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漏防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43810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漏防渗装置,包括防渗主体和设置在所述防渗主体上的排水管,所述防渗主体包括上部的有圆孔的半球形杯和下部的圆柱形管,设置在所述防渗主体上的排水管与所述防渗主体上部半球形杯上的圆孔结合,且下端有出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地漏防渗装置使得防水材料与本装置结合严密,且渗水为直流而下,可以防止厨卫间地漏处渗水,避免地漏处渗水造成返修所需的材料费、人工费及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可以降低建筑物中结合层、找平层内的含水量,减少细菌的滋生,改善厨卫环境,经济效益显著。(*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中的排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地漏防渗装置
技术介绍
地漏装置在建筑领域被广泛采用以排除地面积水。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地漏排水管大部份为聚氯乙烯(PVC)材料制作,PVC材料表面光 滑与防水材料粘接不牢固,地漏防水做完后若出现积水超过防水层收口处,易出现渗水现象。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地漏防渗装置,使得防水材料与地漏结合严密保证地漏处不出现渗水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地漏防渗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漏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渗主体和设置在所述防渗主体上的排水管,所述防渗主体包括上部的有圆孔的半球形杯和下部的圆柱形管,设置在所述防渗主体上的排水管与所述防渗主体上部半球形杯上的圆孔结合,且下端有出水孔。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渗主体下部的圆柱形管内径大于所述防渗主体上部半球形杯上的圆孔直径,所述防渗主体下部的圆柱形管内径比建筑物中下水管道的外径大O. Imm至O. 3_,使得防渗主体可套接在建筑物中下水管道上;设置在所述防渗主体上的排水管外径与建筑物中下水管道的外径相同,使得地漏可套接在所述防渗主体上的排水管上;以及所述防渗主体上部半球形杯上的圆孔直径与设置在所述防渗主体上的排水管内径相同,使得来自地漏的水顺畅排出。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设置在所述防渗主体上的排水管下端可以有两至四个出水孔,优选有均匀间隔的四个出水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在安装本技术的地漏防渗装置后,大量的水由地漏口排入建筑物中下水管道,地漏周边的渗水、砂浆保护层和装修粘结层所含的水通过干硬性水泥砂浆顺着本技术的地漏防渗装置上防渗主体上部半球形杯口、经过防渗装置的排水管上设置的小的出水孔排至下水管道,使得防水材料与本装置结合严密,且渗水为直流而下。本技术的地漏防渗装置可以防止厨卫间地漏处渗水,避免地漏处渗水造成返修所需的材料费、人工费及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可以降低结合层、找平层内的含水量,减少细菌的滋生,改善厨卫环境。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地漏防渗装置剖面图。图2是图I中A的截面图。图3是图I中B的截面图。图4是图I中C的截面图。图5是建筑物中安装本技术地漏防渗装置的示意图。图6是建筑物中未安装本技术地漏防渗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图中所示各部件为防渗主体1,排水管2,出水孔3,防渗主体上部有圆孔的半球形杯1-1,防渗主体下部的圆柱形管1-2,地漏①,下水管道②,装修面层③,装修粘结层④,砂浆保护层⑤,防水层⑥,砂浆找平层⑦,干硬性水泥砂浆⑧,结构板⑨,微膨胀砼⑩,以及渗透水流向(11)。参见图1,本技术的地漏防渗装置包括防渗主体I和设置在所述防渗主体上的排水管2,所述防渗主体I包括上部的有圆孔的半球形杯1-1和下部的圆柱形管1-2,设置在所述防渗主体I上的排水管2与所述防渗主体I上部半球形杯1-1上的圆孔结合,且下端有出水孔3 ;其中,所述防渗主体I下部的圆柱形管1-2的内径大于所述防渗主体I上部的半球形杯1-1上的圆孔直径,所述防渗主体I下部的圆柱形管1-2的内径比建筑物中下水管道的外径大O. Imm至O. 3_,使得防渗主体I可套接在建筑物中下水管道上;设置在所述防渗主体I上部的排水管2的外径与建筑物中下水管道的外径相同,使得地漏可套接在所述防渗主体I上的排水管2上;所述防渗主体I上部半球形杯1-1上的圆孔直径与设置在所述防渗主体I上的排水管2内径相同,使得来自地漏的水顺畅排出。