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重症医学医疗设备,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车载重症患者转运高流量吸氧装置。
技术介绍
2010年中华医学会危重症专业委员会相关指南中明确提出危重症患者外出检查、转运必须使用储氧瓶,可在临床工作中大部分医院还是选用氧气袋。分析原因临床工作中呼吸机、吸氧瓶与储氧瓶之间的连接可操作性比较差,需要有医疗设备使用经验的男同志在IOmin时间才可完成,其在更换过程中容易损失医疗设备,并且在更换过程中如果操作不甚可导致工作人员手部受伤。因此国内仅少数医院建立了相对成熟的转运系统,但是转 运系统仅仅应用于外出检查、转运,无法在重症病房使用,使得医疗设备使用率下降,浪费医疗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运装置,其使用效率高,成本低的,并且可同时在转运中和重症病房中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载重症患者转运高流量吸氧装置,其包括储氧瓶、氧气压力流量监测端、高压氧气连接管、高压氧气终端,其中所述储氧瓶、氧气压力流量监测端、高压氧气连接管、高压氧气终端依次连接。所述氧气压力流量监测端包括氧气压力表所述氧气压力流量监测端包括氧气流量表;所述连接通过螺丝连接;所述高压氧气终端与呼吸机通过高压氧气连接管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效率高。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I对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说明。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载重症患者转运高流量吸氧装置,其包括储氧瓶、氧气压力流量监测端、高压氧气连接管、高压氧气终端,其中所述储氧瓶、氧气压力流量监测端、高压氧气连接管、高压氧气终端依次连接。所述储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重症患者转运高流量吸氧装置,其包括储氧瓶、氧气压力流量监测端、高压氧气连接管、高压氧气终端,其中所述储氧瓶、氧气压力流量监测端、高压氧气连接管、高压氧气终端依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燕朋波,全金梅,韩慧娟,李艳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