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控制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65430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流体控制阀装置,在包含流体控制阀的流体通路系统中,尽可能地减少压力损失,由此,将用于使流体流通的压力设定为最小限度,不导致装置整体大型化而能够确保必要流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流体控制阀装置,使相对于阀轴(L)以规定角度倾斜并形成上游侧的流体通路的上游侧管(17)面向上游侧室(11)设置,该上游侧室(11)形成在阀部(12)的上游侧,该阀部(12)在阀壳体(10)内具有阀座(13)及阀体(14),并且可开闭流体通路,其中,在所述上游侧室的壁面一体地设有突出部(20),其通过向所述上游侧室内突出而对从所述上游侧管流入的流体以使其向所述阀部顺畅地流动的方式进行整流并引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例如机动车用内燃机(以下,称为汽车用发动机)的冷却装置中,适用于根据冷却水温度来切换控制冷却水的流动的恒温阀装置等的流体控制阀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在汽车用发动机中,为了对其进行冷却,通常使用有如下的水冷式冷却装置,该水冷式冷却装置使用有散热器。以往,在这样的冷却装置中,以能够控制导入到发动机的冷却水的温度的方式使用有如下的恒温阀装置,其为了对在散热器侧循环的冷却水量进行调节而使用有热膨胀体。S卩,将使用有热膨胀体的恒温阀装置夹装在冷却水通路的一部分、例如发动机的 入口侧,在冷却水温度低的情况下,将该控制阀关闭,不经由散热器而经由旁通路使冷却水循环,另外,在冷却水温度变高的情况下,若打开控制阀,使冷却水通过散热器后循环,则将冷却水的温度控制成所希望的状态。作为这样的恒温阀装置,以往公知有各种构造,例如公知有专利文献I所示的构成。对其进行简单说明,该恒温阀装置为了解决了如下的问题点,即,由于该装置的配设位置在发动机冷却系统中与自散热器的冷却水通路、自发动机出口部的旁通路、到达发动机入口侧的通路这样的流体的合流部碰抵,或由此产生的冷却水的流动的紊乱、冷却水温度的不均等,使得面向流体通路中设置的恒温器感温部的温度检测不可靠等的问题点,在流体通路中途,在设有恒温器感温部的壁面形成凹凸部,使流体可接触地旋转、搅乱,将冷却水温度均一化。专利文献I :(日本)实开平2 — 11289号公报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I等的现有的恒温阀装置中,在设有该恒温阀装置的流体通路中,不能够避免由于流体流动的紊乱而引起的压力损失,为了确保规定的供给流量,需要使流体的压送压力增大,产生泵等压送装置大型化,装置整体大型化等实际应用上的不良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设立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控制阀装置,在包含流体控制阀的流体通路系统中,能够尽可能地减少压力损失,由此,将用于使流体流通的压力设定为最小限度,不使装置整体大型化而确保必要的流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流体控制阀装置,使相对于阀轴以规定角度倾斜并形成上游侧的流体通路的上游侧管面向上游侧室设置,所述上游侧室形成在阀部的上游侧,所述阀部在阀壳体内具有阀座及阀体并且可开闭流体通路,其中,在所述上游侧室的壁面的一部分一体地设有突出部,其通过向所述上游侧室内突出而对从所述上游侧管流入的流体以使其向所述阀部顺畅地流动的方式进行整流并引导。在此,上述阀壳体内的上游侧室形成为大致半球圆顶状的容积空间,来自与上游侧室连接的上游侧管的流体通过该上游侧室内,经由作为阀部的阀座和阀体的通路流向下游侧。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流体控制阀装置,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突出部设于与上游侧管所面对的位置相对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流体控制阀装置,在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基础上,形成于阀壳体的上游侧室的壁面的突出部以如下的形状形成,即,在包含所述上游侧管的轴线的竖直截面中,露出于壁面的表面大致呈圆弧状。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的流体控制阀装置,在第一 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基础上,突出部设置在所述阀壳体中的上游侧室的壁面中,在绕所述阀轴的周向上除了连接有所述上游侧管的开口端所处的角度范围之外的任一位置。