参见图5,是建筑物中安装本技术地漏防渗装置的示意图。在地漏①和下水管道②之间设置本技术的地漏防渗装置,地漏①套接在本技术的地漏防渗装置的排水管2上,本技术的地漏防渗装置的防渗主体I下部的圆柱形管1-2套接在下水管道②上。建筑物中下水管道周围的结构从上向下依次为装修面层③,装修粘结层④,砂浆保护层⑤,防水层⑥,砂浆找平层⑦,结构板⑨和微膨胀砼⑩。安装本技术的地漏防渗装置后,防水层⑥施工时,将防水涂料直接做至本技术的地漏防渗装置的防渗主体I上部半球形杯1-1上的杯口内,安装地漏后在地漏四周用干硬性水泥砂浆⑧填至防水层⑥的平面,然后施工砂浆保护层⑤、装修粘结层④及装饰面层③。从图5可以看出,在安装本技术的地漏防渗装置后,大量的水由地漏口排入建筑物中下水管道,地漏周边的渗水、砂浆保护层和装修粘结层所含的水通过干硬性水泥砂浆⑧、顺着本技术的地漏防渗装置上防渗主体I上部半球形杯1-1的杯口、经过防渗装置的排水管2上设置的小的出水孔3、排至下水管道,渗透水流向如图5中渗透水流向(11)所示,从中可以看出防水材料与本装置结合严密,且渗水为直流而下。为了进一步显示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因此在图6显示了现有技术建筑物中未安装本技术地漏防渗装置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地漏①直接安装在下水管道②上。建筑物中下水管道周围的结构与上述图5中相同,从上向下依次为装修面层③,装修粘结层④,砂浆保护层⑤,防水层⑥,砂浆找平层⑦,结构板⑨和微膨胀5仝⑩。从图6可以看出,大量的水由地漏口排入建筑物中下水管道,地漏周边避免渗水最好的办法是积水面不超过防水层收口,顺防水材料排水,若积水面超过防水层收口,地漏周边的渗水通过砂浆找平层⑦流向微膨胀砼⑩,渗透水流向如图6中渗透水流向(11)所示,未排至下水管道,在地漏处出现渗水现象。本技术的创新点在于在现有技术的地漏和下水管道之间安装地漏防渗装置,本技术的地漏防渗装置使得防水材料与本装置结合严密,且渗水为直流而下。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凸显了其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有积极的使用效果和突出优点。以上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是示意性的,该描述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在实际应用中,本技术中各部件的结构 形状或设置方式均可能根据施工和现场安装情况发生某些改变,而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其他人员也可能作出与本技术相似的设计或对本技术进行一些添加或改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只要不脱离本技术的设计宗旨,所有显而易见的改变以及具有等同替换的相似设计,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地漏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渗主体和设置在所述防渗主体上的排水管,所述防渗主体包括上部的有圆孔的半球形杯和下部的圆柱形管,设置在所述防渗主体上的排水管与所述防渗主体上部半球形杯上的圆孔结合,且下端有出水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地漏防渗装置,设置在所述防渗主体上的排水管下端可以有两至四个出水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漏防渗装置,设置在所述防渗主体上的排水管下端有均匀间隔的四个出水孔。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地漏防渗装置,所述防渗主体下部的圆柱形管内径大于所述防渗主体上部半球形杯上的圆孔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漏防渗装置,所述防渗主体下部的圆柱形管内径比建筑物中下水管道的外径大O. Imm至O. 3mm,使得所述防渗主体可套接在建筑物中下水管道上。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地漏防渗装置,设置在所述防渗主体上的排水管外径与建筑物中下水管道的外径相同,使得地漏可套接在所述防渗主体的排水管上。7.根据权利要求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漏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渗主体和设置在所述防渗主体上的排水管,所述防渗主体包括上部的有圆孔的半球形杯和下部的圆柱形管,设置在所述防渗主体上的排水管与所述防渗主体上部半球形杯上的圆孔结合,且下端有出水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勇李涛孙明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世纪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