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将气体充分溶入药液中的装置,包括吸收瓶、进气管、以及套装在进气管上的出气管,出气管通过接头与吸收瓶连接,进气管插入吸收瓶内部,在所述吸收瓶内放置有玻璃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玻璃珠的存在,气体由于会依附在玻璃珠上,实际上增加了气体与药液的接触面积,同时增加了气体与药液的接触时间,有利于气体充分融入药液,同时,在相同的体积内,增加了玻璃珠,相当于减少了药液的量,在增加气体溶解量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气体溶入药液的浓度,提高了气体的利用率、减少了气体的浪费量、降低了高浓度药品的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体溶解于液体的装置,具体是指一种将气体充分溶入药液中的装置。
技术介绍
洗气瓶是一种洗去气体中杂质的仪器,是将不纯气体通过选定的适宜液体介质鼓泡吸收、溶解或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洗去杂质气体,以达净化气体的目的,在有可燃性气源的实验装置中,洗气瓶也可起到安全瓶的作用。洗气瓶的规格以容量(HiL)计,有125,250,500,1000。在中学一般可用广口瓶、锥形瓶或大试管装配成。洗气瓶内装选定的液体,用以 洗涤气体,除去其中的水分或其它气体杂质,使用时注意气体的流向,进气管与出气管不能接反。洗气瓶不能长时间盛放碱性液体洗涤剂,用后及时将该洗涤剂倒入有橡胶塞试剂瓶存放待用,并用水清洗干净放置。该瓶还可以收集气体以及计算气体的体积。一般情况下,长导管进,短导管出。长导管进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短导管进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说明所收集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长进短出可以使所收集的气体把空气压出去,如果短进长出所收集的气体将直接从长管跑出。在一些药品的制取过程中,需要将气体溶入到药液中,通常还是采用洗气瓶,利用洗气瓶的过滤作用将气体溶解在药液中,在此过程中,如果要提高药液中气体物质的溶解含量,通常的做法是增加气体的通入量,增加溶解时间,以达到增加气体溶质含量的目的,但是存在着气体利用率低、气体浪费量大、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气体充分溶入药液中的装置,在将气体溶解在药液的过程中,提高气体的利用率,达到减少气体的浪费量、降低成本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种将气体充分溶入药液中的装置,包括吸收瓶、进气管、以及套装在进气管上的出气管,出气管通过接头与吸收瓶连接,进气管插入吸收瓶内部,在所述吸收瓶内放置有玻璃珠。本专利技术的装置主要由吸收瓶、进气管、以及套装在进气管上的出气管组成,其中,吸收瓶为一容器,具有一个开口,在开口端设置有接头,进气管和出气管为一体结构,在出气管上设置有与吸收瓶的接头相匹配的接头,进气管穿过出气管,将出气管连接到吸收瓶后,进气管插入吸收瓶并靠近其底部,气体从进气管进入吸收瓶,然后进入出气管,在此过程中,气体为气泡,气泡表面的气体与药液接触并部分溶解在药液中;通过在吸收瓶内放置玻璃珠,玻璃珠沉淀在吸收瓶底部,进气管插入并延伸至吸收瓶底部,气体从进气管的开口进入药液中,由于玻璃珠的存在,气体由于会依附在玻璃珠上,实际上增加了气体与药液的接触面积,同时增加了气体与药液的接触时间,有利于气体充分融入药液,同时,在相同的体积内,增加了玻璃珠,相当于减少了药液的量,在增加气体溶解量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气体溶入药液的浓度,提高了气体的利用率、减少了气体的浪费量、降低了高浓度药品的成本。在所述进气管底部安装有布气头。进一步讲,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通过在进气管底部设置布气头的方式,进一步将气体分解成小气泡,增加了气体与药液的接触面积,更进一步地提高了气体的溶解率。在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恒压腔。进一步讲,为了保持气体在进气管的压强,在进气管上设置恒压腔,将气体堆积在恒压腔内,当恒压腔内未能及时补充气体时,药液会通过进气管倒吸到恒压腔内,恒压腔可以囤积较多的药液,防止药液进入到气源,使气源得到安全保障。在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破液腔。