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农业田间耕作机械,涉及一种播种施肥机。根据《农业机械汇编》、《八十年代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使用》等期刊、手册提供的资料和社会调查,现行人力播种机具只有牵引犁沟式和撬窝式两种。牵引犁沟式虽具有生产效率高的优点,但只能适用于砂壤土使用,而对粘性土壤适应性很差;撬窝式虽然适应各种土壤,但工效低、劳动强度大,只能用人手播种,因而播种粒数不均匀,难以达到农艺要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制窝播种同步完成、播种施肥两用、适应性广、工效高、播种粒数均匀、劳动强度小、成本低的旋窝播种施肥机,以满足广大农民的需要。本技术根据轮轴原理设计而成,它包括操作手把、制窝机构、定位机构、播撒机构、行距调整机构。操作手把紧固在制窝机构上部,定位机构铰接在制窝机构侧面,播撒机构中的装料箱固定在制窝机构正面的下部,其箱底位于制窝机构中的旋窝刀之上,播撒机构中的控制装置一部分固定于定位机构,一部分固定于装料箱底部,行距调整机构安装在定位机构上,它把按照以上方式组装的两件结构相同的组合体对称地并连为一体形成整机。本技术的制窝机构由旋窝板、旋窝刀组成。旋窝刀刃口可为弧线形,也可为折线形,若为折线形,则其中一部分刃口位于水平,一部分刃口与水平线的夹角为20°~30°。本技术的播撒机构由装料箱、控制装置组成。装料箱底部有一矩形或半圆头条形的卸料孔。控制装置有两种结构——活门式结构-->和阀式结构,活门式结构用于播种和施颗粒肥料,阀式结构用于施液态肥料。活门式结构的控制装置由活门、活门罩、活门运动控制件组成。活门呈板状,其上有一与卸料孔形状相同的孔,该孔比卸料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窝播种施肥机,包括操作手把(1)、制窝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机构、播撒机构、行距调整机构,操作手把(1)紧固在制窝机构上部,定位机构铰接在制窝机构侧面,播撒机构中的装料箱(3)固定在制窝机构正面的下部,其箱底位于制窝机构中的旋窝刀(13)之上,播撒机构中的控制装置一部分固定于定位机构,一部分固定于装料箱底部(15),行距调整机构安装在定位机构上,它把按照以上方式组装的两件结构相同的组合体对称地并连为一体形成整机,双手握着操作手把(1)向侧外旋转即可使制窝机构相对于定位机构在90°范围内转动同步完成制窝、播撒两道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窝播种施肥机,包括操作手把(1)、制窝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机构、播撒机构、行距调整机构,操作手把(1)紧固在制窝机构上部,定位机构铰接在制窝机构侧面,播撒机构中的装料箱(3)固定在制窝机构正面的下部,其箱底位于制窝机构中的旋窝刀(13)之上,播撒机构中的控制装置一部分固定于定位机构,一部分固定于装料箱底部(15),行距调整机构安装在定位机构上,它把按照以上方式组装的两件结构相同的组合体对称地并连为一体形成整机,双手握着操作手把(1)向侧外旋转即可使制窝机构相对于定位机构在90°范围内转动同步完成制窝、播撒两道工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播种施肥机,其特征在于制窝机构由旋窝板(2)、旋窝刀(13)组成,旋窝刀(13)的刃口可为弧线形,也可为折线形(其中一部分刃口位于水平,一部分刃口与水平线的夹角为20°~30°)。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播种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播撒机构由装料箱(3)和控制装置组成,装料箱底部(15)有一矩形或半圆头条形的卸料孔(1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播种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播撒机构中的控制装置由活门(7)、活门罩(9)、活门运动控制件(11)组成,活门(7)呈板状,其上有一与卸料孔(16)形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福生,熊以焯,
申请(专利权)人:南江县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