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感测装置,包含复数个接脚、逻辑控制模块、驱动/感测控制模块、噪声抑制模块及模拟/数字转换模块。驱动/感测控制模块依照驱动/感测控制信号定义该等接脚中的驱动接脚及感测接脚。驱动接脚及感测接脚分别耦接至导电薄膜感应器的驱动线及感测线。噪声抑制模块由交换式电容放大器所构成,用以根据噪声抑制控制信号侦测驱动线及感测线各节点间的耦合电容,并排除驱动线与接地端之间的电容以及感测线与接地端之间的电容。模拟/数字转换模块将经噪声抑制模块处理后的模拟数据转换成数字数据,并将数字数据输出至逻辑控制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与液晶显示器有夫;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是关于ー种互感式电容触控感测装置,能够利用交換式电容放大器技术所组成的噪声抑制模块侦测驱动线及感测线各节点间的耦合电容,并排除驱动线与接地端之间的电容以及感测线与接地端之间的电容,以有效降低噪声对于触控感测的干扰。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薄膜电晶体液晶显示器(TFT IXD)已逐步取代传统显示器,并已广泛应用于电视、平面显示器、移动电话、平板电脑以及投影机等各种电子产品上。对于具有触控功能的薄膜电晶体液晶显示器而言,触控感测器是其重要的模块之一,其性能的 优劣也直接影响液晶显示器的整体效能。如图I所示,传统具有互感式电容触控功能的液晶显示器D包含有触控面板PL、导电薄膜感应器ITO以及触控控制晶片TC。其中,导电薄膜感应器ITO包含有复数条感测线SL及复数条驱动线DL,而触控控制晶片TC的驱动多エ器DM是通过驱动垫DPtl DPm传送驱动电压至该些驱动线DL,并于该些感测线SL耦合微小电压,触控控制晶片TC即可通过感测垫SPtl SPn感测耦合电压,井根据耦合电压的大小去判断导电薄膜感应器ITO是否被触控。然而,上述传统的触控感测方式仍具有某些严重的缺点,举例而言,相当容易受到外在环境所产生的噪声所干扰以及触控面板的寄生电容效应所影响。如图2A所示,经由驱动垫DPtl DPm所输入的驱动电压均为Vdk ;如图2B所示,对应于触碰点TP(DP1*SP1)所测得的耦合电压差AVt明显地大于对应于其余非触碰点(DP0*SP1,DP2*SP1,. . . .,DPm*SPl)所测得的耦合电压差AVd。这将会导致信号-噪声比的降低并且严重影响触控控制晶片的运作,甚至导致触控点的误判。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互感式电容触控感测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ー范畴在于提供ー种触控感测装置。于ー实施例中,该触控感测装置包含复数个接脚、逻辑控制模块、至少ー驱动/感测控制模块、至少ー噪声抑制模块及至少ー模拟/数字转换模块。逻辑控制模块用以产生不同控制时序的复数个控制信号。该等控制信号包含驱动/感测控制信号、噪声抑制控制信号及模拟/数字转换控制信号。驱动/感测控制模块耦接至逻辑控制模块及该等接脚,并用以依照驱动/感测控制信号定义该等接脚中的驱动接脚及感测接脚。驱动接脚及感测接脚分别耦接至导电薄膜感应器的驱动线及感测线。噪声抑制模块是由交換式电容放大器所构成,用以根据噪声抑制控制信号侦测驱动线及感测线各节点间的耦合电容,并排除驱动线与接地端之间的电容以及感测线与接地端之间的电容。模拟/数字转换模块将经噪声抑制模块处理后的模拟数据转换成数字数据,并将数字数据输出至逻辑控制模块。于ー实施例中,噪声抑制模块包含有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运算放大器及第ー电容,第一开关、第三开关及第四开关的一端均耦接偏移电压且均受第一开关信号控制,第二开关受第二开关信号控制。于ー实施例中,运算放大器包含两输入端及输出端,两输入端分别耦接偏移电压及第ニ开关,输出端输出输出电压至模拟/数字转换模块,第一开关的另一端耦接于感测接脚与第二开关之间,第三开关的另一端耦接于第二开关与运算放大器之间,第四开关的另一端耦接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模拟/数字转换模块之间,第一电容耦接于第三开关的另一端与第四开关的另一端之间。于ー实施例中,第一开关信号与第二开关信号于时序上互不重迭,用以控制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及第四开关的开启(ON)或关闭(0FF),致使噪声抑制模块选择性地处于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下。 当第一开关、第三开关及第四开关均受第一开关信号控制而开启(ON)且第二开关受第二开关信号控制而关闭(OFF)时,噪声抑制模块处于第一模式下;当第一开关、第三开关及第四开关均受第一开关信号控制而关闭(OFF)且第二开关受第二开关信号控制而开启(ON)时,噪声抑制模块处于第二模式下。