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下丝母更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54241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6 11:53
公开了一种压下丝母更换系统包括:执行装置及控制装置;所述执行装置用于在对压下丝母进行更换时承载压下丝母及对压下丝母进行定位;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在对压下丝母进行更换时调整所述执行装置承载压下丝母的上下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压下丝母更换系统通过导向杆与导向套间的配合,承重平台运行时动作平稳,通过节流阀控制运行的速度,运行快慢实时可调,结构简单,操作安全、方便,减少丝杠丝母的倒运,将压下丝母更换时间由2-3天缩短至12个小时左右。减少了投入的人员力量,而且充分保证了压下丝母更换过程中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轧生产线专用更换工具领域,具体是一种压下丝母更换系统
技术介绍
在热轧生产线中可逆轧机压下装置一般设计为机械压下和液压压下两部分,其中机械压下包括压下丝杠和丝母。压下丝杠材质为42CrMo,采用调质处理,压下丝母材质为Cu基合金。在使用过程中丝母的磨损要快于丝杠,经过3-5年的使用当压下丝杠丝母间隙较大时一般需要对压下丝母进行更换。在更换丝母过程中,传统的更换方法需要将压下丝杠丝母整体拆除,倒运至机架外部进行更换。由于压下丝杠丝母整体重量达到8吨、安装位置较高、倒运过程繁琐,更换轧机两侧的压下丝母时间长达2-3天,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比较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解决现有压下丝母过程中更换时间长,更换过程复杂,耗费人力多的问题,提供一种更换时间短、更换过程简单、耗费人力少的能确保压下丝母更换过程安全、快速、可靠的压下丝母更换系统。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压下丝母更换系统包括执行装置及控制装置;所述执行装置用于在对压下丝母进行更换时承载压下丝母;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在对压下丝母进行更换时调整所述执行装置承载压下丝母的位置。进一步,所述执行装置包括 承重平台、液压缸及传动机构;所述承重平台用于承载压下丝母,并对压下丝母进行定位;所述液压缸用于在接收驱动力后支撑所述承重平台升降;所述液压缸缸杆上部是呈阶梯轴形状,用于安装旋转头及承载承重平台;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在接收驱动力后带动承重平台旋转,便于更换固定在所述承重平台上压下丝母。进一步,所述承重平台上设有定位槽和定位梢,用于在更换压下丝母过程中固定压下丝母。进一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旋转头、传动齿轮及把手;所述旋转头用于在接收到驱动力后,带动所述承重平台旋转,从而带动固定在所述承重平台上的压下丝母旋转;所述传动齿轮用于将把手传递的驱动力传递给所述旋转头。进一步,所述旋转头包括轴承内套、轴承及轴承外套;所述轴承内套与所述液压缸缸杆顶部连接;所述轴承套接在所述轴承内套外围;所述轴承外套套接在所述轴承外围,与所述承重平台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执行装置还包括导向杆及导向套;所述导向杆的一端通过一平行于所述承重平台的横梁分别与所述传动齿轮及液压缸缸杆连接,另一端与导向套活动套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阀台;所述控制阀台与所述液压缸连接,设有换向阀和节流阀;所述换向阀用于控制液压缸升降方向,所述节流阀用于控制液压缸的升降速度。进一步,所述的压下丝母更换系统,还包括底座、保护套、液压泵及压力表;所述底座用于承载所述液压缸及导向套;所述保护套固定在底座上,用于在更换压下丝母过程中保护压下丝母;所述液压泵用于提供对液压缸升降的动力源;所述压力表设置在所述液压泵及控制阀台之间,用于检查管路中的压力。进一步,所述保护套上设有观察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压下丝母更换系统通过导杆与导向杆间的配合,承重平台运行时动作平稳,通过节流阀控制运行的速度,运行快慢实时可调,结构简单,操作安全、方便,减少丝杠丝母的倒运,将压下丝母更换时间由2-3天缩短至12个小时左右,减少了投入的人员力量,而且充分保证了压下丝母5更换过程中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准确性。