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志稳专利>正文

一种四肢健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9140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四肢健身器,包括第一边立柱、第二边立柱以及至少一根中立柱,所述第一边立柱和第二边立柱上下均设有两处铰接装置,所述中立柱上下设有四处铰接装置,所述每处铰接装置连接有活动臂,所述活动臂能绕铰接装置自由转动,分为上活动臂和下活动臂,所述上活动臂设有手柄,所述下活动臂设有踏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中立柱可作为两根立柱使用,节省材料,成本较低,能满足至少两个人同时健身的目的,并且占用的场地面积很小,结构简单合理。锻炼者手握手柄,脚踏踏板,可以让四肢自由组合活动,更具趣味性,同时身体做惯性运动,既能健身又能节省体力,保证运动的持久性,符合人体运动学的规律。(*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健身器材,特别涉及一种四肢健身器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健康问题也越来越重视,而通过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是保持健康的一种有效途径。生活中,大部分人通过健身器材来锻炼身体,特别是通过四肢健身器锻炼四肢。目前,传统的四肢健身器功能比较单一,比如只能锻炼上肢或者只能锻炼下肢,导致身体不灵活,运动不协调。部分四肢健身器可以同时锻炼四肢,然而四肢只能按某种固定的运动轨迹运动,给锻炼者一种枯燥乏味的感觉,容易厌倦,难以保持持久性,同时也不符合人体运动学的规律。此外,传统的四肢健身器要占用较大的场地面积,部分结构相对复杂,需要耗费一定的原材料,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能让锻炼者随心所欲地锻炼四肢,更具趣味性,同时不需要占用较大的场地面积,节省材料,成本较低的四肢健身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四肢健身器,包括第一边立柱、第二边立柱以及至少一根中立柱,所述第一边立柱和第二边立柱上下均设有两处铰接装置,所述中立柱上下设有四处铰接装置,所述每处铰接装置连接有活动臂,所述活动臂能绕铰接装置自由转动,分为上活动臂和下活动臂,所述上活动臂设有手柄,所述下活动臂设有踏板。本技术的中立柱可作为两根立柱使用,节省材料,成本较低,能满足至少两个人同时健身的目的,并且占用的场地面积很小,结构简单合理。锻炼者手握手柄,脚踏踏板,可以让四肢自由组合活动,更具趣味性,同时身体做惯性运动,既能健身又能节省体力,保证运动的持久性,符合人体运动学的规律。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铰接装置为滚动轴承,与活动臂滚动连接,转动灵活,能有效减小锻炼者体力消耗,同时四肢更能随心所欲地运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立柱地面以下深度设为0.4、. 6米,所述立柱地面以上高度设为2 2. 2米。在节省材料的前提下,深度设为0. 4^0. 6米能确保立柱不会倾斜,保证锻炼的安全稳定性;高度设为2 2. 2米,适合大多数体型的锻炼者健身。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边立柱与中立柱间距0. 7米,所述第二边立柱与中立柱间距0. 8米,适用于两种特定范围体型的锻炼者健身,间距不至于太宽或太窄,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边立柱上铰接装置分别设于地面以上高度I. 2米和I. 4米处,所述第二边立柱上铰接装置分别设于地面以上高度I. 3米和I. 5米处,所述中立柱上铰接装置分别设于同一高度对应位置处。同样是为适应两种特定范围体型的锻炼者进行的人性化设计,锻炼者上肢自然下垂,四肢前后自由摆动式运动。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边立柱上铰接装置分别设于地面以上高度I. 2米和I. 9米处,所述第二边立柱上铰接装置分别设于地面以上高度I. 3米和I. 9米处,所述中立柱上铰接装置分别设于同一高度对应位置处。锻炼者上肢高举,四肢前后自由摆动式运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边立柱与中立柱间距I. 8米,所述第二边立柱与中立柱间距2米。优选的,所述第一边立柱上铰接装置分 别设于地面以上高度I. 2米和I. 4米处,所述第二边立柱上铰接装置分别设于地面以上高度I. 3米和I. 5米处,所述中立柱上铰接装置分别设于同一高度对应位置处。