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全钢门窗口模板,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门窗建造技术领域。相互活动连接的上顶模、下顶模、左侧模、右侧模、左上角模、右上角模、左下角模和右下角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刚度大,整体性好,浇筑时不会出现跑模、变形、阴角部位接槎不严密等质量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
,特别是门窗建造
技术介绍
在全现浇剪力墙结构工程中,传统采用由竹胶合板、铁角、木方支撑等组合而成的木制拼装式门窗口模板,这种拼装式模板不仅刚度、强度、稳定性不是很好,在混凝土浇筑中时有跑模和变形,影响工程质量,而且它的前期制作以及安装定位、拆除等操作也较为繁 琐,费时费力,周转次数也较少,影响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在于提出一种刚度大、整体性好、利用率高,且方便安装、拆除的可调式全钢门窗口模板。本技术包括上顶模、下顶模、左侧模、右侧模、左上角模、右上角模、左下角模、右下角模,所述左上角模的两端分别通过可伸缩式连接机构与上顶模的左端和左侧模的上端相连,右上角模的两端分别通过可伸缩式连接机构与上顶模的右端和左侧模的上端相连,左下角模的两端分别通过可伸缩式连接机构与左侧模的下端和下顶模的左端相连,右下角模的两端分别通过可伸缩式连接机构与右侧模的下端和下顶模的右端相连;在朝向下顶模的上顶模的下方布置与上顶模垂直的第一组丝套,所述第一组丝套由相互螺纹连接的第一上连接杆和第一下连接杆组成,所述第一上连接杆的上端与上顶模的中部固定连接;在朝向上顶模的下顶模上方布置与下顶模垂直的第二组丝套,所述第二组丝套由相互螺纹连接的第二上连接杆和第二下连接杆组成,所述第二下连接杆的下端与下顶模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组丝套的第一下连接杆的下端与第二组丝套的第二上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组丝套的第一下连接杆的左、右两侧对称地分别铰连接左上连杆和右上连杆,在所述第二组丝套的第二上连接杆左、右两侧对称地分别铰连接左下连杆和右下连杆,所述左上连杆和左下连杆的另一端分别铰连接在左横杆的一端,所述左横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左侧模的中部;所述右上连杆和右下连杆的另一端分另铰连接在右横杆的一端,所述右横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右侧模的中部。使用时可依据设计的门窗大小通过各可伸缩式连接机构调整门窗四边的长短,通过调整各组丝套的长短,达到支撑上顶模、下顶模、左侧模和右侧模的作用。本技术方便安装和拆除,可适应不同规格的矩形门窗,多次周转,重复利用率高,在使用中基本无材料消耗,因此大大减少了模板及木方材料的消耗,既降低成本,又有利于现场文明施工。本技术的刚度大,整体性好,浇筑时不会出现跑模、变形、阴角部位接槎不严密等质量问题。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设有上顶模I、下顶模2、左侧模3、右侧模4、左上角模5、右上角模6、左下角模7和右下角模8。左上角模5的右端通过可伸缩式连接机构9与上顶模I的左端相连,左上角模5的下端通过可伸缩式连接机构10与左侧模3的上端相连。右上角模6的两端分别通过可伸缩式连接机构与上顶模I的右端和右侧模4的上端相连。左下角模7的两端分别通过可伸缩式连接机构与左侧模3的下端和下顶模2的左端相连。 右下角模8的两端分别通过可伸缩式连接机构与右侧模4的下端和下顶模2的右端相连。在朝向下顶模2的上顶模I的下方布置与上顶模I垂直的第一组丝套,第一组丝套由相互螺纹连接的第一上连接杆11和第一下连接杆12组成。第一上连接杆11的上端与上顶模I的中部固定连接。在朝向上顶模I的下顶模2上方布置与下顶模2垂直的第二组丝套,第二组丝套由相互螺纹连接的第二上连接杆13和第二下连接杆14组成,第二下连接杆14的下端与下顶模2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一下连接杆12的下端与第二上连接杆13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一下连接杆12的左、右两侧对称地分别铰连接左上连杆15和右上连杆16,在第二上连接杆13的左、右两侧对称地分别铰连接左下连杆17和右下连杆18。