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泉相专利>正文

手握式颅骨环切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8344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握式颅骨环切钻,包括钻杆和手握柄,其特征在于:在钻杆的下端连接上筒状环切刀;在钻杆的上部设有两个齿轮箱,在钻杆上设有两个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安装在齿轮箱内,两个齿轮箱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手握柄的上、下端,两个齿轮箱的另一端插入单向齿条,单向齿条与齿轮箱内的驱动齿轮啮合;在手握柄的腰部设有与齿轮箱平行的支撑杆,支撑杆的外端部通过销轴与握动杆的中部连接,握动杆的上、下端均通过转动轴与相对应的单向齿条的外端部连接;在支撑杆设有惯性轮箱,在钻杆上设有惯性轮,惯性轮处在惯性轮箱内。该手握式颅骨环切钻,既能够一只手操作、省时省力,又可防止碎骨粒遗留颅内、使钻孔更加安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用于神经外科的颅骨钻的改进,属颅脑外科手术器具领域,具体地说是ー种能够一只手操作、可防止碎骨粒遗留颅内的手握式颅骨环切钻
技术介绍
目前,在医院神经外科的治疗中,对于颅脑积物病人,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在采用手术治疗吋,对于颅骨的开孔通常采用的是颅骨钻。目前所使用的颅骨钻,包括实心螺纹钻 头、钻杆和驱动转动的装置,实心螺纹钻头固定在钻杆的下端,驱动转动的装置有的是微型电机,然而,大多是采用手摇齿轮。这类颅骨钻尽管在平常的手术中常用,但也存在以下不足ー是由于钻头为实心结构,且为锥形尖头,所以,在旋转钻孔的过程中,对颅内产生斜向压力,当尖头部位钻透时,加大了钻透部位颅脑正压,容易出现意外的不安全因素,同时,磨下的骨粒也不容易排出;ニ是由于采用手摇式,需ー只手握住柄部,另ー只手摇动,操作费时费力,而且不稳定,降低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够ー只手操作、省时省力,又可防止碎骨粒遗留颅内、使钻孔更加安全的手握式颅骨环切钻。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手握式颅骨环切钻,包括钻杆和手握柄,其特征在于在钻杆的下端连接上筒状环切刀;在钻杆的上部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手握式颅骨环切钻,包括钻杆(1)和手握柄(2),其特征在于:在钻杆(1)的下端连接上筒状环切刀(3);在钻杆(1)的上部设有两个齿轮箱(4),在钻杆(1)上设有两个驱动齿轮(5),驱动齿轮(5)安装在齿轮箱(4)内,两个齿轮箱(4)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手握柄(2)的上、下端,两个齿轮箱(4)的另一端插入单向齿条(6),单向齿条(6)与齿轮箱(4)内的驱动齿轮(5)啮合;在手握柄(2)的腰部设有与齿轮箱(4)平行的支撑杆(7),支撑杆(7)的外端部通过销轴(8)与握动杆(9)的中部连接,握动杆(9)的上、下端均通过转动轴(10)与相对应的单向齿条(6)的外端部连接;在支撑杆(7)设有惯性轮箱(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泉相
申请(专利权)人:王泉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