进一步讲,气体在从药液中出来时带有部分药液,有可能在出气管上形成气泡,气泡的表面是药液,为了防止药液从出气管排出,可以在出气管上设置破液腔,气泡在破液腔内迅速涨大并破裂,避免了从出气管溢出的可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I本技术一种将气体充分溶入药液中的装置,通过在吸收瓶内放置玻璃珠,玻璃珠沉淀在吸收瓶底部,进气管插入并延伸至吸收瓶底部,气体从进气管的开口进入药液中,由于玻璃珠的存在,气体由于会依附在玻璃珠上,实际上增加了气体与药液的接触面积,同时增加了气体与药液的接触时间,有利于气体充分融入药液,同时,在相同的体积内,增加了玻璃珠,相当于减少了药液的量,在增加气体溶解量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气体溶入药液的浓度,提高了气体的利用率、减少了气体的浪费量、降低了高浓度药品的成本;2本技术一种将气体充分溶入药液中的装置,通过在进气管底部设置布气头的方式,进一步将气体分解成小气泡,增加了气体与药液的接触面积,更进一步地提高了气体的溶解率;3本技术一种将气体充分溶入药液中的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进气管和出气管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I-吸收瓶,2-进气管,3-出气管,4-玻璃珠,5-布气头,6_恒压腔,7_破液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I至2所示,本技术一种将气体充分溶入药液中的装置,包括吸收瓶I、进气管2、以及套装在进气管2上的出气管3,其中,吸收瓶I为一容器,具有一个开口,在开口端设置有接头,进气管2和出气管3为一体结构,在出气管3上设置有与吸收瓶I的接头相匹配的接头,在出气管3上设置有破液腔7,进气管2穿过出气管3,在进气管2上设置有恒压腔6,将出气管3连接到吸收瓶I后,进气管2插入吸收瓶I并靠近其底部,在吸收瓶I内放置有玻璃珠4,在进气管2的开口设置有布气头5,布气头5上设置有多个与进气管2连通的通孔,气体从进气管2进入吸收瓶1,然后进入出气管3。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 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将气体充分溶入药液中的装置,包括吸收瓶(I)、进气管(2)、以及套装在进气管(2)上的出气管(3),出气管(3)通过接头与吸收瓶(I)连接,进气管(2)插入吸收瓶(I)内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收瓶(I)内放置有玻璃珠(4)。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将气体充分溶入药液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气管(2)底部安装有布气头(5)。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种将气体充分溶入药液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气管(2)上设置有恒压腔(6)。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种将气体充分溶入药液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破液腔(7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布了一种将气体充分溶入药液中的装置,包括吸收瓶、进气管、以及套装在进气管上的出气管,出气管通过接头与吸收瓶连接,进气管插入吸收瓶内部,在所述吸收瓶内放置有玻璃珠。本技术由于玻璃珠的存在,气体由于会依附在玻璃珠上,实际上增加了气体与药液的接触面积,同时增加了气体与药液的接触时间,有利于气体充分融入药液,同时,在相同的体积内,增加了玻璃珠,相当于减少了药液的量,在增加气体溶解量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气体溶入药液的浓度,提高了气体的利用率、减少了气体的浪费量、降低了高浓度药品的成本。文档编号B01F1/00GK202638302SQ20122034439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7日专利技术者秦方云, 张祝君, 王琴, 郑晓蕾 申请人:四川美大康佳乐药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将气体充分溶入药液中的装置,包括吸收瓶(1)、进气管(2)、以及套装在进气管(2)上的出气管(3),出气管(3)通过接头与吸收瓶(1)连接,进气管(2)插入吸收瓶(1)内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收瓶(1)内放置有玻璃珠(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方云,张祝君,王琴,郑晓蕾,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美大康佳乐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