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转换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44695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运动转换减振装置,这种运动转换减振装置包括中心管、上盘根、下盘根、外筒、运动转换减振器,中心管、上盘根、下盘根、运动转换减振器均安装在外筒中,运动转换减振器安装在上盘根与下盘根之间,运动转换减振器由上油缸、螺旋旋转装置、可控流量单向阀、导流槽、下油缸构成;螺旋旋转装置设置在上油缸与下油缸之间,螺旋旋转装置的定子内设置有转子,定子内壁有波纹,转子外壁也有波纹,定子外壁上设置有导流槽和可控流量单向阀;导流槽一端与上油缸相通,导流槽另一端与下油缸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性能优越,在不用减小系统的刚度的情况下实现较低的自然频率,减小底部钻头振动向上部钻柱的传递;同时,还可以减小减震系统的整体尺寸。       ???(*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动转换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这种运动转换减振装置包括中心管(2)、上盘根(3)、下盘根(6)、外筒(4)、运动转换减振器(5),中心管(2)、上盘根(3)、下盘根(6)、运动转换减振器(5)均安装在外筒(4)中,运动转换减振器(5)安装在上盘根(3)与下盘根(6)之间,运动转换减振器(5)由上油缸(9)、螺旋旋转装置、可控流量单向阀(10)、导流槽(11)、下油缸(12)构成;螺旋旋转装置设置在上油缸(9)与下油缸(12)之间,螺旋旋转装置的定子(13)内设置有转子(14),定子(13)内壁有波纹,转子(14)外壁也有波纹,定子(13)外壁上设置有导流槽(11)和可控流量单向阀(10);导流槽(11)一端与上油缸(9)相通,导流槽(11)另一端与下油缸(12)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铁王鹏毕雪亮李玮孙士慧李井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石油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