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型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4048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H型连接件,该连接件包括:第一弧状板;与所述第一弧状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弧状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弧状板和所述第二弧状板的两个纵板,其中,所述两个纵板与所述第一弧状板和所述第二弧状板在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形成用于插入板材的连接槽,在所述连接件的中部形成通孔;且所述连接槽的开口部位的宽度小于连接槽底部的宽度;所述第一弧状板的弦长大于所述第二弧状板的弦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接件,可以很方便地将两块板材连接在一起,安装方式简单,提高安装效率,且板材连接牢固,不易松脱,且中部具有通孔,便于排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屋面材料的连接件,具体涉及一种H型的、用于连接板材、处于两板材中间的连接件。
技术介绍
近些年出现了一种新型的采光材料阳光板,普遍用于各种建筑采光屋顶和室内装饰装修;火车站和航空港等待厅及过街天桥、通道顶棚;汽车站、轮渡码头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顶盖和装潢园林小品;天窗、地窖、拱形屋顶及商场顶棚;旅游、游艺场合奇怪装潢及休息廊厅;透光隔热及隔音屏障路牌广告、灯箱广告;高级内装修板等领域。现有的阳光板大多为平板,标准宽度为2100mm。如图I所示,施工时,阳光板11铺设在支架17上,考虑到防水需求,在阳光板11与阳光板11之间的接缝处12上方铺设防水胶带14,并上压铝合金弧压条13,并配合防水自攻钉15,此外,还需要沿着接缝处12打中性 硅胶16进行密封。安装方式复杂,且随着阳光板11的热胀冷缩,接缝处12会出现松动,中性硅胶16和防水胶带14也会逐渐老化,漏水现象就会越来越突出。此外,还可以采用H型铝合金型材对阳光板进行拼装。由于型材为直边,夹紧力不够,容易松脱。且两者材质不同,膨胀系数不同,连接槽中必须留出有效的空间以便板材受膨胀和受载位移。因此,尚需提供一种新型的连接件,不仅能够紧密连接两块板材,使其不易松动,还应安装简单、防漏水,易排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连接件,使连接板材不易松动,安装简单,防漏水,易排水,且使用寿命长。本技术提供的连接件,包括第一弧状板;第二弧状板,与所述第一弧状板相对设置;两个纵板,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弧状板和所述第二弧状板,其中,所述两个纵板与所述第一弧状板和所述第二弧状板在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形成用于插入板材的连接槽,在所述连接件的中部形成通孔;且所述连接槽的开口部位的宽度小于连接槽底部的宽度;所述第一弧状板的弦长大于所述第二弧状板的弦长。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弧状板是有弹性的弧状板;和/或所述第二弧状板是有弹性的弧状板。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两个纵板与所述第一弧状板和所述第二弧状板是一体成型的。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弧状板和所述第二弧状板均朝向所述连接件的内部弯曲。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连接件为聚碳酸酯连接件,在聚碳酸酯基层的表面覆有聚碳酸酯UV保护层或防滴露层。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聚碳酸酯UV保护层上覆有防滴露涂层。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聚碳酸酯UV保护层的厚度为40 80微米。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防滴露涂层的厚度为5 20微米。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连接件是不透明的、半透明的、或透明的。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连接件是无色的、白色的或彩色的。本技术的连接件,可以很方便地将两块板材连接在一起,安装方式简单,提高安装效率,且板材连接牢固,不易松脱,且中部具有通孔,便于排水。应理解,在本技术范围内中,本技术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的阳光板的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弧状板的弦长定义图。