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德锵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串网机的送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816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易于调节与其它机构同步的用于串网机的送网机构。其动力轴连接在机座上,左端连接有凸轮,右端安装有齿轮;凸轮从动件的一端固定于第二摆杆上,另一端伸入到凸轮的凹槽内;第二摆杆是以转轴为中心通过两个带座轴承可转动的安于机座上;第一摆杆安在转轴左端,第二摆杆和第一摆杆均是通过键与转轴连接;转轴两侧的连杆的两头分别装有关节轴承,其中一关节轴安装于第二摆杆的上部,另一关节轴承安装于拉座上,拉座固定于送网架上;送网架安装在机架上:送网架两侧的中部置有导轨,该导轨一侧的圆弧是与导向轮的内凹的圆弧配合的,导向轮通过轴承、导向轮轴和螺母安装于导向轮座上;排送网手安装在送网架的前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床网生产设备,是一种自动串网机实现串完一排弹簧后自动送网到串下一排弹簧的工位的机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弹簧床垫的床网是由一种两端直径大中间直径小的双锥形弹簧,由一条细长的组装弹簧将双锥形床网弹簧两个一组两个一组的扣在一起,扣好一排后再扣下一排,这样就组成了一张床网。自动串网机已经实现自动化,即人工将弹簧排列放入夹弹簧的夹钳后,由机械自动完成串网的全过程。但串完一排后要将未串完的床网送前一排使弹簧的另一侧处于串网的位置,这时就可以放入下一排弹簧了。本技术即是一种实现床网自动送网至下一工位的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调节与其它机构同步的用于串网机的送网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有导向轮座、导向轮轴、导向轮、轴承、第一摆杆、送网架、转轴、带座轴承、第二摆杆、凸轮从动件、凸轮、动力轴、机座、送网手、关节轴承、拉座、导轨,动力轴连接在机座上,其左端通过键连接有凸轮,右端安装有带动该轴转动的齿轮;凸轮从动件的一端固定安装于第二摆杆上,另一端可滚动的部分伸入到凸轮的凹槽内;第二摆杆是以转轴为中心通过两个带座轴承可转动的安于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串网机的送网机构,包括有导向轮座(1)、导向轮轴(2)、导向轮(3)、轴承(4)、第一摆杆(5)、送网架(6)、转轴(7)、带座轴承(8)、第二摆杆(9)、凸轮从动件(10)、凸轮(11)、动力轴(12)、机座(13)、送网手(14)、关节轴承(15)、拉座(17)、导轨(18),其特征在于:动力轴(12)连接在机座(13)上,其左端通过键连接有凸轮(11),右端安装有带动该轴转动的齿轮;凸轮从动件(10)的一端固定安装于第二摆杆(9)上,另一端可滚动的部分伸入到凸轮(11)的凹槽内;第二摆杆(9)是以转轴(7)为中心通过两个带座轴承(8)可转动的安于于机座(13)上;第一摆杆(5)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串网机的送网机构,包括有导向轮座(1)、导向轮轴(2)、导向轮(3)、轴承(4)、第一摆杆(5)、送网架(6)、转轴(7)、带座轴承(8)、第二摆杆(9)、凸轮从动件(10)、凸轮(11)、动力轴(12)、机座(13)、送网手(14)、关节轴承(15)、拉座(17)、导轨(18),其特征在于动力轴(12)连接在机座(13)上,其左端通过键连接有凸轮(11),右端安装有带动该轴转动的齿轮;凸轮从动件(10)的一端固定安装于第二摆杆(9)上,另一端可滚动的部分伸入到凸轮(11)的凹槽内;第二摆杆(9)是以转轴(7)为中心通过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锵
申请(专利权)人:李德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