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专利技术的流体控制阀装置,在冷却水从上游侧管流入的阀壳体内的上游侧室的壁面设置突出部,将冷温水等流体向阀部引导并整流,故而虽然为简单的构造,但能够减少在扩张的通路的压力损失,使阀周围的流量分布均一化。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无需如以往那样地设置引导板,也无需确保用于该引导板的空间,对于阀壳体、管等无需复杂的形状加工。即,根据本专利技术,将在流体通路中流动的流体的流动顺畅地整流并引导,能够利用壳体形状的细微改变来防止在流体通路中的压力损失的增加,由该压力损失的减小,也使流体循环所需的水压也能够减小,由此,不使装置整体大型化,能够确保必要的流量,另外,作为结果,能够减小系统整体的压力损失,故而具有泵等压送装置能够小型化的各种优良效果。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将突出部的表面形成为圆弧状,故而流入阀壳体的上游侧室内的流体沿圆弧状的表面顺畅地流动,与此同时,在非突出部分确保流体可流入的空间,在流体的流动去处上具有自由度,故而能够抑制水阻力,由此,能够降低压力损失。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突出部的圆弧状表面靠近阀壳体中央部设置,能够形成为从上游侧管的流入部经由突出部表面流动至阀部的流体的通路顺畅且流体顺畅地流动的最佳形状。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作为阀壳体中的上游侧室的壁面上的设置突出部的位置,只要是避让开与连接有上游侧管的开口端对应的位置的位置,则可以为任意位置,在设计上有较大的自由度,并且其效果显著。另外,由于对这样的突出部的位置的制约小,故而上游侧管相对于阀壳体向所述阀轴的左右两侧偏芯安装时,自由度大,能够发挥其效果。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流体控制阀装置的恒温阀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剖面图;图2是图I的恒温阀装置的示意立体图;图3是表示图I、图2的恒温阀装置中的阀壳体的示意立体图;图4 (a)、(b)是表示将图3的阀壳体以该图中的IV — IV线剖切后向背面侧倾斜的状态的示意立体图5 (a)是用于说明恒温阀装置开阀时的流体的流动的示意剖面图,(b)是用于说明现有构造中的流体的流动的示意剖面图;图6 (a)、(b)是用于说明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特征的突出部在阀壳体中的上游侧室的壁面的配设位置的说明图;图7 (a)是用于说明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特征的突出部的形成状态的说明图,(b) (d)是(a)的A部详细图,是用于说明突出部表面的形成位置的说明图。标记说明I :恒温阀装置(流体控制阀装置) 10:阀壳体11 :上游侧室12:阀部13:阀座14:阀体15 :恒温器组件(阀组装体)17 :上游侧管18:开口端20 :突出部22 :突出部上端L:阀轴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 图4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流体控制阀装置的一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对适用于在内燃机的冷却装置中进行冷却水的流路切换的恒温阀装置的情况进行说明。在附图中,标记I是构成汽车用发动机的冷却装置的恒温阀装置,该恒温阀装置I未被图示,在使发动机冷却水在发动机与散热器之间循环的发动机冷却系统中,配置在发动机入口部,进行如下的流路切换,即,在冷却水温度高时,使来自散热器的冷却水向发动机入口部流通,在冷却水温度低时,使来自发动机出口部的冷却水向发动机入口部旁通而环流。在图I、图2中,标记10为阀壳体,在其内部形成流入有自散热器的上游侧的冷却水的上游侧室11,在该阀壳体的下侧形成作为可开闭流体通路的阀部12的阀座13,并且通过使阀体14相对于该阀座13进退动作而进行开阀、闭阀动作。在此,图中的标记15是作为阀组装体的恒温器组件,其将阀体14可进退动作地保持,并且组装有恒温器感温部、用于使阀体14移动的活塞、复位弹簧等而构成,根据恒温器感温部面对的下游侧室内的冷却水温度进行如下的动作控制,即,在冷却水温度高时,通过活塞使阀体14向开阀方向动作,在冷却水温度低时,进行闭阀。另外,这样的恒温阀的动作如公知的那样,在此省略其具体的说明。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显然,与上述专利文献I的装置同样地,在阀壳体10的下侧组装有与向发动机入口部的流体通路和自发动机出口部的旁通路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草壁史登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恒温装置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