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压高温井下电子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31243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耐高压高温井下电子标签,由耐高压高温壳体(1)、集成电路(2)、电路板(3)、收发线圈(4)和磁棒(5)组成。其中壳体(1)由聚砜、聚酰亚胺或者高强度氧化锆陶瓷制成、集成电路(2)通过高温焊锡与电路板(3)相连、电路板(3)由厚0.5mm耐高温环氧基板制成、收发线圈(4)由漆包线密绕在磁棒上构成、耐高压高温壳体(1)与组件的剩余空间填充环氧树脂结构胶(6)。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油田开发中采油井、采气井和注水井的井下过程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施工简单、作业成本低廉、耐高压、耐高温的优点,是一种先进、可靠、准确的信号传输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标签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耐高压高温井下电子标签
技术介绍
耐高压高温井下电子标签是适用于油田开发中采油井、采气井和注水井的井下过程控制的产品。该产品包括耐高压高温壳体、集成电路、电路板、收发线圈和磁棒。ZL200620155716. X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的电子标签,其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有COB模块、天线组件,所述的COB组件包括电路基板,在PCB电路基板上的中央固定有IC芯片,绝缘基板上还覆有铜膜导电电路层,在铜膜导电电路层的两侧设有两个线圈焊接点,两个线圈焊接点再与天线相连接;IC芯片通过铝线与铜膜导电电路层相连接。尽管本技术的IC芯片·与PCB电路板由铝线绑定成COB模块后,不再使用常规的黑胶保护芯片,减少了生产成本和制作工序;圆形壳体的材料为聚苯硫醚(PPS工程塑料)制成,使其在高温、高湿、高频的条件下仍具有优良的电气性能。但是,该现有技术仍然存在以下方面的缺陷I、该技术圆形壳体的材料为PPS工程塑料,与聚砜(英文叫Polysulfone,缩写为PSF)、聚酰亚胺、陶瓷等非金属材料相比,其强度较低,而油、气、水井井下压力较高,因此若该技术应用于井下,其壳体的抗压强度和密封性难以得到保证,壳体内部的COB模块和天线组件的电气性能易遭到破坏。2、PPS工程塑料,与聚砜、聚酰亚胺、陶瓷等非金属材料相比,其密度较低,而应用于井下的电子标签是由地面通过井口进行投送,井下空间含有液体或气体或气液混合物,具有一定的浮力,低密度材料不利于投送,因此若该技术应用于井下将难以达到实用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采用高强度氧化锆陶瓷制成壳体,壳体与组件的剩余空间填充环氧树脂结构胶,保证了在井下高压、高温、酸碱腐蚀性等恶劣环境下的耐压性能和密封性能。本专利技术可将控制信号由地面通过井口投送的方式传输至井下,井下控制装置的标签读写器接收到信号后,执行机构产生相应的动作,从而实现井下的过程控制,达到最佳的采出或注入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耐高压高温井下电子标签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耐高压高温井下电子标签由耐高压高温壳体I、集成电路2、电路板3、收发线圈4和磁棒5组成;电路板3的一端嵌入磁棒5的凹槽内固定,电路板3上的两个焊接点与收发线圈4的引出端相连,收发线圈4由O. 08mm线径的漆包线密绕在磁棒5上构成,磁棒5 —端开有一条凹槽,集成电路2、电路板3、收发线圈4和磁棒5构成一个组件置入耐高压高温壳体I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高压高温壳体I由聚砜、聚酰亚胺或者高强度氧化锆陶瓷制成。所述的耐高压高温壳体I由高强度氧化锆陶瓷制成;所述的集成电路2通过高温焊锡与电路板3相连; 所述的电路板3由厚O. 5_耐高温环氧基板制成;所述的收发线圈4由漆包线密绕在磁棒上构成;所述的耐高压高温壳体I与组件的剩余空间填充环氧树脂结构胶6 ;所述的耐高压高温井下电子标签的外径尺寸为Φ20 50mm,长度大于80mm。