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压下丝母更换系统的主视图;图2是图I提供的实施例中压下丝母更换系统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压下丝母更换系统包括执行装置、控制装置、底座I、液压泵2、保护套3及压力表4。其中,执行装置用于在对压下丝母5进行更换时承载压下丝母5,其包括承重平台6、液压缸7、传动机构、导向杆8及导向套9。承重平台6用于承载压下丝母5。承重平台6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的4个定位槽10,定位销11安装在定位槽10内,定位销11与定位槽10采用过渡配合安装,本专利技术采用50Η7Λ6,根据不同丝母的尺寸,定位销11设计成不同的直径。定位销11与定位槽10用于在压下丝母5更换过程中固定压下丝母5。液压缸7用于在接收驱动力后支撑承重平台6升降,液压缸7缸杆上部呈阶梯轴形状,用于安装旋转头12和承载承重平台6。传动机构用于在接收驱动力后带动承重平台6旋转,便于更换固定在承重平台6上的压下丝母5。传动机构包括旋转头12、传动齿轮13及把手14。旋转头12由轴承内套、轴承及轴承外套组成。轴承内套与液压缸7缸杆顶部连接,轴承套接在轴承内套外围。轴承外套套接在轴承外围,与承重平台6采用螺栓固定连接。旋转头12用于在接收到驱动力后,带动所述承重平台6旋转,从而带动固定在所述承重平台6上的压下丝母5旋转;传动齿轮13分为二级,第一级为轴线相互垂直的两个斜齿轮,传动比i=2: 5,第二级为直齿轮传动,传动比i=l:4,整个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1:10。所述传动齿轮13用于将把手14传递的驱动力传递给所述旋转头12。导向杆8及导向套9用于促使承重平台6在升降过程中平稳运行,导向杆8的一端通过一平行于承重平台6的横梁分别与传动齿轮13及液压缸7缸杆连接,导向杆8的另一端与导向套9活动套接在一起,导向杆8与导向套9采用间隙配合。控制装置用于在对压下丝母5进行更换时调整执行装置承载压下丝母5的位置。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阀台14 ;控制阀台14与液压缸7连接,上面设有一个三位四通的换向阀和连个节流阀,换向阀用于控制液压缸7升降方向,节流阀用于控制液压缸7的升降速度。 液压缸7、导向套9及保护套3固定在底座I上,保护套3上面设有观察孔,保护套3用于在更换压下丝母5过程中保护压下丝母5。液压泵2用于提供对液压缸7升降的动力源,压力可以调节。压力表4设置在液压泵2及控制阀台14之间,用于检查管路中的压力。使用图I、图2所示的压下丝母5更换系统对压下丝母5进行更换的过程如下首先将压下丝杠下方的AGC液压缸或其它附属设备拆除,将压下丝杠上升至上极限位置。拆除压下丝母5与轧机牌坊连接的定位键,将压下丝杠带动压下丝母5 —并放下,直至压下丝母5全部露出安装位置即可。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下丝母更换系统放置在下工作辊(或支承辊支架)上面,一起推入机架。根据压下丝母5的实际尺寸,调整好承重平台6上的定位销11距离。调整液压泵2出口压力,使液压缸7的向上的支撑力与压下丝母5重力相等。升降液压缸7将承重平台6上升与压下丝母5接触,保证定位销11穿入压下丝母5的定位孔。摇动把手14使承重平台6带动压下丝母5旋转,直至整个压下丝母5旋下,使压下丝母5与丝杠脱离。使用下工作辊(或支承辊)将更换装置带动丝母更换装置及拆除的压下丝母5拉出机架,将旧压下丝母5吊出。将升降液压缸7泄压,将新的压下丝母5吊装至更换系统的承重平台6上,将其推入机架。调整液压泵2出口压力提升升降液压缸7,使压下丝母5与丝杠接触。摇动把手14使承重平台6带动压下丝母5旋转,直至整个压下丝母5旋上丝杠。吊起压下丝杠丝母,安装压下丝母5定位键,回装其它附属设备。通过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下丝母更换系统,减少丝杠丝母的倒运,将压下丝母5更换时间由2-3天缩短至12个小时左右。减少了投入的人员力量,而且充分保证了压下丝母5更换过程中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准确性。上述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下丝母更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执行装置及控制装置;所述执行装置用于在对压下丝母进行更换时承载压下丝母;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在对压下丝母进行更换时调整所述执行装置承载压下丝母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磊陈刚杨毅董德忠刘文富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首钢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