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春平专利>正文

秸茬丏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35113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1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秸茬丏耕机,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多、能耗少、无污染、易取材、用材少、易生产、好组装、易操作,易维修、价格低、效率高、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市场潜力大、好推广普及,每小时可丏耕3-5亩,具体特征包括左右牵吊耳(1)装在框架(6)前侧,左右牵吊耳(1),牵吊耳架(3)装在框架(6)的顶端,弹簧压制板(2)装在框架(6)的下侧,弹簧(4)装在弹簧压制板(2)的后侧,犁子(5)装在框架(6)的下侧,紧贴弹簧压制板(2)后侧,支撑轮(7)装在框架(6)的前下侧,活动式阻挡板(8)装在框架(6)的左外侧,框架右后方设置一个秸秆压制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秸茬丐耕机
秸茬丐耕机生产技术涉及机械制造

技术介绍
农民耕种前焚烧秸杆,严重的污染了环境,政府屡禁不止,农民焚烧秸杆现象仍然很严重。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秸杆不焚烧还田耕种的难题,并能达到抢墒适时播种,增加作物生长期,实现环境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多、能耗少、无污染、易取材、用材少、易生产、好组装、易操 作,易维修、价格低、效率高、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市场潜力大、好推广普及,每小时可丐耕3—5亩的秸茬丐耕机,具体特征包括左右牵吊耳(I)装在框架(6)前侧,左右牵吊耳(I),牵吊耳架(3)装在框架(6)的顶端,弹簧压制板⑵装在框架(6)的下侧,弹簧⑷装在弹簧压制板(2)的后侧,犁子(5)装在框架¢)的下侧,紧贴弹簧压制板(2)后侧,支撑轮(7)装在框架¢)的前下侧,活动式阻挡板(8)装在框架¢)的左外侧,框架右后方设置一个秸杆压制板。附图说明附图是秸茬丐耕机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左右牵吊耳(I)装在框架(6)前侧,左右牵吊耳(I),牵吊耳架(3)装在框架(6)的顶端,弹簧压制板⑵装在框架(6)的下侧,弹簧(4)装在弹簧压制板(2)的后侧,犁子(5)装在框架(6)的下侧,紧贴弹簧压制板(2)后侧,支撑轮(7)装在框架(6)的前下侧,活动式阻挡板(8)装在框架¢)的左外侧,框架右后方设置一个秸杆压制板。由拖拉机牵吊牵吊耳(I)和牵吊耳架(3)牵动框架(6)进行作业,弹簧压制板(2)和弹簧(4)配合利用弹力作用将秸杆(茬)压实在地面,犁子(5)进行耕作,活动式阻挡板(8)配合犁子(5)将耕作的泥土翻盖在秸杆上。权利要求1.秸茬丐耕机,具体特征包括左右牵吊耳(I)装在框架(6)前侧,左右牵吊耳(1),牵吊耳架⑶装在框架(6)的顶端,弹簧压制板(2)装在框架(6)的下侧,弹簧⑷装在弹簧压制板(2)的后侧,犁子(5)装在框架¢)的下侧,紧贴弹簧压制板(2)后侧,支撑轮(7)装在框架¢)的前下侧,活动式阻挡板(8)装在框架(6)的左外侧,框架右后方设置一个秸杆压制板。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秸茬丏耕机,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多、能耗少、无污染、易取材、用材少、易生产、好组装、易操作,易维修、价格低、效率高、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市场潜力大、好推广普及,每小时可丏耕3-5亩,具体特征包括左右牵吊耳(1)装在框架(6)前侧,左右牵吊耳(1),牵吊耳架(3)装在框架(6)的顶端,弹簧压制板(2)装在框架(6)的下侧,弹簧(4)装在弹簧压制板(2)的后侧,犁子(5)装在框架(6)的下侧,紧贴弹簧压制板(2)后侧,支撑轮(7)装在框架(6)的前下侧,活动式阻挡板(8)装在框架(6)的左外侧,框架右后方设置一个秸秆压制板。文档编号A01B15/14GK202617608SQ201220153710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6日专利技术者张春平 申请人:张春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秸茬丏耕机,具体特征包括左右牵吊耳(1)装在框架(6)前侧,左右牵吊耳(1),牵吊耳架(3)装在框架(6)的顶端,弹簧压制板(2)装在框架(6)的下侧,弹簧(4)装在弹簧压制板(2)的后侧,犁子(5)装在框架(6)的下侧,紧贴弹簧压制板(2)后侧,支撑轮(7)装在框架(6)的前下侧,活动式阻挡板(8)装在框架(6)的左外侧,框架右后方设置一个秸秆压制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平
申请(专利权)人:张春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