨区粉磨,之后进入第2动辊(5)、第3动辊(7)与定辊(2)之间的细磨区粉磨,以及第4至6动辊与定辊(2)之间的细磨区粉磨,在保证粉磨效果的同时,使得第I动辊(3)、第2动辊(5)、第3动辊(7)及第4、5、6动辊粉磨压カ大幅度降低,节约了设备成本,降低了辊面磨损,提高了设备运转率。以上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依据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显而易见的想到ー些雷同、替代方案,均应落入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多辊辊压机,包括机架、进料装置、定辊和动辊组,其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辊辊压机,包括机架、进料装置、定辊和动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辊固定在机架上,通过传动装置带动定辊自转;所述动辊组包括2组以上动辊和加压装置组合,其中动辊通过加压装置一起固定在机架上;所述进料装置固定在机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酒毓,蒋聪,张磊,胡若美,李立华,赵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