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疲劳车用地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0110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疲劳车用地垫,它包括缓冲层、固定覆盖在所述缓冲层上的耐磨层,粘附于所述缓冲层底部的供支撑的凸钉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防疲劳车用地垫的耐磨层和缓冲层,通过采用特殊的原料配比,内部均具有连续性的相连通的气泡,从而极大程度地延后了车用地垫受压时产生的反弹或缓冲力道,具有缓解疲劳的特性,从而避免了肌肉酸痛与不舒适感;耐磨层的设置还起到延长使用寿命的作用,另外通过设置凸钉层保证车用地垫使用更服帖;制作工艺简单、环保、成本低,可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车垫,尤其涉及ー种防疲劳车用地垫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エ业发展迅速,轿车生产日新月异,车型不断更新,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不仅仅是造型优美的外观,对内部装饰的舒适性、功能性等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技术中,车用地垫大多采用PVC塑胶制成,要么内部气泡较少,要么内部所形成的各气泡彼此均不相连通,而为无数个封闭式的个体气泡,因此,当该车用地垫受压吋,由于受压的个体气泡无法与其它气泡相连通,故会立即产生反弾力,因此,即使该发泡垫体具有一定的缓冲弹性,但由于其反弹或缓缓カ道较强,当人在开车,足部与地垫接触时,接 触地垫施压部位会产生不舒适感,长时间驾驶容易导致人体疲劳,若力度较大如踩刹车等情况下,甚至会产生肌肉酸痛的现象,故提供ー种防疲劳车用地垫成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疲劳车用地垫。本技术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防疲劳车用地垫的制作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所述的ー种防疲劳车用地垫,它包括缓冲层、固定覆盖在所述缓冲层上的耐磨层,粘附于所述缓冲层底部的供支撑的凸钉层。所述缓冲层的原料优选为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PVC 粉料30 50 份;DINP20 40 份;碳酸钙20 40份;发泡剂2 8份;稳定剂O. 5 2. 5份。所述耐磨层的原料优选为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PVC 粉料30 50 份;DINP20 40 份;碳酸钙10 30份;发泡剂I 5份;稳定剂I 5份。所述的稳定剂为钡锌稳定剂、钾锌稳定剂和大豆油的混合物。所述耐磨层的硬度大于缓冲层的硬度。作为优选,为了使防疲劳车用地垫更牢固耐用,所述的缓冲层与所述的耐磨层ー体成型。作为进ー步优选,所述的缓冲层与所述的耐磨层一体发泡成型。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所述缓冲层的比重为O. I O. 5 g/cm3,所述耐磨层的比重为O.5 2 g/cm3。上述防疲劳车用地垫的制作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a、选取配方量的PVC粉料、DINP可塑剤、碳酸钙、发泡剂和稳定剂混合均匀形成所述的缓冲层浆料;b、选取配方量的PVC粉料、DINP可塑剤、碳酸钙、发泡剂和稳定剂混合均匀形成所述的耐磨层浆料;C、将所述的缓冲层浆料依次经过预发泡、涂布、加热、发泡、冷却及定型后,将耐磨层浆料覆盖在所述的缓冲层浆料的表面上;d、将上述双层浆料输送到发泡炉进行加热,冷却后在缓冲层的底部粘附ー层凸钉层,即为所述的防疲劳车用地垫。所述缓冲层的比重为O. I O. 5 g/cm3,所述耐磨层的比重为O. 5 2 g/cm3。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防疲劳车用地垫的耐磨层和缓冲层,通过采用特殊的原料配比,内部均具有连续性的相连通的气泡,从而极大程度地延后了车用地垫受压时产生的反弹或缓冲カ道,具有缓解疲劳的特性,从而避免了肌肉酸痛与不舒适感;耐磨层的设置还起到延长使用寿命的作用,另外通过设置凸钉层保证车用地垫使用更服帖;制作エ艺简单、环保、成本低,可实现エ业化大規模生产。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ー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同变换或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I :如图I所示,本技术所述的防疲劳车用地垫,它包括缓冲层I、固定覆盖在所述缓冲层I上的耐磨层2,粘附于所述缓冲层I底部的供支撑的凸钉层3,其上间隔设有多排供支撑用的凸钉4,所述耐磨层2的硬度大于缓冲层I的硬度。