于ー实施例中,感测接脚耦接于导电薄膜感应器的感测线与噪声抑制模块之间,驱动接脚与接地端之间串联有第六开关,驱动接脚与驱动电压之间串联有第五开关,导电薄膜感应器的驱动线耦接至第五开关与第六开关之间,第五开关受第一开关信号控制且第六开关受第二开关信号控制。当第五开关受第一开关信号控制而开启(ON)且第六开关受第二开关信号控制而关闭(OFF)吋,驱动接脚所输入的驱动电压通过第五开关输入至导电薄膜感应器的驱动线。当第五开关受第一开关信号控制而关闭(OFF)且第六开关受第二开关信号控制而开启(ON)时,导电薄膜感应器的驱动线通过第六开关耦接至接地端。于ー实施例中,根据电荷守恒原理,噪声抑制模块于第一模式下的电荷与噪声抑制模块于第二模式下的电荷相等,输出电压=偏移电压+驱动电压* (驱动线与感测线之间的率禹合电容/第一电容)。相较于现有技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触控感测装置是利用由交換式电容放大器所构成的噪声抑制模块侦测触控面板上的驱动线及感测线各节点间的耦合电容,并排除驱动线与接地端之间的电容以及感测线与接地端之间的电容,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液晶显示面板及外在环境所产生的噪声对于触控感测装置感测触控点时的干扰,亦不会导致整个系统的数据传送回报速率(reporting rate)降低及电カ消耗(power consumption)增加。此外,本专利技术的触控感测装置中的噪声抑制模块亦可通过调整其交换式电容放大器的偏移电压(offset voltage)去补偿触控面板上的驱动线及感测线各节点间的耦合电容的差异。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触控感测装置能够更为准确地对于触控显示面板进行触控点的感测,以大幅減少其误判的机率,并且除了能够应用于传统的高压驱动用途之外,还能够应用于低压驱动用途上,故可扩大其应用范围。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专利技术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ー步的了解。附图说明图I是绘示传统的液晶显示器的触控感测装置对导电薄膜感应器进行触控点感测的示意图。图2A及图2B分别绘示驱动垫所输入的驱动电压及感测垫所测得的耦合电压差。图3是绘示本专利技术的触控感测装置的功能方块图。图4绘示图3中的噪声抑制模块的一较佳实施例。图5A及图5B分别绘示第一开关信号与第二开关信号的波形的ー实施例。图6是绘示本专利技术的触控感测装置通过导电薄膜感应器对显示面板进行触控点 感测的示意图。图7绘示噪声抑制模块的运作情形的ー实施例。图8A及图SB是分别绘示图7中的噪声抑制模块工作于第一模式及第二模式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D :液晶显示器PL :触控面板TC:触控控制晶片DM:驱动多エ器SM:感测多エ器SB:感测单元ADC :模拟数字转换器DLC :数字逻辑控制器DP0 DPni :驱动垫 SPtl SPn :感测垫VDK:驱动电压TP :触碰点AVt、AVd :耦合电压差 I :触控感测装置10 :逻辑控制模块20 :接脚30 :驱动/感测控制模块 40、400 40η :噪声抑制模块IT0U00 :导电薄膜感应器 70:触控面板60、600 60η :模拟/数字转换模块SL、80 :感测线DL、90 :驱动线0P:运算放大器VQS:偏移电压+ :正输入端-:负输入端STl:第一开关信号ST2:第二开关信号Sffl SW6 :第一开关 第六开关OE :输出端Vtj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感测装置,至少包含:复数个接脚;一逻辑控制模块,用以产生不同控制时序的复数个控制信号,该等控制信号包含一驱动/感测控制信号、一噪声抑制控制信号及一模拟/数字转换控制信号;至少一驱动/感测控制模块,耦接至该逻辑控制模块及该等接脚,用以依照该驱动/感测控制信号定义该等接脚中的至少一驱动接脚及至少一感测接脚,其中该驱动接脚与该感测接脚分别耦接至一导电薄膜感应器上相对应的一驱动线与一感测线;至少一噪声抑制模块,耦接至该逻辑控制模块及该驱动/感测控制模块,该噪声抑制模块由一交换式电容放大器构成,用以根据该噪声抑制控制信号侦测该驱动线及该感测线各节点间的耦合电容,并排除该驱动线与接地端之间的电容以及该感测线与接地端之间的电容;以及至少一模拟/数字转换模块,耦接于该逻辑控制模块与该噪声抑制模块之间,用以将经该噪声抑制模块处理后的模拟数据转换成一数字数据,并将该数字数据输出至该逻辑控制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人宏,王建国,詹前煜,左克扬,
申请(专利权)人: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