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内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33113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6:35
一种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内底(1)包括适于搁在鞋类物品的底部上的下表面(2)和与所述下表面(2)相对设置的上表面(3)。至少对应于所述下表面(2)的通风部分(5)形成多个通道(4),所述通道适于由空气流流过。至少两个通道(4)之间的交叉部(9)包括位于两个通道(4)的交叉点(13)上的柱形空腔(11)。通孔(15)在鞋内底(1)的下表面(2)和上表面(3)之间延伸并设置在交叉点(13)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内底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鞋内底具有底面接触鞋类物品或鞋子的构造,目的在于改善舒适性。在一些型号中,凸起呈现不同的形状,其通过改善行走各阶段期间的重量分布充分地用作减震器。它们之间的空隙形成便于空气通过的通道,由此为鞋子内的脚保证某种程度的通风。例如在已知的实施方式中,凸起具有球形杯形状。 在一些情况下,在对应于跖骨保持件的位置具有从鞋内底的ー侧延伸到另ー侧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目的在于改善脚底的排汗作用。在球形凸起的情况下,孔任意分布,并且不必定位成与凸起之间的间隔对应。在行走过程中,凸起和通道的存在通过引起空气在踝关节水平处逸出的运动而在鞋子内产生泵送作用。然而,已知的鞋内底形状具有ー些缺陷。特别是,热交換和通风都受到限制。申请人:已经发现,由于通道的尺寸,导致空气运动本质上是层流。而且,通道不能在鞋内底的上侧和下侧之间提供完全的空气交换,因为孔(如果存在的话)是仅有的用于空气通过的元件,从而有可能出现空气在鞋子前侧阻滞。
技术实现思路
在这种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在于提供ー种不具有上面所述缺陷的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内底。特别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内底,其能够显著改善同样的鞋类物品内的通风和热交換的状況。特别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内底,其还能够通过保持其在行走期间的减震功能显著改善鞋内底下侧和上侧之间的通风和热交換的状況。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ー种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内底,使其能够限制附加部件的使用井能够以合理的成本通过自动エ艺生产。这些和其他目的通过根据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中公开的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内底充分地实现。从属权利要求涉及进一步的实施方式。通过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内底的优选且非排他性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其他特征和优点将显现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这种描述通过參考同样仅为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附图给出,附图中图I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内底的底部透视图2是图I的细节II的放大图;图3是图2的细节III的放大图;图4和图5分别表示在已知鞋内底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鞋内底的情况下在鞋内底一部分内的空气流。具体实施例方式參考附图,数字I整体表示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内底,其包括适于搁在鞋类物品的底部上的下表面2和与下表面相对设置的上表面3。至少与下表面的通风部分5对应地形成多个通道4。例如,在涉及使用中的鞋类物品时,通风部分5对应于鞋内底的跖骨部分或前部 部分设置。可能地,通风部分可以也对应于足底弓部分延伸。通道4优选是直线的。换句话说,在鞋内底的下表面上延伸贯穿通道4的中线4a优选是直线的。例如,通道4通过具有减震功能的凸起6定界。而且,通过行走过程中凸起的压缩和释放所泵送的空气流可流过通道4。图3中的例子表示空气流的到来方向7和离开方向8。数字9表示通道4的交叉部。特别是,通风部分5包括对应于相关交叉部9的彼此交叉的通道4的网格。特别是,通道4通过形成正交网格以90度的角度彼此交叉。所述网格通过模块10的重复来限定,模块10包括在相关交叉部9处彼此交叉的至少两个通道4。优选地,限定模块10的两个通道彼此正交设置。參考所示的例子,模块10还包括形成在交叉部9处的空腔11。优选地,空腔11是柱形的,或者更一般地部分通过弯曲表面12定界。例如,柱形空腔11的轴线与两个通道的交叉点13的轴线对准(空腔11的轴线Ila)。术语交叉点指每个通道4延伸所沿着的两条中线4a的交叉点。根据所示的实施方式,凸起6呈现具有八角形周边14的横截面,该八角形周边的与直线通道4对应的4个直线边14a和与在两个直线通道之间的交叉部9处形成的空腔11对应的4个曲线边14b交替。根据所示的实施方式,鞋内底I包括在鞋内底I的下表面2和上表面3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通孔15。特别是,通孔15形成在两个通道4的交叉部13处。就模块10而言,其至少包括设置在构成同一模块的两个通道4的交叉部13处的通孔15。就柱形空腔11而言,通孔15形成在空腔的轴线Ila上。数字16表示鞋内底I的周缘,通道4通向周缘中。对应于周缘16,可将凸起布置成具有与设置在通风部分中央的凸起不同的形状,例如扩大的形状。鞋内底的其他部分可具有多种构造。根据所示的例子,鞋内底可包括优选成形为弓形并位于鞋内底的中间部分的至少ー个翼17。有利地,翼17延伸的厚度优选具有从鞋内底的中央部分增长到足底弓部分的尺寸。换句话说,通风部分5对应于鞋内底的跖骨部分设置,而翼17对应于相同鞋内底的足底弓部分设置。在所示的例子中,设置有两个翼17。翼17为优选延伸过鞋内底周缘16的中间通道18定界并且还覆盖对应于相同鞋内底的足底弓部分设置的侧部19。