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由萝芙木、华山参、臭梧桐、夏枯草、黄芩、玄参、山楂、紫贝齿、罗布麻、厚朴、炒杜仲、茯苓、茺蔚子组成,按特定工艺制成片剂、颗粒剂或胶囊剂等药学上可接受的剂型。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具有清热安神、降压的功效,主治原发性高血压病。经药效试验表明,具有显著降低血压的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还公开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趋势。据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 8%,全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亿。根据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和《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仅高血压每年导致包括中风在内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高达233万人,高血压已经成为我国致死、致残的最主要原因。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 高血压一般属于中医学眩晕、头痛,若出现并发症,可属于胸痹心痛、中风、水中等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柩·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眩冒。”中医学认为,高血压病是因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倦损伤,或因年老体衰、肾精亏损等导致脏腑阴阳平衡失调、风火内生、痰瘀交阻、气血逆乱所致。现代学者认为原发性高血压以虚证为主,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肾相关。王氏认为眩晕的发病与淤相关,而血瘀又与肝阳上亢、痰湿中阻、肾精不足、气血亏虚有密切关系,眩晕多为情志不调,忧思恼怒,肝阳上亢,扰于头目;体质肥胖,多湿多痰,或偏食肥腻甜食,脾运失常,湿盛酿痰,痰浊中阻,上蒙清阳;久病体虚或失血之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不能上荣于头目,或肾精亏虚,髓海不足,脑失濡养,均易导致眩晕。目前,西医治疗高血压主要有6大类,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及肾上腺素能阻滞剂,为临床应用的主要降压药物,但其服用后具有血压易反弹、波动、且副作用大等特点。而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从整体调节,使身体气血阴阳恢复平衡状态,降压作用和缓,效果较好,副作用较少。本专利技术所用药材萝芙木清热降压宁神、华山参补虚安神定喘、臭梧桐祛风除湿平肝降压、夏枯草清肝明目、黄芩清热燥湿、玄参滋阴降火、山楂行气散瘀、紫贝齿平肝安神、罗布麻清热平肝、厚朴行气燥湿、炒杜仲补肝肾、茯苓健脾和胃、茺蔚子活血调经。诸药合用,以清热平肝降压安神为主,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是一种有效而副作用少的治疗高血压疾病的中药制剂,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社会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它具有清热平肝、镇惊安神、行气燥湿、健脾和胃、活血调经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萝芙木5 7. 5份、华山参3 4份、臭梧桐5 7. 5份、夏枯草4 5. 5份、黄岑4 5.5份、玄参3 4份、山楂5 7. 5份、紫贝齿I I. 5份、罗布麻4 5. 5份、厚朴I I. 5份、炒杜仲4 5. 5份、茯苓I I. 5份、茺蔚子3 4份。所述的制剂为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丸剂、口服液制剂、滴丸剂。所述的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各药物组分按重量份进行称量,将萝芙木、华山参、臭梧桐、夏枯草、黄芩、山楂、紫贝齿、罗布麻、炒杜仲、茯苓十味药材加水煎煮2-4次,过滤,合并煎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2-1.27的清膏,备用; (2)将玄参、厚朴、茺蔚子三味药材加5-6倍量70-85%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1-2.