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多车道车底安全检查的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48441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底盘扫描系统设备,一种用于多车道车底安全检查的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控制信号输入和输出的控制器;用于控制扫描成像设备和控制器的系统主机;用于显示车辆信息的显示器;用于对车辆进入或离开检测范围进行判定的传感器;用于对整个检查过程进行监视和录像的场景摄像机;用于车辆身份设别的车辆身份识别器;用于连接系统主机与扫描成像设备的交换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节约了电能,可防止违法车辆混入,提高了安全性,而且整个检查过程在短时间内自动完成,车底完整成像,杜绝漏检发生,车底图片的图像分辨率高达数百万乃至上千万像素,检查效率高,适应各种检查流程需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底安全检查的控制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多车道车底安全检查的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生活中,以汽车为载体的贩毒、非法携带枪支和炸弹、偷渡等事件依然在延续,对重要部门的安全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有的还造成了重大损失。现有的基于反光镜的和视频监控的车底检查装置,效率低,检查不全面,难以有效消除安全隐患。例如申请号为CN200610069170. 0,公开号为CN1945292的中国专利“一种汽车车底自动扫描系统,公开了一种汽车车底自动扫描系统,包括控制器、自动拍照器、车底扫描 仪和计算机。控制器连接自动拍照器、车底扫描仪和计算机,用于完成提供电源、加密和信号接收等功能;自动拍照器与控制器连接,当检测到车辆到来时,自动拍照车辆号牌;车底扫描仪与控制器连接,当车辆通过时,对车辆底部进行自动扫描,并向后端计算机传送视频信号,由计算机内的程序完成完整车底图像的实时生成、显示与存储。此专利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成像设备适应环境能力差,容易损坏;车底照明设备响应时间长、费电,而且寿命短;辅助设备少,综合管理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多车道车底安全检查的控制系统。本技术采用传感器、场景摄像机和车辆身份识别器,扫描成像设备在需要时才会开启,节约了电能,对检查过程进行监视和录像,增加了检查的范围,可防止违法车辆混入,提高了安全性,而且整个检查过程在短时间内自动完成,车底完整成像,杜绝漏检发生,车底图片的图像分辨率高达数百万乃至上千万像素,检查效率高,适应各种检查流程需要。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多车道车底安全检查的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控制信号输入和输出的控制器;用于控制扫描成像设备和控制器的系统主机;用于显示车辆信息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车辆进入或离开检测范围进行判定的传感器;用于对整个检查过程进行监视和录像的场景摄像机;用于车辆身份设别的车辆身份识别器;用于连接系统主机与扫描成像设备的交换机。所述交换机通过TCP/IP网络协议分别与系统主机和扫描成像设备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扫描成像设备、系统主机和传感器连接;所述扫描成像设备与系统主机连接,所述系统主机还分别与显示器、场景摄像机和车辆身份识别器连接;所述交换机的一端与系统主机,另一端与扫描成像设备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供电电缆与扫描成像设备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电缆与系统主机连接,或通过TCP/IP网络协议与系统主机连接;所述扫描成像设备通过车底图像数据传输电缆与系统主机连接,或通过TCP/IP网络协议与系统主机连接;所述系统主机通过VGA或HDMI电缆与显示器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与传感器连接;所述场景摄像机通过视频电缆与系统主机连接;所述交换机通过TCP/IP网络协议分别与系统主机和扫描成像设备连接。所述传感器、信号灯、道闸和扫描成像设备为多个,均受控制器控制;系统主机通 过交换机与多个扫描成像设备连接,可以实现多条车道的检查,同时可以管理多种道口 如单车道、进出混合车道、多车道,实现道口进出车辆的综合信息化管理。所述用于车底安全检查的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提示车辆待命或者进入的信号灯;用于阻拦车辆进入的道闸;所述信号灯和道闸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所述传感器为地感传感器、地磁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或红外传感器。