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楼救生降落伞,尤其是涉及一种逃生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一些高层楼房发生火灾、地震及高山需要逃生时,普通的降落伞午饭满足需要,且楼房、高山下有许多障碍物,往往会对人员的安全产生重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问题,解决跳伞不安全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逃生装置,有包括自动伞、主伞,主伞底部设有背带,在主伞下部连接缓冲装 置,缓冲装置包括缓冲气囊,缓冲气囊下部设有水袋,水袋的直径小于缓冲气囊底部的进气口的直径,当水袋到达地面后,缓冲气囊的入口处将套在水袋上,减少缓冲气囊释放空气的速度,从而起到缓冲作用。所述缓冲气囊顶部设有脚套,降落时防止缓冲气囊脱离。所述缓冲气囊底部的进气口周围设有一圈锯齿形引流片,方便缓冲气囊在下落的过程中更快的充气。本技术的优点本逃生装置采用主伞及自动伞两个降落伞,大大延缓了降落速度,底部设有缓冲装置,防止降落地面时人员受伤,大大提高了逃生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缓冲气囊底部的进气口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一种逃生装置,有包括自动伞I、主伞2,主伞2底部设有背带3,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逃生装置,有包括自动伞(1)、主伞(2),主伞(2)底部设有背带(3),在其特征在于:在主伞(2)下部连接缓冲装置(8),缓冲装置(8)包括缓冲气囊(5),缓冲气囊下部设有水袋(6),水袋(6)的直径小于缓冲气囊(5)底部的进气口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