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加固型平稳折叠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由布料和支架组成,所述的支架包括两个侧边架、以及连接两个侧边架的交叉连接条(1),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架由第一单元结构以及与该第一单元结构相连接的第二单元结构组成;第一单元结构和第二单元结构均由竖杆(2)、与该竖杆(2)的一端相铰接的横杆、与横杆一端相铰接的斜杆、将竖杆(2)与斜杆活动连接的连接装置(3)以及铰接于该竖杆(2)另一端并套接于斜杆上的支撑杆(4)组成;所述第一单元结构的斜杆穿过与横杆相铰接的位置向外延伸;所述第二单元结构的横杆穿过与斜杆相铰接的位置向外延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稳定性强,操作方便,折叠后占用空间小,展开后平整度高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折叠床。
技术介绍
现有的折叠床种类繁多,多应用于户外休息、办公室午休等场所。现有的折叠床主要由支架和面料组成。现有的一些折叠床虽然稳定性足够,但其平整度不足,影响使用者的休息质量;或折叠后面积过大,不便于存储。现有的另一些折叠床,虽然折叠后面积较小,但其稳定性或平整度不足,从而导致对使用者的休息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好、展开平整、折叠方便而且折叠后体积小的加固型平稳折叠床。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加固型平稳折叠床,主要由布料和支架组成,所述的支架包括两个侧边架、以及连接两个侧边架的交叉连接条,所述侧边架由第一单元结构以及与该第一单元结构相连接的第二单元结构组成;第一单元结构和第二单元结构均由竖杆、与该竖杆的一端相铰接的横杆、与横杆一端相铰接的斜杆、将竖杆与斜杆活动连接的连接装置以及铰接于该竖杆另一端并套接于斜杆上的支撑杆组成;所述第一单元结构的斜杆穿过与横杆相铰接的位置向外延伸;所述第二单元结构的横杆穿过与斜杆相铰接的位置向外延伸。进一步,所述第一单兀结构的横杆与斜杆均为两根,分别为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第一斜杆的一端与第一横杆相铰接,第二斜杆的一端与第二横杆相铰接;第一斜杆穿过与第一横杆相铰接的位置向外延伸。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单元结构的横杆与斜杆也均为两根,分别为第三横杆、第四横杆、第三斜杆和第四斜杆;第三斜杆的一端与第三横杆相铰接,第四斜杆的一端与第四横杆相铰接;第四横杆穿过与第四斜杆相铰接的位置向外延伸。作为最优的连接方式,所述交叉连接条分别与两根斜杆相铰接;所述第二横杆与第三横杆相铰接;所述第一斜杆与第四斜杆相铰接。为了使本技术更加的平整,在伸展状态,所述第一单元结构和第二单元结构的两根横杆均通过铰接件铰接于竖杆上;所述两根横杆与铰接件均位于同一直线上且与竖杆呈90度。为了便于折叠;所述支撑杆通过套接件与斜杆相连接,且该套接件套接于与横杆相铰接的一端;在该套接件相邻位置处还设置有与该套接件相匹配的防滑件。进一步,所述套接件上还设置有凹槽,在所述防滑件上设置有与凹槽相匹配的突出结构。作为最优的选择,所述第一斜杆延伸出第一横杆铰接位置外端的长度为第一斜杆自身长度的一半。为了使本技术更加的平整,在伸展状态,所述竖杆上连接装置下方设置有固定环。为了使本技术更加的稳固,所述两个侧边架上还设置有连接相对应竖杆的连接件。为了防止斜杆与支撑杆之间的磨损,所述斜杆上还设置有保护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技术支撑杆的设置,使竖杆的稳定性大大增强,同时,在所述两个侧边架上还设置有连接相对应竖杆的连接件,在竖杆上设置有固定环,以及在套接件相邻位置处设置有防滑件;通过上述结构,有效的避免在伸展状态下结构不稳定的问题,使本技术整体结构稳定性大大的增强。2、在伸展状态,本技术中第一单元结构和第二单元结构的两根横杆均通过铰·接件铰接于竖杆上;所述两根横杆与铰接件均位于同一直线上且与竖杆呈90度;通过上述结构,即可使展开之后的平整度增高,从而使本技术具有很高的舒适度,提高使用者的休息质量,极大的满足了使用者的需求,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3、本技术的第一斜杆穿过与第一横杆相铰接的位置向外延伸,延伸出的部分高于床面,该高出的部位就可以作为枕头,因而无需再另外添加即可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舒适、实用。