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56064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6 1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绕线盘,包括一底座,其上设有一中心柱;一转轮,套设于所述底座的中心柱上,其具有一容置部,所述容置部的侧面设有一用于线缆穿过的穿线孔;一卷簧,设于所述转轮的容置部内且套设于所述中心柱上,其内端与所述中心柱固定、外端与所述转轮固定;一上壳体,盖设于所述转轮之上且与所述底座相连接,其上设有一出线孔;一限位组件,设于所述上壳体之上,用于与所述转轮卡合以控制在卷簧作用下转轮的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绕线盘,通过卷簧、转轮及限位组件的相互配合,使绕线盘的操作简单,既方便又省力,十分利于线缆的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线缆管理装置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绕线盘
技术介绍
传统的绕线盘一般都是在一个支撑座上设置转轮,通过手动方式将线缆缠绕在转轮上,在使用线缆时,也是通过手动的方式将其拉出,由于没有限位结构和自动转动结构,易造成拉出的线缆长度控制不好,操作很不方便,也比较费力,不利于线缆的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绕线盘,旨在实现绕线盘的操作既方便又省力,从而利于线缆的管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绕线盘,包括一底座,其上设有一中心柱;一转轮,套设于所述底座的中心柱上,其具有一容置部,所述容置部的侧面设有一用于线缆穿过的穿线孔;—卷簧,设于所述转轮的容置部内且套设于所述中心柱上,其内端与所述中心柱固定、外端与所述转轮固定;一上壳体,盖设于所述转轮之上且与所述底座相连接,其上设有一用于线缆穿过的出线孔;一限位组件,设于所述上壳体之上,用于与所述转轮卡合以控制在卷簧作用下转轮的转动。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一盒体、一设于所述盒体内的限位构件、一抵接于所述盒体和所述限位构件之间的弹性部件、一设于所述盒体上且抵接于所述限位构件前端的按钮、一可以与所述限位构件卡接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构件上设有可以将所述转轮卡住的止挡部。进一步地,所述盒体内设有一导向凸台,所述限位构件扣设于所述导向凸台上,所述弹性部件一端抵接于所述导向凸台的前端面,另一端抵接于所述限位构件的前端板上;所述限位组件由一前端板、一顶板、一侧板围合而成,其后方开口,所述侧板上开设有一所述限位柱可穿插于其中用于卡位的限位孔和一导向容置口。进一步地,所述转轮设有一凸缘,所述凸缘上设有多个间距设置且呈圆周排布、可以与所述限位构件的止挡部相卡的限位筋,所述上壳体上还设有一圆环状的导向滑槽,所述限位筋容置于所述导向滑槽内。优化地,各所述限位筋的一端面设为倾斜面,另一端面与所述凸缘的上表面垂直。优选地,所述限位筋的个数设为四个,且在圆周上均匀分布。进一步地,所述转轮具有一底部开孔的容置部,所述卷簧设于所述容置部内,所述中心柱上设有一第一固定卡槽,所述转轮的容置部内侧壁设有一第二固定卡槽,所述卷簧的内端和外端的端头分别卡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卡槽内和所述第二固定卡槽内。进一步地,所述转轮的底部设有一套筒,所述中心柱穿设于所述套筒内。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有至少三个连接螺柱,所述上壳体上对应设有相同数量的螺孔,所述上壳体与所述底座通过螺钉连接。优化地,所述穿线孔为U形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绕线盘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绕线盘通过在底座的中心柱和转轮之间设置一卷簧,通过卷簧的弹力作用来带动转轮的转动,同时,在上壳体上设置一限位部件与转轮进行卡合来控制转轮的转动;该限位部件为一按钮配合一弹性部件、一限位柱来调适一限位构件的位置,从而实现该限位构件是否与转轮相卡,达到控制转轮的转动,即当按压按钮时,限位构件压缩弹性部件并后移至适当的位置时通过限位柱可将限位构件卡住,此时限位部件的限位功能失效,对转轮放行,转轮可转动,从而能够进行拉线或者卷线操作;当拔出限位柱时,限位构件在弹性部件的弹力作用下前移回复原位,此时限位构件与转 轮卡合而起到限制其转动的作用,使得线缆无法拉出。本绕线盘通过卷簧和限位部件共同配合来自由地控制转轮相对于底座的转动,使绕线盘的操作既方便又省力,非常利于线缆的管理。