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玉霞专利>正文

控制式引流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8857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7:00
控制式引流袋是涉及病患者使用留置尿管时的引流袋结构的改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引流袋上的引流管外套装有控制装置,该装置可阻断或导通引流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使用留置尿管的患者在排完尿液后,控制装置阻断的是引流袋上的引流管而非原来的尿管,避免了压迫尿管内气囊通道管引起通道粘连,为顺利拔出尿管创造条件,避免了给患者造成痛苦或伤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病患者使用留置尿管时的引流袋结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在临床内外科患者需要使用的留置尿管,下端接有引流袋,患者需要阻断尿管一段时间再排尿。目前阻断的方式是在尿管上安装一个夹子或尿管上打一个结子,使患者积存一定尿量后再导尿,以保持膀胱的储尿功能。但阻断尿管的同时也压迫尿管内气囊通道,由于气囊通道为较细较软的乳胶材料制作,反复压迫易造成气囊通道粘连堵塞,气囊内气体排不出,当拔出尿管时给患者尿道造成痛苦和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在引流袋上的引流管外套装一个控制装置,以便随时可方便地阻断或导通引流管,避免阻断尿管造成气囊通道粘连堵塞。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引流袋上的引流管外套装有控制装置,该装置可阻断或导通引流管。控制装置为一个四边壳体,它的顶板一端为活动状,可定位于同侧板内表面上端的半凸斜面下小平台,顶板和底板的内表面各有一个凸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使用留置尿管的患者在排完尿液后,控制装置阻断的是引流袋上的引流管而非原来的尿管,避免了压迫尿管内气囊通道管引起通道粘连,为顺利拔出尿管创造条件,避免了给患者造成痛苦或伤害。附图说明附图I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引流袋由尿袋I、引流管2、端头3和排尿阀4构成,主要在引流管2外套装上一个控制装置5,它是一个由医用塑料制作的四边壳体,它在安装端头3之前予套在引流管2夕卜,引流管2从控制装置5两侧板的中心孔穿过,孔的直径比引流管2直径略大。控制装置5的顶板和底板内表面中间各有一个凸台,凸台间距离比引流管2直径略大,顶板一端为活动状,在其同侧板内表面上端有一个半凸斜面凸台,当向下压顶板时可使其活动端定位于半凸斜面下的小平台上,这样顶板和底板内表面的凸台压迫引流管2使其断流,当放开顶板活动端时,可恢复引流管2流通。由于引流管2材质较硬,直径较粗,另外可变换位置阻断,不会造成引流管2粘连或堵塞,使用时端头3应插入患者预置尿管的末端。权利要求1.控制式引流袋,其特征在于在引流袋上的引流管外套装有控制装置,该装置可阻断或导通引流管。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控制式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为ー个四边壳体,它的顶板一端为活动状,可定位于同侧板内表面上端的半凸斜面下小平台,顶板和底板的内表面各有ー个凸台。专利摘要控制式引流袋是涉及病患者使用留置尿管时的引流袋结构的改进。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引流袋上的引流管外套装有控制装置,该装置可阻断或导通引流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使用留置尿管的患者在排完尿液后,控制装置阻断的是引流袋上的引流管而非原来的尿管,避免了压迫尿管内气囊通道管引起通道粘连,为顺利拔出尿管创造条件,避免了给患者造成痛苦或伤害。文档编号A61M1/00GK202637565SQ20122028266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5日专利技术者张玉霞, 王国华 申请人:张玉霞, 王国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控制式引流袋,其特征在于:在引流袋上的引流管外套装有控制装置,该装置可阻断或导通引流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霞王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玉霞王国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