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M中的组播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32490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5: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IM中的组播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组播报文;如果接收的组播报文的入接口不是RPF接口,且该入接口是组播转发表项中的出接口列表中的接口、或者是从RPT向SPT切换时SPT方向的入接口,则转发引擎将接收的组播报文限速上送控制平面;否则,转发引擎不将接收的组播报文上送控制平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支持正常的ASSERT选举和从RPT向SPT切换的前提下,尽量避免非RPF接口的组播数据流冲击CP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IP组播
,特别涉及一种PM中的组播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IP (Internet Protocol,因特网协议)组播能够显著节省网络带宽,广泛应用于视频点播、远程教育和监控等领域。PIM (Protocol-Independent Multicast,协议无关组播)是一种使用最 为广泛的组播路由协议。PIM可以利用静态路由或者任意单播路由协议所生成的单播路由表为IP组播提供路由。组播路由与所采用的单播路由协议的类型无关,只要能够通过单播路由协议产生相应的组播路由表项即可。PIM借助RPF (Reverse Path Forwarding,逆向路径转发)机制实现对组播报文的转发。路由器在收到组播报文后,必须根据报文的源地址确定其正确的入接口(指向组播源方向)和下游方向,然后将其沿着远离组播源的下游方向转发一这个过程称为RPF。在RPF执行过程中会利用原有的单播路由表确定上、下游的邻接节点,只有报文从上游节点所对应的接口(称为RPF接口,即路由器上通过单播方式向该源地址发送报文的出接口 ;相应地,不是RPF接口的接口即为非RPF接口)到达时,才向下游转发。RPF检查的过程为当组播报文到达路由器时,路由器首先在单播路由表中查找组播源或RP (Rendezvous Point,汇集点)对应的RPF接口(使用SPT (Shortest Path Tree,最短路径树)时查找组播源对应的RPF接口,使用RPT (Rendezvous Point Tree,共享树或汇集树)时查找RP对应的RPF接口),如果组播报文是从RPF接口接收下来的,则RPF检查通过,创建相应的组播转发表项(包括组播源的地址、组播组地址、入接口(即为RPF接口)以及出接口列表),将组播报文向下游接口(即出接口)转发;否则,丢弃该组播报文。根据实现机制的不同,PIM分为以下两种模式PIM-DM (Protocol IndependentMulticast-Dense Mode,协议无关组播一密集模式)和 PIM-SM (Protocol IndependentMulticast-Sparse Mode,协议无关组播一稀疏模式)。密集模式假设网络中的每个子网都存在组播组成员,首先将组播数据扩散到网络中的所有节点,然后对没有组播数据转发的分支进行剪枝,只保留包含接收者的分支。被剪枝节点出现新的组播组成员时,使用嫁接机制恢复其对组播数据的转发。密集模式下组播报文的转发路径为有源树(Source Tree,即以组播源为“根”、组播组成员为“枝叶”的一棵转发树),由于有源树使用的是从组播源到接收者的最短路径,因此也称为SPT。稀疏模式可以构建RPT和SPT两种类型的组播分发树,通常包括以下三个步骤步骤I,构建RPT:接收者侧DR(Designated Router,指定路由器)设备收到接收请求以后,向RP方向发送(*,G)加入报文。(*,G)加入报文逐跳向RP方向传递,最终到达RP,构建起一棵以RP为根、接收者为枝叶的组播分发树。组播源侧DR将组播数据报文封装在注册报文(RegisterMessage)中,以单播的形式发送给RP。RP将组播数据报文从注册报文中解封装之后,将其向RPT的枝叶进行分发,逐跳到达接收者。步骤2,注册停止封装和解封装注册报文给组播源侧DR和RP设备带来沉重负担,因此RP可以选择切换到以组播源为根的SPT树RP向组播源方向发送(S,G)加入报文,该报文逐跳向组播源侧DR发送,构建起从组播源侧DR到RP的SPT树。组播数据报文沿着SPT到达RP时,RP将组播路由和转发表项的RPF接口切换为SPT方向的接口,并向组播源侧DR发送注册停止报文(Register Stop Message),结束注册过程。步骤3,构建SPT树所有的组播报文都经过RP才能到达接收者增加了 RP的负载,一旦RP发生故障会导致所有的组播数据流中断,另一方面对于接收者来说RPT不是最优转发路径,增加了额外的消耗。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接收者侧DR可以选择建立以组播源为根、接收者为枝叶的SPT树接收者侧DR向组播源方向发送(S,G)加入,该报文逐跳向组播源方向传递,最终到 达组播源侧DR。组播流沿着构建的SPT树到达SPT和RPT的汇聚点,此时汇聚点的RPF接口为RPT方向的接口,非RPF接口到来的数据流被上送,汇聚点将RPF接口切换为到SPT方向的接口。