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绕线盘的爆炸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绕线盘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绕线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绕线盘的上壳体及设于其上的限位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绕线盘的上壳体及设于其上的限位组件的爆炸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绕线盘的限位组件中限位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绕线盘中卷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绕线盘中转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绕线盘中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一并参照图I、图2及图7,现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绕线盘进行说明。所述绕线盘包括底座I、转轮2、卷簧3、上壳体4、限位组件5,该底座I上设有一中心柱11 ;转轮2套设于所述底座I的中心柱11上,转轮2还具有一容置部20,所述容置部20的侧面设有一用于线缆111穿过的穿线孔200 ;卷簧3设于所述转轮2的容置部20内且套设于所述中心柱11上,其内端31与所述中心柱11固定、外端32与所述转轮2固定;上壳体4盖设于所述转轮2之上且与所述底座I相连接,其上设有一用于线缆穿过的出线孔40 ;限位组件5设于所述上壳体4之上,用于与所述转轮2卡合以控制在卷簧3作用下转轮2的转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绕线盘,通过在底座I的中心柱11和转轮2之间设置一卷簧3,通过卷簧3的弹力作用来带动转轮2的转动,同时,在上壳体4上设置一限位部件5与转轮2进行卡合来控制转轮2的转动;当限位部件5卡住转轮2时,转轮2被固定无法转动,此时无法进行拉线或者卷线操作,当控制限位部件5使其对转轮2放行时,转轮2在卷簧3的作用下便可以绕底座I的中心柱11转动,此时可进行拉线或者卷线操作。本绕线盘通过卷簧3和限位部件5共同配合来自由地控制转轮2相对于底座I中心柱11的转动,使绕线盘的操作既方便又省力,非常利于线缆的管理。进一步地,请一并参见图2、图3及图5、图6,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绕线盘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限位组件5包括一盒体51、一设于所述盒体51内的限位构件52、一抵接于所述盒体51和所述限位构件52之间的弹性部件53、一设于所述盒体51上且抵接于所述限位构件52前端的按钮54、一可以与所述限位构件52卡接的限位柱55,所述限位构件52上设有可以将所述转轮2卡住的止挡部5231。本实施例中,限位部件5具体设为一按钮54配合一弹性部件53、一限位柱55来调适一限位构件52在盒体51内的位置,从而实现该限 位构件52是否与转轮2相卡,达到控制转轮2的转动,即当按压按钮54时,限位构件52压缩弹性部件3并后移至适当的位置时通过限位柱55可将限位构件52卡住,此时限位部件52的限位功能失效,对转轮2放行,转轮可转动,从而能够进行拉线或者卷线操作;当拔出限位柱55时,限位构件52在弹性部件的弹力作用下前移回复原位,此时限位构件52上的止挡部5231便与转轮2卡合而起到限制其转动的作用,使得线缆无法拉出。进一步地,请参见图2、图5、图6,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绕线盘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盒体51内设有一导向凸台511,所述限位构件52扣设于所述导向凸台511上,且限位构件52可在导向凸台511上滑移,所述弹性部件53 —端抵接于所述导向凸台511的前端面,另一端抵接于所述限位构件52的前端板上;所述限位构件52由一前端板521、一顶板522、一侧板523围合而成,其后方开口,所述侧板523上开设有一所述限位柱55可穿插于其中用于卡位的限位孔520和一导向容置口 5230。本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绕线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其上设有一中心柱;一转轮,套设于所述底座的中心柱上,其具有一容置部,所述容置部的侧面设有一用于线缆穿过的穿线孔;一卷簧,设于所述转轮的容置部内且套设于所述中心柱上,其内端与所述中心柱固定、外端与所述转轮固定;一上壳体,盖设于所述转轮之上且与所述底座相连接,其上设有一用于线缆穿过的出线孔;一限位组件,设于所述上壳体之上,用于与所述转轮卡合以控制在卷簧作用下转轮的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吴银娥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