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力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42022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动力除尘装置,包括落料管、输料皮带,还包括导料箱、回流管、挡尘板和喷雾装置,导料箱设置于落料管的下方、输料皮带的上方并与落料管相连通,回流管的一端与落料管相连通,另一端与导料箱相连通,挡尘板设置于导料箱上并分隔导料箱内的空腔,喷雾装置设置于导料箱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采用物理除尘,不需要任何动力,能耗低、除尘效果好,且能有效阻止物料泄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除尘设备
,具体涉及ー种无动カ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在エ业生产中固体物料的输送方法通常为多段位皮带传输,并在各段位皮带的衔接处设转运点。在转运点,固体物料下落时会产生大量冲击粉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对岗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有害,且浪费资源。目前固体物料皮带输送转运点的除尘通常采用传统的静电除尘、湿式除尘或布袋除尘等,这些除尘方式大都存在除尘效果差、能耗大、维护和维修成本高、容易产生二次排放污染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无动カ除尘装置,包括落料管、输料皮带,还包括导料箱、回流管、挡尘板和喷雾装置,导料箱设置于落料管的下方、输料皮带的上方并与落料管相连通,回流管的一端与落料管相连通,另一端与导料箱相连通,挡尘板设置于导料箱上井分隔导料箱内的空腔,喷雾装置设置于导料箱上。所述喷雾装置包括雾化器、过滤器、电磁阀、控制箱、粉尘浓度检测器和管道,过滤器通过管道与电磁阀连接后再与雾化器相连接,雾化器设置于导料箱的后部空腔内,控制箱与电磁阀相连接,粉尘浓度检测器设置于导料箱的后部空腔内并与控制箱相连接。所述导料箱包括导料箱盖板、导料箱龙骨、导料箱侧板、防溢裙板、裙板支架、导料箱滑板,导料箱盖板与导料箱龙骨相连接,导料箱龙骨再与导料箱侧板相连接,防溢裙板通过裙板支架与导料箱侧板相连接,导料箱滑板设置于导料箱侧板上。所述导料箱滑板由高分子量聚こ烯板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采用物理除尘,能耗低、除尘效果好、维护和维修成本低。2、本技术通过设置由高分子量聚こ烯板制成的导料箱滑板,代替侧托辊使输料皮带得到连续支撑,即能減少皮带侧面的磨损又能起到防止漏料的密封作用。3、本技术通过设置防溢裙板,与导料箱滑板相配合,将皮带夹在中间,从而有效阻止物料泄漏。4、本技术通过设置喷雾装置,通过对导料箱后部空腔内的粉尘浓度进行监測,当粉尘浓度超出设定标准时进行喷雾处理,实现进一歩除尘,达到更好地除尘效果。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无动カ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无动カ除尘装置的导料箱的结构示意图。符号说明I 一落料管;2 —输料皮带;3 —导料箱;4 一回流管;5 —挡尘板;6 —控制箱;7 —过滤器;8 一电磁阀;9 一雾化器;10 —导料箱盖板;11 ー导料箱龙骨;12—导料箱侧板;13 —裙板支架;14 一防溢裙板;15 —导料箱滑板;16—管道;17 —粉尘浓度检测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无动力除尘装置的实施例结构,如图I所示,包括落料管I、输料皮带2、导料箱3、回流管4、挡尘板5和喷雾装置。导料箱3设置于落料管I的下方、输料皮带2的上方并与落料管I相连通,回流管4的一端与落料管I相连通,另一端与导料箱3相连通,挡尘板5设置于导料箱3上并分隔导料箱3内的空腔。喷雾装置包括雾化器9、过滤器7、电磁阀8、控制箱6、粉尘浓度检测器17和管道16,过滤器7通过管道16与电磁阀8连接后再与雾化器9相连接,雾化器9设置于导料箱3的后部空腔内,控制箱6与电磁阀8相连接,粉尘浓度检测17设置于导料箱的后部空腔内并与控制箱6相连接。如图2所示,导料箱3包括导料箱盖板10、导料箱龙骨11、导料箱侧板12、防溢裙板14、裙板支架13、导料箱滑板15,导料箱盖板10与导料箱龙骨11相连接,导料箱龙骨11再与导料箱侧板12相连接,防溢裙板 14通过裙板支架13与导料箱侧板12相连接,导料箱滑板15设置于导料箱侧板12上,导料箱滑板15由高分子量聚乙烯板制成。防溢裙板14与导料箱滑板15相配合,将输料皮带2夹在中间。在工作过程中,固体物料从落料管I落到输料皮带2上,同时开始出现粉尘,绝大部分粉尘沿皮带的前进方向运行,在挡尘板5的阻挡和物料下落产生的负压作用下,带粉尘的气流沿回流管4返回落料管1,粉尘沿回流管4上升过程中动能减少而势能增加,同时粉尘与回流管4的内壁发生摩擦消耗动能,部分粉尘落回输料皮带2上,还有部分粉尘进入落料管I随物料下落,经过这样循环,大部分粉尘落回输料皮带2。只有少量粉尘会随物料进入导料箱3的后部空腔中,当粉尘浓度检测器17检测到导料箱3后部空腔中的粉尘浓度超出设定标准时,控制箱6控制电磁阀8启动使雾化器9工作,在雾气作用下粉尘将落回输料皮带2上,实现进一步除尘。权利要求1.无动力除尘装置,包括落料管、输料皮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料箱、回流管、挡尘板和喷雾装置,导料箱设置于落料管的下方、输料皮带的上方并与落料管相连通,回流管的一端与落料管相连通,另一端与导料箱相连通,挡尘板设置于导料箱上并分隔导料箱内的空腔,喷雾装置设置于导料箱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动力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装置包括雾化器、过滤器、电磁阀、控制箱、粉尘浓度检测器和管道,过滤器通过管道与电磁阀连接后再与雾化器相连接,雾化器设置于导料箱的后部空腔内,控制箱与电磁阀相连接,粉尘浓度检测器设置于导料箱的后部空腔内并与控制箱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无动力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箱包括导料箱盖板、导料箱龙骨、导料箱侧板、防溢裙板、裙板支架、导料箱滑板,导料箱盖板与导料箱龙骨相连接,导料箱龙骨再与导料箱侧板相连接,防溢裙板通过裙板支架与导料箱侧板相连接,导料箱滑板设置于导料箱侧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动力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箱滑板由高分子量聚乙纟布板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动力除尘装置,包括落料管、输料皮带,还包括导料箱、回流管、挡尘板和喷雾装置,导料箱设置于落料管的下方、输料皮带的上方并与落料管相连通,回流管的一端与落料管相连通,另一端与导料箱相连通,挡尘板设置于导料箱上并分隔导料箱内的空腔,喷雾装置设置于导料箱上。本技术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采用物理除尘,不需要任何动力,能耗低、除尘效果好,且能有效阻止物料泄漏。文档编号B65G45/22GK202625313SQ20122026164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5日专利技术者林宗保, 郑树松, 高红玲 申请人:福建保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无动力除尘装置,包括落料管、输料皮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料箱、回流管、挡尘板和喷雾装置,导料箱设置于落料管的下方、输料皮带的上方并与落料管相连通,回流管的一端与落料管相连通,另一端与导料箱相连通,挡尘板设置于导料箱上并分隔导料箱内的空腔,喷雾装置设置于导料箱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宗保郑树松高红玲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保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