因此,专利技术的突出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可将控制信号由地面通过井口投送的方式传输至井下,井下控制装置的标签读写器接收到信号后,执行机构产生相应的动作,从而实现了井下的过程控制,达到最佳 的采出或注入效果。若有必要,本专利技术还可由试井车用钢丝投送,在井下实现双工通讯,起出后即可获取井下控制装置有关信息并可重复使用。本专利技术施工简单、作业成本低廉、耐高压、耐高温,是一种先进、可靠、准确的信号传输方法。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耐高压高温井下电子标签结构主视图;图2是图I内部组件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I、图2所示,一种耐高压高温井下电子标签,包括耐高压高温壳体I、集成电路2、电路板3、收发线圈4和磁棒5。所述耐高压高温壳体I为圆柱形,由高强度氧化锆陶瓷制成,外径尺寸为Φ20 50mm,长度大于80mm ;集成电路2通过高温焊锡与电路板3相连,电路板3由厚O. 5mm耐高温环氧基板制成,电路板3的一端嵌入磁棒5的凹槽内固定,电路板3上的两个焊接点与收发线圈4的引出端相连;收发线圈4由O. 08mm线径的漆包线密绕在磁棒5上构成,磁棒5 —端开有一条凹槽;集成电路2、电路板3、收发线圈4和磁棒5构成一个组件置入耐高压高温壳体I内,耐高压高温壳体I与组件的剩余空间填充环氧树脂结构胶6。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油田开发中采油井、采气井和注水井的井下过程控制,其可将控制信号由地面通过井口投送的方式传输至井下,井下控制装置的标签读写器接收到信号后,执行机构产生相应的动作,从而实现井下的过程控制,达到最佳的采出或注入效果。若有必要,本专利技术还可由试井车用钢丝投送,在井下实现双工通讯,起出后即可获取井下控制装置有关信息并可重复使用。现有的地面控制井下的信号传输方法中,电缆或光纤或液力变化等信号传输方法施工复杂、成本高、作业周期长,信号传输的准确性较低,而本专利技术具有施工简单、作业成本低廉、耐高压、耐高温的优点,是一种先进、可靠、准确的信号传输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高压高温井下电子标签,所述的电子标签由耐高压高温壳体(1)、集成电路(2)、电路板(3)、收发线圈(4)和磁棒(5)组成;电路板(3)的一端嵌入磁棒(5)的凹槽内固定,电路板(3)上的两个焊接点与收发线圈(4)的引出端相连,收发线圈(4)由0.08mm线径的漆包线密绕在磁棒(5)上构成,磁棒(5)一端开有一条凹槽,集成电路(2)、电路板(3)、收发线圈(4)和磁棒(5)构成一个组件置入耐高压高温壳体(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高压高温壳体(1)由聚砜、聚酰亚胺或者高强度氧化锆陶瓷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压高温井下电子标签,所述的电子标签由耐高压高温壳体(I)、集成电路(2)、电路板(3)、收发线圈(4)和磁棒(5)组成;电路板(3)的一端嵌入磁棒(5)的凹槽内固定,电路板⑶上的两个焊接点与收发线圈⑷的引出端相连,收发线圈⑷由O. 08mm线径的漆包线密绕在磁棒(5)上构成,磁棒(5) —端开有一条凹槽,集成电路(2)、电路板(3)、收发线圈(4)和磁棒(5)构成一个组件置入耐高压高温壳体(I)内,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耐高压高温壳体(I)由聚砜、聚酰亚胺或者高强度氧化锆陶瓷制成。2.如权利要求I的耐高压高温井下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述耐高压高温壳体(I)由高强度氧化锆陶瓷制成。3.如权利要求I的耐高压高温井下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集成电路(2)通过高温焊锡与电路板(3)相连。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耐高压高温井下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路板⑶由厚O. 5mm耐闻温环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荣谢小辉李仁忠尤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