4、本技术的第四横杆穿过与第四斜杆相铰接的位置向外延伸;该延伸的长度可根据使用者的要求进行调节,从而使本技术更加的符合使用者需求,提高其实用性。5、本技术易于折叠和展开,折叠过程简单;展开后,斜杆上设置的保护件可有效的防止支撑杆磨损,提高使用寿命;且折叠后占用空间小,方便存放。6、本技术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侧边架的长度,从而对加固型平稳折叠床进行扩展,且扩展方法十分简单,无技术要求,有利于产品的市场推广与应用。7、本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且方便、实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侧边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I-交叉连接条,2-竖杆,3-连接装置,4-支撑杆,5-第一横杆,6_第二横杆,7_第一斜杆,8-第二斜杆,9-第三横杆,10-第四横杆,11-第三斜杆,12-第四斜杆,13-铰接件,14-套接件,15-防滑件,16-固定环,17-连接件,18-保护件,19-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I、图2、图3所示,本技术主要由布料和支架构成,且布料固定于支架上。所述的支架包括两个侧边架、以及连接两个侧边架的交叉连接条I。所述侧边架由两个单元结构组成,分为第一单元结 构和第二单元结构;第一单元结构和第二单元结构均由竖杆2、与该竖杆2的一端相铰接的横杆、与横杆一端相铰接的斜杆、将竖杆2与斜杆活动连接的连接装置3以及铰接于该竖杆2另一端并套接于斜杆上的支撑杆4组成;竖杆2与支撑杆4铰接处的结构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单兀结构的横杆与斜杆均为两根,分别为第一横杆5、第二横杆6、第一斜杆7和第二斜杆8 ;第一斜杆7的一端与第一横杆5相铰接,第二斜杆8的一端与第二横杆6相铰接;第一斜杆7穿过与第一横杆5相铰接的位置向外延伸。所述第二单兀结构的横杆与斜杆也均为两根,分别为第三横杆9、第四横杆10、第三斜杆11和第四斜杆12 ;第三斜杆11的一端与第三横杆9相铰接,第四斜杆12的一端与第四横杆10相铰接;第四横杆10穿过与第四斜杆12相铰接的位置向外延伸。第一单元结构和第二单元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如下第二横杆6与第三横杆9相铰接;所述第一斜杆7与第四斜杆12相铰接;通过上述连接即形成侧边架。通过交叉连接条I将两个侧边架进行连接,从而形成支架。具体结构如下交叉连接条I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位于侧边架的中间和两端。如图2所示,交叉连接条I的两根连接杆分别连接于每个单元结构的两根斜杆上。即第一横杆5和第二斜杆8的一端分别与交叉连接条I的两根连接杆相连接。第二横杆6和第一斜杆7的一端再与另一个交叉连接条I相连接,同时该交叉连接条I的两根连接杆分别与第三横杆9和第四斜杆12的一端相铰接。第三个交叉连接条I的两根连接杆则分别与第四横杆10和第三斜杆11相铰接。在伸展状态,所述第一单元结构和第二单元结构的两根横杆均通过铰接件13铰接于竖杆2上;所述两根横杆与铰接件13均位于同一直线上且与竖杆2呈90度;该铰接件13处呈规则的“T”字形结构;如图6所示。即第一单元结构中的第一横杆5、第二横杆6和竖杆2组成一个非常规则的“T”字形;同时,第二单元结构中的第三横杆9、第四横杆10和竖杆2也组成一个非常规则的“T”字形;极大的保证了本技术床面的平整度,从而保证了使用者使用本技术时的舒适度,提高休息质量。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的折叠和收拢,所述支撑杆4通过套接件14与斜杆相连接,且该套接件14套接于与横杆相铰接的一端;在该套接件14相邻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加固型平稳折叠床,主要由布料和支架组成,所述的支架包括两个侧边架、以及连接两个侧边架的交叉连接条(1),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架由第一单元结构以及与该第一单元结构相连接的第二单元结构组成;第一单元结构和第二单元结构均由竖杆(2)、与该竖杆(2)的一端相铰接的横杆、与横杆一端相铰接的斜杆、将竖杆(2)与斜杆活动连接的连接装置(3)以及铰接于该竖杆(2)另一端并套接于斜杆上的支撑杆(4)组成;所述第一单元结构的斜杆穿过与横杆相铰接的位置向外延伸;所述第二单元结构的横杆穿过与斜杆相铰接的位置向外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张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