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宗杰专利>正文

钢丝校直.剪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572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丝校直、剪切机,它主要包括电机、带轮、工作台、设置于工作台上的导轨、支座,由转轮组成的钢丝校直机构,单向卡具、连杆及带轮侧壁的切割刀具等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工序繁琐且加工设备形体较大等不足,具有零部件选配合理、结构简单,可根据所需钢丝长度进行校直、剪切等优点。(*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丝校直、剪切机。目前钢丝校直、剪切虽然均有专用工具可以完成上述工作,但操作工序繁琐且形体较大,给实际生产操作带来了很大不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丝校直、剪切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本技术的整体结构是钢丝校直、剪切机,包括电机(1)、带轮(2)组成的传动付,工作台(10)端部设置由转轮(8)组成的钢丝校直机构,带轮(2)设置于工作台(10)一侧,工作台(10)中部配接有导轨(7),支架(5)与导轨(7)活动配合,支架(5)侧壁通过连杆(4)与带轮(2)一侧活动配接,带轮(2)另一侧设置有切割刀具(3),支架(5)及工作台(10)上设置有单向卡具(6)。本技术的具体结构还有带轮(2)一侧开设有槽道(11),连杆(4)端部与槽道(11)活络配合。单向卡具(6)一侧与工作台(10)之间设置有复位簧(12)。转轮(8)共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水平分布于工作台(10)表面,另一组纵向分布于工作台(10)端部的支座(9)表面,上述两组转轮(8)数量为每组至少三个。切割刀具(3)通过曲轴或凸轮与带轮(2)的轴配接。本技术的附图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带轮后视图。图3是工作台俯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如图示,其中转轮(8)共分为两组,其中第一组为五个,水平交错设置于工作台(10)表面,另一组为三个,纵向交错设置于固定在工作台(10)表面的支座(9)上,单向卡具(6)的开口方向为指向带轮(2)方向,单向卡具(6)、转轮(8)及切割刀具(3)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其余结构如前述。本技术是这样工作的按图示装配好钢丝,同时根据所需剪切的钢丝长度调整连杆(4)在带轮(2)侧壁槽道(11)中的位置,开启电机(1),带轮(2)在电机(1)带动下旋转,带动支架(5)在导轨(7)上滑动,钢丝在转轮(8)作用下被校直,钢丝在右侧的单向卡具(6)夹紧作用下(左侧单向卡具开启)被带动至切割刀具(3)下方,切割刀具(3)在带轮(2)带动下对钢丝进行切割,支架(5)在导轨(7)上反向运动时,右侧的单向卡具(6)开启,左侧单向卡具(6)闭合以控制钢丝不致于后退,当支架(5)在导轨(7)上反向运动至极限位置时右侧单向卡具(6)闭合,左侧单向卡具(6)开启,夹紧钢丝完成下一次剪切动作。本技术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该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零部件选配得当,可根据所需钢丝长度进行校直、剪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钢丝校直、剪切机,包括电机(1)、带轮(2)组成的传动付,工作台(10)端部设置由转轮(8)组成的钢丝校直机构,其特征在于带轮(2)设置于工作台(10)一侧,工作台(10)中部配接有导轨(7),支架(5)与导轨(7)活动配合,支架(5)侧壁通过连杆(4)与带轮(2)一侧活动配接,带轮(2)另一侧设置有切割刀具(3),支架(5)及工作台(10)上设置有单向卡具(6)。

【技术特征摘要】
1.钢丝校直、剪切机,包括电机(1)、带轮(2)组成的传动付,工作台(10)端部设置由转轮(8)组成的钢丝校直机构,其特征在于带轮(2)设置于工作台(10)一侧,工作台(10)中部配接有导轨(7),支架(5)与导轨(7)活动配合,支架(5)侧壁通过连杆(4)与带轮(2)一侧活动配接,带轮(2)另一侧设置有切割刀具(3),支架(5)及工作台(10)上设置有单向卡具(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校直、剪切机,其特征在于带轮(2)一侧开设有槽道(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宗杰
申请(专利权)人:马宗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