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浓密机的进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69351 阅读:3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浓密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浓密机的进料系统。其包括加料管、分料环、导流板及稳流筒,所述稳流筒包括前料筒、分支料筒及稀释槽,所述加料管出口与所述前料筒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前料筒的出口与所述分支料筒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分支料筒分两路沿所述稀释槽的切线方向与所述稀释槽相连通,所述稀释槽的内侧设有所述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下方设有所述分料环,所述分料环呈伞状设置,所述稀释槽的上方还设有第一凝剂管,所述第一凝剂管通过凝剂料斗将絮凝剂送至所述分料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料分布均匀,使浆液高效的均化,并使浆液与絮凝剂完全混合,达到层流沉降的效果,增大了单位面积浓密机的处理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浓密机
,尤其涉及一种浓密机的进料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矿山选矿、尾矿处理、污水处理等行业浓密机需求旺盛,其中高效浓密机在整个行业占据绝大部分比例。所谓高效浓密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絮凝剂添加方式,大量试验和现场工况证明,絮凝剂在层流沉降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使细小颗粒形成絮团状,加快沉降速度;其二,浓密机连续运行时间长,基本无需停机检修。这两方面可大大提高浓密机的处理能力。现有的浓密机进料系统一般是浆液经过送料槽直接落入位于浓密机中央的环绕转轴的料井中,然后流经料井落到转耙上,这种进料结构虽然简单,但存在如下不足一是由于料路集中注流,不便于浆液与絮凝剂均匀混合,也形不成层流沉降的效果,而且浆液从浓密机的中央进入,达不到预混效果;二是浆液不经脱气,难免出现 固体颗粒附着在气泡上导致漂浮沉降现象;三是当浆液浓度变化时,不能适时调整浆液浓度,不利于达到较好的沉降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浓密机在进料方面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浓密机的进料系统。其可有效提高浓密机的沉降效率,提高单位面积浓密池的处理量。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浓密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浓密机的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料管(1)、分料环(8)、导流板(9)及稳流筒(3),所述稳流筒(3)包括前料筒(3?1)、分支料筒(3?2)及稀释槽(3?3),所述加料管(1)出口与所述前料筒(3?1)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前料筒(3?1)的出口与所述分支料筒(3?2)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分支料筒(3?2)分两路沿所述稀释槽(3?3)的切线方向与所述稀释槽(3?3)相连通,所述稀释槽(3?3)的内侧设有所述导流板(9),所述导流板(9)的下方设有所述分料环(8),所述分料环(8)呈伞状设置,所述稀释槽(3?3)的上方还设有第一凝剂管(10),所述第一凝剂管(10)通过凝剂料斗(2)将絮凝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广西冯友龙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桑尼核星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