更优选的,所述上活动臂上设有滑槽,所述铰接装置卡设于滑槽内,并能与滑槽相对滑动。锻炼者可以上肢自由滑动式运动,下肢自由摆动式运动。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边立柱、中立柱和第二边立柱之间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有护套。通过设置护套,可以有效保护锻炼者,避免因体力不支或者不小心而摔出去,同时防止因为运动幅度过大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中立柱可作为两根立柱使用,节省材料,成本较低,能满足至少两个人同时健身的目的,并且占用的场地面积很小,结构简单合理。锻炼者手握手柄,脚踏踏板,可以让四肢自由组合活动,更具趣味性,同时身体做惯性运动,既能健身又能节省体力,保证运动的持久性,符合人体运动学的规律。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了与本技术设计要点无关的其他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I如图I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四肢健身器100,包括第一边立柱101、第二边立柱102以及至少一根中立柱103,本实施例中,所述中立柱103设置为一根。所述第一边立柱101上下设有两处铰接装置104和105,所述第二边立柱102上下设有两处铰接装置106和107,所述中立柱103上下与第一边立柱101和第二边立柱102平行位置处设有四处铰接装置104至107,所述每处铰接装置连接有活动臂,所述活动臂能绕铰接装置自由转动,分为上活动臂108和下活动臂109,所述上活动臂108设有手柄110,所述下活动臂109设有踏板 111。本技术的中立柱103可作为两根立柱使用,节省材料,成本较低,能满足两个人同时健身的目的,并且占用的场地面积很小,结构简单合理。锻炼者手握手柄110,脚踏踏板111,可以让四肢自由组合活动,更具趣味性,同时身体做惯性运动,既能健身又能节省体力,保证运动的持久性,符合人体运动学的规律。本实施例中,所述铰接装置为滚动轴承,比如圆柱滚子轴承,与活动臂滚动连接,转动灵活,能有效减小锻炼者体力消耗,同时四肢更能随心所欲地运动。所述立柱地面以下深度设为0. 4^0. 6米,本实施例中优选0. 5米。所述立柱地面以上高度设为2 2. 2米,本实施例中优选2米。在节省材料的前提下,深度设为0. 4^0. 6米能确保立柱不会倾斜,保证锻炼的安全稳定性;高度设为2 2. 2米,适合大多数体型的锻炼者健身。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边立柱101与中立柱103间距0. 7米,所述第二边立柱102与中立柱103间距0. 8米,适用于两种特定范围体型的锻炼者健身,间距不至于太宽或太窄,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边立柱101上铰接装置105设于地面以上高度I. 2米处,铰接装置104设于地面以上高度I. 4米处。所述第二边立柱102上铰接装置107设于地面以 上高度I. 3米处,铰接装置106设于地面以上高度I. 5米处。所述中立柱103上铰接装置104至107分别设于同一高度对应位置处。同样是为适应两种特定范围体型的锻炼者进行的人性化设计,锻炼者上肢自然下垂,四肢前后自由摆动式运动。本实施例中,第一边立柱101与中立柱103之间适合I. 3米至I. 6米的人进行锻炼,第二边立柱102与中立柱103之间适合I. 6米至I. 8米的人进行锻炼。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边立柱101、中立柱103和第二边立柱102之间设有横梁112,所述横梁112上设有护套113。通过设置护套113,可以有效保护锻炼者,避免因体力不支或者不小心而摔出去,同时防止因为运动幅度过大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此外,在手柄110和踏板111上也可相应地设置手套和脚套进行保护,同时在踏板111上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肢健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边立柱、第二边立柱以及至少一根中立柱,所述第一边立柱和第二边立柱上下均设有两处铰接装置,所述中立柱上下设有四处铰接装置,所述每处铰接装置连接有活动臂,所述活动臂能绕铰接装置自由转动,分为上活动臂和下活动臂,所述上活动臂设有手柄,所述下活动臂设有踏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稳
申请(专利权)人:张志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