图4为本技术的连接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发现将连接件的上下两板设计为弦长不同的弧状板,且使连接槽的开口部位的宽度小于连接槽底部的宽度,在安装时,相邻两块板材嵌入连接槽内,安装简单,不易松脱,且弧状板的侧边抵压在板材上,不易漏水,且板材在连接槽内与上下两个弧状板之间仍具有空隙,连接件中部具有通孔,一旦进水,可以很快排出。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技术。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除非另行定义,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熟练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本技术中。文中所述的较佳实施方法与材料仅作示范之用。连接件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连接件,包括第一弧状板I ;第二弧状板2,与所述第一弧状板I相对设置;两个纵板3,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弧状板I和所述第二弧状板2,其中,所述两个纵板3与所述第一弧状板I和所述第二弧状板2在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形成用于插入板材的连接槽4,在所述连接件的中部形成通孔5 ;且所述连接槽4的开口部位40的宽度小于连接槽底部41的宽度;所述第一弧状板I的弦长dl大于所述第二弧状板2的弦长d2。所述第一弧状板I长,能够夹更多距离的板材,一旦有水渗进来,距离连接槽底部41有了一定渗透距离,便于防水排水。所述第二弧状板2弦长略短,可以保持一定的刚性,形变量相对较小,可以形成第二弧状板2的底谷,便于排水。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弧状板的弦长d是指在与连接件长度方向垂直的平面上,弧状板侧边两端点之间的距离。本技术的所述第一弧状板I是有弹性的弧状板。本技术的所述第二弧状板2是有弹性的弧状板。 本技术的所述两个纵板3与所述第一弧状板I和所述第二弧状板2是一体成型的,由挤出机挤出成型。本技术的所述第一弧状板I和所述第二弧状板2均朝向所述连接件的内部弯曲。本技术的所述连接件的组分为95_100wt%聚碳酸酯,以及任选的余量的添加剂。所述的添加剂包括聚碳酸酯抗UV料、防滴露处理剂、颜料。本技术的连接件可以由聚碳酸酯制成,为聚碳酸酯连接件。用于连接阳光板或耐力板等板材,材质相同或相近似,膨胀系数相同或相近。所述第一弧状板I和所述第二弧状板2的外表面(即在连接件外部的表面)具有聚碳酸酯抗UV保护层。厚度为40 80微米,优选为50 60微米。所述聚碳酸酯UV保护层的重量占所述连接件总重量的O. 5 5%。所述的连接件还具有位于最外层的防滴露层。厚度为5 20微米,优选为10 15微米。防滴露处理剂辊涂在所述聚碳酸酯UV保护层的表面或直接辊涂在聚碳酸酯层的表面。所述防滴露处理剂的量为15 50g/m2,较佳地为20 30g/m2。所述连接件是不透明的、半透明的、或透明的。透光率大于40%,更佳地,透光率大于75%,甚至透光率大于90%。所述连接件是无色的、白色的、或彩色的。连接件的安装如图4所示,当使用本技术的连接件时,将两个板材11插入连接件的连接槽4即可完成安装,安装简单,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当需要固定在支架17上时,仅需采用螺钉15穿过通孔5进行固定即可。由于所述第一弧状板I和所述第二弧状板2具有弹性,可以连接不同厚度的板材,且所述第一弧状板I和所述第二弧状板2的侧边抵压在板材11上,夹紧力较强,不易松脱,所述第一弧状板I朝向外,弦长较长,不易漏水,易于排水。且板材11在连接槽4内与所述第一弧状板I和所述第二弧状板2的内表面之间仍具有空隙,连接件中部具有通孔5,一旦进水,可以很快排出。本技术提到的上述特征,或实施例提到的特征可以任意组合。本案说明书所揭示的所有特征可与任何组合物形式并用,说明书中所揭示的各个特征,可以被任何提供相同、均等或相似目的的替代性特征取代。因此除有特别说明,所揭示的特征仅为均等或相似特征的一般性例子。本技术的优点在于(I)安装方式简易,不仅节省了其它辅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弧状板;第二弧状板,与所述第一弧状板相对设置;两个纵板,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弧状板和所述第二弧状板,其中,所述两个纵板与所述第一弧状板和所述第二弧状板在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形成用于插入板材的连接槽,在所述连接件的中部形成通孔;且所述连接槽的开口部位的宽度小于连接槽底部的宽度;所述第一弧状板的弦长大于所述第二弧状板的弦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昌春钟波
申请(专利权)人:品诚塑胶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