左上连杆15和左下连杆17的另一端分别铰连接在左横杆19的一端,左横杆19的另一端固定且垂直地连接在左侧模3的中部。右上连杆16和右下连杆18的另一端分别铰连接在右横杆20的一端,右横杆20的另一端固定且垂直地连接在右侧模4的中部。权利要求1.可调式全钢门窗口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顶模、下顶模、左侧模、右侧模、左上角模、右上角模、左下角模和右下角模,所述左上角模的两端分别通过可伸缩式连接机构与上顶模的左端和左侧模的上端相连,右上角模的两端分别通过可伸缩式连接机构与上顶模的右端和右侧模的上端相连,左下角模的两端分别通过可伸缩式连接机构与左侧模的下端和下顶模的左端相连,右下角模的两端分别通过可伸缩式连接机构与右侧模的下端和下顶模的右端相连;在朝向下顶模的上顶模的下方布置与上顶模垂直的第一组丝套,所述第一组丝套由相互螺纹连接的第一上连接杆和第一下连接杆组成,所述第一上连接杆的上端与上顶模的中部固定连接;在朝向上顶模的下顶模上方布置与下顶模垂直的第二组丝套,所述第二组丝套由相互螺纹连接的第二上连接杆和第二下连接杆组成,所述第二下连接杆的下端与下顶模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组丝套的第一下连接杆的下端与第二组丝套的第二上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组丝套的第一下连接杆的左、右两侧对称地分别铰连接左上连杆和右上连杆,在所述第二组丝套的第二上连接杆左、右两侧对称地分别铰连接左下连杆和右下连杆,所述左上连杆和左下连杆的另一端分别铰连接在左横杆的一端,所述左横杆的另一端固定且垂直地连接在左侧模的中部;所述右上连杆和右下连杆的另一端分别铰连接在右横杆的一端,所述右横杆的另一端固定且垂直地连接在右侧模的中部。专利摘要可调式全钢门窗口模板,涉及建筑
,特别是门窗建造
相互活动连接的上顶模、下顶模、左侧模、右侧模、左上角模、右上角模、左下角模和右下角模,本技术的刚度大,整体性好,浇筑时不会出现跑模、变形、阴角部位接槎不严密等质量问题。文档编号E04G15/02GK202627510SQ20122014395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9日专利技术者姜震宇 申请人:姜震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调式全钢门窗口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顶模、下顶模、左侧模、右侧模、左上角模、右上角模、左下角模和右下角模,所述左上角模的两端分别通过可伸缩式连接机构与上顶模的左端和左侧模的上端相连,右上角模的两端分别通过可伸缩式连接机构与上顶模的右端和右侧模的上端相连,左下角模的两端分别通过可伸缩式连接机构与左侧模的下端和下顶模的左端相连,右下角模的两端分别通过可伸缩式连接机构与右侧模的下端和下顶模的右端相连;在朝向下顶模的上顶模的下方布置与上顶模垂直的第一组丝套,所述第一组丝套由相互螺纹连接的第一上连接杆和第一下连接杆组成,所述第一上连接杆的上端与上顶模的中部固定连接;在朝向上顶模的下顶模上方布置与下顶模垂直的第二组丝套,所述第二组丝套由相互螺纹连接的第二上连接杆和第二下连接杆组成,所述第二下连接杆的下端与下顶模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组丝套的第一下连接杆的下端与第二组丝套的第二上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组丝套的第一下连接杆的左、右两侧对称地分别铰连接左上连杆和右上连杆,在所述第二组丝套的第二上连接杆左、右两侧对称地分别铰连接左下连杆和右下连杆,所述左上连杆和左下连杆的另一端分别铰连接在左横杆的一端,所述左横杆的另一端固定且垂直地连接在左侧模的中部;所述右上连杆和右下连杆的另一端分别铰连接在右横杆的一端,所述右横杆的另一端固定且垂直地连接在右侧模的中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震宇,
申请(专利权)人:姜震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