所述车辆身份识别器为RFID读卡器、车牌识别器或车牌识别摄像机。所述车底图像数据传输电缆为CAMLINK专用电缆。所述通过TCP/IP网络协议连接的设备之间采用网络电缆连接或WIFI无线连接。所述控制电缆为RS-232接口电缆、RS-422接口电缆。工作原理所述传感器将车辆进入检测范围的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收到信息后通过控制电缆传给系统主机,系统主机立即开启扫描成像设备,扫描成像设备将扫描到的车辆底盘信息发送至系统主机,并通过与系统主机连接的显示器进行车辆底盘信息显示;或传感器将车辆离开检测范围的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收到信息后通过控制电缆传给系统主机,系统主机即关闭扫描成像设备。所述控制器控制信号灯的状态,信号灯为绿色,表示可以接受车辆进入检查;信号灯为红色,表示可以拒绝车辆进入检查,这时车辆只能停在待检线外等待。所述控制器结合车辆身份识别器的识别结果控制道闸的状态,当合法车辆时,控制道闸打开;否则道闸保持关闭。所述车辆身份识别器将车辆信息发送至系统主机,系统主机判定身份合法或错误,并通过控制器控制道闸的状态,身份合法状态时,道闸开启;或身份错误状态时,道闸保持关闭。所述场景摄像机将整个检查过程的图像发送至系统主机,系统主机将图像经数字化处理后发送至监视用的显示器上进行显示,用于检查车顶及周围有无异常情况;系统主机可对整个检查过程进行录像存储;同时场景摄像机还用于抓拍车辆外观图片与车牌图片与检查结果绑定存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I、本技术采用传感器,用于向控制器发送车辆进入或离开检测范围的信号,扫描成像设备在需要时才会开启,节约了电能;采用场景摄像机,场景摄像机可用于抓拍车辆外观图片与车牌图片与检查结果绑定存储;系统主机可以通过场景摄像机对检查过程进行监视和录像;还可用于检查车顶及周围有无异常情况,增加了检查的范围,使用方便;采用车辆身份识别器,检查结果与车辆身份绑定存储,方便检查记录的检索和追索,同时可防止违法车辆混入,提高了安全性,使用方便;采用交换机,系统主机通过交换机与多个扫描成像设备连接,较多的辅助设备控制接口,能完整地实现道口进出车辆通行控制的综合管理;信号灯、道闸、防撞墙等辅助设备的联动控制,可以满足各种检查流程需要;可以管理多种道口模式如单车道、进出混合车道、多车道,实现道口进出车辆的综合信息化管理,实现多条车道的车底安检。2、本技术采用控制器和扫描成像设备分别通过有线或无线两种连接方式与系统主机连接;信息数据传输快,使用方便;系统主机通过VGA或HDMI电缆与显示器连接,可以使整个检查过程在短时间内自动完成,车底完整成像,杜绝漏检发生,车底图片的图像分辨率高达数百万乃至上千万像素,检查效率高,适应各种检查流程需要。 3、本技术采用信号灯和道闸,信号灯和道闸分别通过电缆与控制器连接,可用于提醒或阻止后续车辆驶入,或特殊情况需经过安检人员核实车辆身份后手动开启道闸,使整个检查过程有条不紊。4、本技术采用车辆身份识别器为RFID读卡器、车牌识别器或车牌识别摄像机,RFID读卡器或车牌识别器与系统主机里的数据库配合使用,能准确获取各种车辆身份信息,并将身份信息与检查记录绑定存储,方便检索;车牌识别摄像机,可以监视和录像,使用方便。5、本专利技术的传感器采用地感传感器、地磁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或红外传感器,一般情况下采用地感线圈作为传感器,具有稳定可靠、成本低等优点;地磁传感器具有安装尺寸小、灵敏度高和施工量小的优点;光电传感器具有非接触、响应快、性能可靠等优点;红外传感器成本低。6、本专利技术的车底图像数据传输电缆为CAMLINK专用电缆,传输带宽高,提高扫描速度,抗干扰能力强。7、本专利技术的通过TCP/IP网络协议连接的设备之间采用网络电缆连接或WIFI无线连接,传输距离远,传输速度快;而且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多车道车底安全检查的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控制信号输入和输出的控制器(3);用于控制扫描成像设备(2)和控制器(3)的系统主机(1);用于显示车辆信息的显示器(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车辆进入或离开检测范围进行判定的传感器(5);用于对整个检查过程进行监视和录像的场景摄像机(9);用于车辆身份设别的车辆身份识别器(8);用于连接系统主机(1)与扫描成像设备(2)的交换机(10);?所述控制器(3)分别与扫描成像设备(2)、系统主机(1)和传感器(5)连接;所述扫描成像设备(2)与系统主机(1)连接,所述系统主机(1)还分别与显示器(4)、场景摄像机(9)和车辆身份识别器(8)连接;所述交换机(10)的一端与系统主机(1),另一端与扫描成像设备(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向东郭卫东朱宏涛赵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西物信安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