在附图所示的例子中,还对应于鞋内底的后部形成多个附加通道20。例如,后部的附加通道20可以与通风部分的通道4类似。附加通道20也通向鞋内底I的通过数字16表示的周缘中。同样,在后部,可以将对应于周缘16的凸起的形状布置成与设置在后部中央的通道的形状不同,例如扩大的形状。优选地,仅中间通道18延伸超过周缘16。 在使用中,行走过程中的泵送作用产生沿着通道4和在通孔15内的到来空气流和离开空气流。由于小的雷诺数,沿着直线通道4的流是层流。在来自通道4的空气横跨空腔11的时刻,在直线通道4和空腔11之间的交叉点处会出现脉络扩张和漩涡分离。这些漩涡保持局限在空腔11内,改善与其余流体的热交換。换句话说,通道4设计成包括漩涡发生器或者湍流发生器(即能够通过有利地将其从层流转变成湍流而激励边界层的元件)。特别是,漩涡发生器通过通道4的构造限定。换句话说,其被设计成通过将相同通道以在其几何形状中适当地引入漩涡区域从此起始的分流点的方式成形来产生和促进湍流。在这些区域中,流体运动是无序的并且与周围流体发生颗粒交換,这确保了通过对流更好地去除热量,因此,最終分析,改善了鞋内底内的脚的通风。流体动力学模拟证明了这种现象。图4和图5表示在已知鞋内底和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鞋内底的情况下空间隔(通道4、空腔11和通孔15)内的流动。这些图中的浅阴影表示速度较高的区域。描绘的体积是被空气占据的凸起6之间的空间隔。为了清楚起见,只考虑空气从通向空腔的四个通道中的ー个流入。在到来流的状态相同并且因此雷诺数相同吋,通道的新颖构造确保漩涡分离,因此确保了更好地除热。而且,这样的漩涡状态增加流动的三维空间,因此利于大量空气沿着通孔通行并且改善排汗能力。所述模拟能够指出,例如在进入雷诺数大约为80时,在已知构造的情况下,从通孔离开的空气的流速与进入ー个通道的空气的流速之间的比等于0. 043,而对于新颖构造来说,所述比上升至0. 22。本专利技术可以以与描述和说明的不同的形式来实施。特别是,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ー种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内底,其中通道4有利地包括至少ー个漩涡发生器。有利地,漩涡发生器设置在至少两个优选为直线的通道4的交叉部9处。因此,模块10包括对应于形成相同模块的两个优选直线的通道4之间的交叉部9设置的所述漩涡发生器。有利地,漩涡发生器对应于鞋内底的至少ー个通孔15设置,所述孔在下表面2和上表面3之间延伸。优选地,例如通过提供由相同通道的构造限定的漩涡发生器,避免了附加部件的使用。已经參照附图描述了适于形成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内底(I),包括能够搁在鞋类物品的底部上的下表面(2)和与所述下表面(2)相对设置的上表面(3), 其中,至少对应于所述下表面(2)的通风部分(5)形成多个通道(4),所述通道能够由空气流流过,并且,所述通道(4)包括至少ー个漩涡发生器(11,1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内底(I),其中,所述漩涡发生器对应于在所述鞋内底(I)的所述下表面(2)和所述上表面(3)之间延伸的至少ー个通孔(15)设置。3.根据ー项或多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内底(1),其中,所述漩涡发生器通过所述通道(4)的构造限定。4.根据ー项或多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内底(1),其中,所述漩涡发生器设置在至少两个通道(4)的交叉部(9)处。5.根据ー项或多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内底(I),其中,所述漩涡发生器设置在至少两个直线通道的交叉部(9)处。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内底(1),其中,至少两个通道(4)之间的所述交叉部(9)包括由限定至少ー个空气流分离点的表面(12)部分地定界的空腔(11)。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内底(1),其中,至少两个通道(4)之间的所述交叉部(9)包括由弯曲表面(12)部分地定界的空腔(11)。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内底(I),其中,所述空腔(11)关于对称轴线(Ila)对称并位于所述至少两个通道(4)的交叉点(13)上。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内底(1),其中,至少两个通道(4)之间的所述交叉部(9)包括柱形空腔(11)。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内底(1),其中,所述柱形空腔(11)位于所述至少两个通道(4)的交叉点(13)上。11.根据权利要求6至10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内底(1),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通道(4)能够确定所述空气流的层流运动,并且所述空腔(11)能够确定所述空气流的瑞流运动。12.根据权利要求4至11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内底(1),包括在所述鞋内底(I)的所述下表面(2)和所述上表面(3)之间延伸并对应于所述至少两个通道(4)的交叉点(13)设置的至少ー个通孔(15)。13.根据ー项或多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内底(1),其中,所述通风部分(5)包括彼此交叉的通道(4)的网格,所述网格由模块(10)的重复限定,所述模块(10)包括对应于交叉部(9)彼此交叉的至少两个通道(4)和对应于所述交叉部(9)设置的所述漩涡发生器。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内底(I),其中,所述模块(10)包括在所述交叉部(9)处彼此交叉的至少两个直线通道(4)和对应于所述交叉部(9)设置的所述漩涡发生器。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内底(1),其中,所述模块(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罗克拉F·维基M·C·卡罗扎
申请(专利权)人:雄狮鞋业股份公司比萨圣安娜高等学校
类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