上述步骤2和步骤3即为从RPT向SPT切换的过程,在该过程中需要将非RPF接口收到的组播数据流(即SPT方向的组播数据流)上送CPU,才能触发PM-SM协议将组播路由和转发表项的RPF接口切换为SPT方向的接口,即触发从RPT向SPT的切换。另一方面,在PM域(即支持PM协议的组播路由器所组成的网络)中,如果在一个共享网段内存在多台组播路由器,则相同的组播报文可能会被重复发送到该网段,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PM引入了 ASSERT (断言)机制,通过让组播路由器的出接口(即组播转发表项中的出接口列表中的接口)收到的组播报文上送CPU,来触发ASSERT选举,选举失败的一方从出接口列表中删除该出接口,以保证一个共享网段中只有一个组播数据转发者(即选举成功的那个组播路由器)。综上所述,在PM协议中,为了触发ASSERT选举,路由器中的转发引擎需要将从出接口(属于非RPF接口)上接收到的组播报文上送CPU ;为了触发从RPT向SPT的切换,转发引擎需要将切换时SPT方向的入接口(属于非RPF接口)上接收到的组播报文上送CPU。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从所有的非RPF接口收到的组播报文都无条件上送控制平面,以满足PM中的ASSERT和从RPT向SPT的切换机制。但是,组播业务的数据流量通常都比较大,将所有的非RPF接口收到的组播报文无条件地上送控制平面,会对CPU造成很大的冲击,影响正常业务。尤其是,对于不需要发生ASSERT选举、已经完成ASSERT选举以及已经完成从RPT向SPT的切换的情况,非RPF接口上收到的组播报文也会持续冲击CPU。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PM中的组播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将所有非RPF接口收到的组播报文无条件地上送控制平面,导致对CPU造成很大冲击,影响正常业务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PM中的组播报文处理方法,包括接收组播报文;如果接收的组播报文的入接口不是逆向路径转发RPF接口,且该入接口是组播转发表项中的出接口列表中的接口、或者是从共享树RPT向最短路径树SPT切换时SPT方向的入接口,则转发引擎将接收的组播报文限速上送控制平面;否则,不将接收的组播报文上送控制平面。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PM中的组播报文处理装置,包括接口,用于接收组播报文;转发引擎,用于在接口接收的组播报文的入接口不是逆向路径转发RPF接口,且该入接口是组播转发表项中的出接口列表中的接口、或者是从共享树RPT向最短路径树SPT切换时SPT方向的入接口时,将接收的组播报文限速上送控制平面;否则,不将接收的组播报文上送控制平面。本专利技术的以上技术方案,能够在支持正常的ASSERT选举和从RPT向SPT切换的前提下,尽量避免非RPF接口的组播数据流冲击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协议无关组播PIM中的组播报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组播报文;如果所述接收的组播报文的入接口不是逆向路径转发RPF接口,且该入接口是组播转发表项中的出接口列表中的接口、或者是从共享树RPT向最短路径树SPT切换时SPT方向的入接口,则转发引擎将所述接收的组播报文限速上送控制平面;否则,转发引擎不将所述接收的组播报文上送所述控制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协议无关组播PM中的组播报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组播报文; 如果所述接收的组播报文的入接ロ不是逆向路径转发RPF接ロ,且该入接ロ是组播转发表项中的出接ロ列表中的接ロ、或者是从共享树RPT向最短路径树SPT切换时SPT方向的入接ロ,则转发引擎将所述接收的组播报文限速上送控制平面; 否则,转发引擎不将所述接收的组播报文上送所述控制平面。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否则,转发引擎不将所述接收的组播报文上送控制平面包括 如果所述接收的组播报文的入接ロ是RPF接ロ,则转发引擎将所述接收的组播报文向所述出接ロ列表中的接ロ进行转发; 如果所述接收的组播报文的入接ロ不是RPF接口和所述出接ロ列表中的接ロ,也不是所述从RPT向SPT切换时SPT方向的入接ロ,则所述转发引擎丢弃所述接收的组播报文。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组播报文之前,还包括 所述控制平面将所述从RPT向SPT切换时SPT方向的入接口下发到所述转发引擎。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从RPT向SPT切換完成之后,所述控制平面从所述转发引擎中删除所述从RPT向SPT切换时SPT方向的入接ロ。5.ー种协议无关组播PM中的组播报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ロ,用于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青岩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