其中,所述缓冲层I的原料为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PVC 粉料40 份;DINP30 份;碳酸钙30份;发泡剂5份;钡锌稳定剂 O. 5份;钾锌稳定剂O. 5份;大豆油I份。所述耐磨层2的原料为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PVC 粉料40 份;DINP30 份;碳酸钙20份;发泡剂3份;钡锌稳定剂I份;钾锌稳定剂I份;大豆油2份。 上述防疲劳车用地垫的制作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a、选取上述配方量的PVC粉料、DINP可塑剤、碳酸钙、发泡剂和稳定剂混合均匀形成所述的缓冲层浆料。b、选取上述配方量的PVC粉料、DINP可塑剤、碳酸钙、发泡剂和稳定剂混合均匀形成所述的耐磨层浆料。C、将所述的缓冲层浆料依次经过预发泡、涂布、加热、发泡、冷却及定型后,将耐磨层浆料覆盖在所述的缓冲层浆料的表面上。d、将上述双层浆料输送到发泡炉进行加热,冷却后在缓冲层的底部粘附ー层凸钉层3,即为所述的防疲劳车用地垫。其中,所述缓冲层的比重为O. I O. 3 g/cm3,所述耐磨层的比重为O. 5 I g/cm3。实施例2 其它同于实施例I,不同的是缓冲层I的原料为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PVC 粉料30 份;DINP20 份;碳酸钙20份;发泡剂2份;钡锌稳定剂O. I份;钾锌稳定剂O. 3份;大豆油O. I份。耐磨层2的原料为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PVC 粉料30 份;DINP20 份;碳酸钙10份;发泡剂I份;钡锌稳定剂O. 2份;钾锌稳定剂O. 6份;大豆油O. 2份。其中,所述缓冲层的比重为O. 2 O. 5 g/cm3,所述耐磨层的比重为I I. 6 g/3cm ο实施例3 其它同于实施例I,不同的是缓冲层I的原料为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PVC 粉料50 份;DINP40 份;碳酸钙40份;发泡剂8份;钡锌稳定剂 I份;钾锌稳定剂 O. 5份;大豆油I份。耐磨层2的原料为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PVC 粉料50 份;DINP40 份;碳酸钙30份;发泡剂5份;钡锌稳定剂 2份;钾锌稳定剂 I份;大豆油2份。其中,所述缓冲层的比重为O. 3 O. 5 g/cm3,所述耐磨层的比重为I. 4 2 g/3cm ο实施例4 将上述实施例1-3制成的防疲劳车用地垫与对比例(专利号为200810124038. 4,公开号为CN101292833A,为复合式抗疲劳垫及其制作方法的技术专利)所述的复合式抗疲劳垫进行性能测试对比,结果如下测试条件耐磨损测试耐磨机轮子型号H-10 ;荷重500G ;式样规格IOCM直径圆型试样。拉伸强度测试桌上型拉カ试验机型号DPS_50 ;测试速度50cm/min ;试样规格3 * IOCM直径圆型试样。权利要求1.ー种防疲劳车用地垫,其特征在干它包括缓冲层(I)、固定覆盖在所述缓冲层(I)上的耐磨层(2),粘附于所述缓冲层(I)底部的供支撑的凸钉层(3)。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疲劳车用地垫,其特征在干所述耐磨层(2)的硬度大于缓冲层(I)的硬度。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疲劳车用地垫,其特征在干所述的缓冲层(I)与所述的耐磨层(2) —体成型。4.耐磨层(2) —体发泡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防疲劳车用地垫,其特征在干所述缓冲层(I)的比重为O. I O. 5 g/cm3,所述耐磨层(2)的比重为O. 5 2 g/cm3。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疲劳车用地垫,它包括缓冲层、固定覆盖在所述缓冲层上的耐磨层,粘附于所述缓冲层底部的供支撑的凸钉层。本技术提供的防疲劳车用地垫的耐磨层和缓冲层,通过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疲劳车用地垫,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缓冲层(1)、固定覆盖在所述缓冲层(1)上的耐磨层(2),粘附于所述缓冲层(1)底部的供支撑的凸钉层(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聪明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力九和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