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25-1. 30的浸膏,备用; (3)合并上述水提浸膏和醇提浸膏,减压干燥,得干浸膏,粉碎成细粉,加入适宜的辅料,制成适合的剂型,即得。 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是针对肝阳上亢、瘀血阻络所致原发性高血压病而立法处方,处方以清热平肝、行气散瘀、燥湿为大法,以萝芙木、臭梧桐为君药,取其清热平肝,杜仲、山楂、厚朴为臣,取其行气燥湿散瘀,取华山参补虚温中,取夏枯草清肝散结,取黄芩清热燥湿,取紫贝齿镇惊安神,取罗布麻清热利水,佐以茺蔚子活血清肝,玄参滋阴降火,茯苓健脾和胃。我们还根据药物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按照特定工艺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剂型,具有生物利用率高、吸收快、疗效明显、易加工生产等特点。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列实施方式。一、制备例 实施例I:本专利技术中药制剂的制备 组方配比萝芙木5份、华山参3份、臭梧桐5份、夏枯草4份、黄芩4份、玄参3份、山楂5份、紫贝齿I份、罗布麻4份、厚朴I份、炒杜仲4份、茯苓I份、茺蔚子3份。制法(I)将萝芙木、华山参、臭梧桐、夏枯草、黄芩、山楂、紫贝齿、罗布麻、炒杜仲、茯苓十味药材加6倍量水,煎煮3次,过滤,合并煎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24(60°C测)的清膏,备用; (2)将玄参、厚朴、茺蔚子三味药材加6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I.O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28 (60°C测)的浸膏,备用; (3)合并上述水提浸膏和醇提浸膏,减压干燥,得干浸膏,粉碎成细粉,加辅料适量,混匀,制粒,过筛,干燥,分装,即得本专利技术的颗粒剂型的中药制剂。实施例2 :本专利技术中药制剂的制备 组方配比萝芙木6份、华山参3. 5份、臭梧桐6. 5份、夏枯草4. 5份、黄岑4. 5份、玄参4份、山楂7. O份、紫贝齿I. 5份、罗布麻4. 5份、厚朴I. 5份、炒杜仲4. 5份、茯苓I. 5份、茺蔚子3份。制法本实施例制备工艺同实施例I。实施例3 :本专利技术中药制剂的制备 组方配比萝芙木7. 5份、华山参3份、臭梧桐5. 5份、夏枯草4份、黄岑5份、玄参3份、山楂7. 5份、紫贝齿I份、罗布麻5. 5份、厚朴I份、炒杜仲4份、茯苓I. 5份、茺蔚子4份。制法本实施例制备工艺同实施例I。实施例4 :本专利技术中药制剂的制备 组方配比萝芙木5份、华山参4份、臭梧桐6份、夏枯草5份、黄岑4. 5份、玄参3. 5份、山楂6份、紫贝齿I份、罗布麻5份、厚朴I份、炒杜仲4. 5份、茯苓I份、茺蔚子3. 5份。制法本实施例制备工艺同实施例I。实施例5 :本专利技术中药制剂的制备 组方配比萝芙木6. 5份、华山参4份、臭梧桐7份、夏枯草5. 5份、黄岑4份、玄参3份、山楂6. 5份、紫贝齿I. 5份、罗布麻4份、厚朴I. 5份、炒杜仲5份、茯苓I. 5份、茺蔚子4份。制法本实施例制备工艺同实施例I。 实施例6 :本专利技术中药制剂的制备 组方配比萝芙木7. 5份、华山参3. 5份、臭梧桐5. 5份、夏枯草5份、黄岑5份、玄参3份、山楂5. 5份、紫贝齿I. 5份、罗布麻4份、厚朴I. 5份、炒杜仲5. 5份、茯苓I份、茺蔚子3.5 份。制法(I)将萝芙木、华山参、臭梧桐、夏枯草、黄芩、山楂、紫贝齿、罗布麻、炒杜仲、茯苓十味药材加8倍量水,煎煮4次,过滤,合并煎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27(60°C测)的清膏,备用; (2)将玄参、厚朴、茺蔚子三味药材加6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25 (60°C测)的浸膏,备用; (3)合并上述水提浸膏和醇提浸膏,减压干燥,得干浸膏,粉碎成细粉,加辅料适量,混匀,制粒,过筛,将制得的颗粒进一步压片,干燥,制成1000片,即得本专利技术的片剂剂型的中药制剂。实施例7 :本专利技术中药制剂的制备 组方配比萝芙木7份、华山参3份、臭梧桐7. 5份、夏枯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萝芙木5~7.5份、华山参3~4份、臭梧桐5~7.5份、夏枯草4~5.5份、黄芩4~5.5份、玄参3~4份、山楂5~7.5份、紫贝齿1~1.5份、罗布麻4~5.5份、厚朴1~1.5份、炒杜仲4~5.5份、茯苓1~1.5份、茺蔚子3~4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刘花,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泽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