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9655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灯具,包含一外壳、一散热器、一散热风扇及一发光模组。该外壳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组装口及一电连接件;该散热器设置于该组装口,该散热器具有一基板,至少一阻隔板设置于该基板上以形成一第一气流通道与该组装口相连通;该散热风扇容设于该外壳内并结合于该散热器,该散热风扇的径向侧壁形成至少一导流面,该导流面与该散热器的阻隔板相对位,且在该导流面与该外壳的内壁面之间形成一第二气流通道,该第二气流通道与该组装口相连通;该发光模组结合于该基板并电性连接该电连接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灯具借由该第一气流通道及第二气流通道连通该组装口,可具有低结构复杂度、低制造成本及高散热的效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ー种灯具,尤其是ー种兼具有低扰流及美观的灯具。
技术介绍
现有灯具结构如中国台湾专利技术1316121号“灯具”专利案,请配合參照图I所示,该现有灯具9包含一第一壳体91、一第二壳体92、一散热器93、ー发光元件94及一散热风扇95。该第一壳体91与该第二壳体92相互结合而形成该灯具9的外壳,且该第一壳体91设有ー出风部911,而该第二壳体92设有ー进风部921 ;该散热器93、发光元件94及散热风扇95容置于该第一壳体91及第ニ壳体92共同组成的外壳内,且该散热器93位于该发光元件94及散热风扇95之间。借此,当该散热风扇95运转时,可将外界气流经由该第二壳体92的进风部921吸入该现有灯具9内,并导引气流通过该散热器93之后由该出风部911吹出该现有灯具9,以驱散该发光元件94在运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能。 然而,现有灯具9的外壳是由该第一壳体91及第ニ壳体92组合而成,不仅造成零组件数量増加,使整体结构相对较为复杂,也可能在该第一壳体91及第ニ壳体92的组接处造成结构强度及组装密合度不足的情況。另,由于该散热器93、发光元件94及散热风扇95是被完全包覆于该现有灯具9的外壳内,故必须以开设孔洞的方式分别在该第一壳体91及第ニ壳体92形成该出风部911及进风部921,这就导致该现有灯具9不仅存在加工不便及制造成本提高等缺点,更会在该现有灯具9设有该发光元件94的ー侧形成孔洞而影响美观,且亦无法进ー步提供较佳的防水及防尘功能。此外,当该散热风扇95驱动气流自该散热器93通过该第一壳体91的出风部911流出该现有灯具9吋,由于受驱动而侧向移动的气流会撞击该第一壳体91邻近该出风部911之处的壁面,且该处的壁面也未对应设置导流结构,因此易于在该处壁面产生扰流。再者,在实际装设使用该现有灯具9时,为了配合装潢的整体美观性需求,而必须将该现有灯具9内嵌隐藏于装潢隔层的天花板的后方。然而,一旦以内嵌隐藏的方式设置该现有灯具9,将使得该出风部911及进风部921亦埋入于装潢隔层的天花板的上方,而仅保留该发光元件94显露于天花板表面。由于该天花板与建筑物本身之水泥楼层板之间的空间一般呈封闭,该空间内的空气不易与外界空气循环流通,因此该现有灯具9周遭的空气的流通效果不佳,这样将降低该现有灯具9的散热效能,进而产生积热问题,影响该现有灯具9的使用寿命。基于上述原因,有必要进ー步改良上述现有灯具9,以期能够具有外型美观、高导流顺畅度、低制造成本及高散热效率等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是提供ー种灯具,在一散热风扇的径向侧壁形成至少ー导流面,进而在该导流面及一外壳之间形成ー气流通道,以顺畅地导引气流由该灯具的组装ロ流进或流出该灯具。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ー种灯具,在一散热风扇及一散热器相接处设置ー导流部,以顺畅地导引气流,具有减少扰流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ー种灯具,使该灯具无须于外壳另行加工开设任何进风孔或出风孔,可在保有高散热效能的同时,具有降低结构复杂度及制造成本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ー种灯具,在其设有发光模组的一侧不会形成孔洞,以提升外型上的美观。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ー种灯具,在导流散热片设置一凹陷部对位于ー散热风扇的扇轮的轮毂位置,具有维持该扇轮的运作顺畅度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ー种灯具,可仅以ー螺固元件ー并结合一外壳、一散热风扇及ー散热器,具有降低整体结构复杂度、提升拆装便利性、減少制造エ序及成本的功 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灯具,其包含一个外壳,该外壳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组装ロ及一个电连接件;一个散热器,设置于该组装ロ,该散热器具有ー个基板,至少ー个阻隔板设置于该基板上以形成ー个第一气流通道与该组装ロ相连通;—个散热风扇,容设于该外壳内并结合于该散热器,该散热风扇的径向侧壁形成至少ー个导流面,该导流面与该散热器的阻隔板相对位,且在该导流面与该外壳的内壁面之间形成ー个第二气流通道,该第二气流通道与该组装ロ相连通;及ー个发光模组,结合于该基板并电性连接该电连接件。优选的,该阻隔板朝向该第二气流通道的表面与该导流面平齐设置。优选的,该散热风扇具有一个驱风流道容置ー个扇轮,该驱风流道具有一端与该第一气流通道对位,且该端设有ー个导流部使该驱风流道朝该散热器形成扩径结构。优选的,该散热器具有至少ー个导流部,该导流部结合于该散热器的阻隔板,并使该第一气流通道朝该散热风扇呈缩径结构。优选的,该导流部呈弯弧片状而形成一个内凹表面朝向该第一气流通道。优选的,该散热器的基板上设有至少ー个导流散热片位于该第一气流通道内。优选的,该基板设置于该组装ロ,该至少一个导流散热片朝该外壳的内壁面凸伸超出该基板的侧缘。优选的,该至少一个导流散热片呈散射状。优选的,该至少一个导流散热片包含ー个中央部及一个涡形引流部,且该涡形引流部以该中央部为中心呈弧形散射状。优选的,该至少一个导流散热片相对于该基板的表面具有数种凸出高度,且在较小的凸出高度的处形成一个凹陷部,该凹陷部对位于该散热风扇的扇轮的轮毂位置。优选的,散热器另具有一个引流片结合于该至少ー个阻隔板并对位于该散热风扇的导流部。优选的,该引流片延伸跨过该第一气流通道。优选的,该散热器另具有数个导流连接件连接于该引流片及该基板之间。优选的,该散热器的基板上设有至少ー个导流散热片位于该第一气流通道内,且该至少一个导流散热片连接该引流片。优选的,该外壳具有一个组接部,该散热风扇具有ー个固定部,该散热器具有ー个结合部,其中该固定部与该结合部及组接部相对位结合。本专利技术的灯具借由该第一气流通道及第ニ气流通道连通该组装ロ,可具有低结构复杂度、低制造成本及高散热效能;另,该导流面及导流部可顺畅地导引在该第一气流通道、驱风流及第ニ气流通道之中流动的空气,进而避免扰流产生;在该组装ロ的轴向上完全遮盖该组装ロ 11的基板或透光罩,可提升本专利技术的灯具在外型上的美观;该凹陷部可避免该导流散热片影响该扇轮的旋转作动,維持该扇轮的运作顺畅度;此外,借由该散热风扇的固定部与该组接部及结合部的对位关系,更可提升本专利技术的灯具的拆装便利性。附图说明图I :现有灯具的组合剖视图。图2 :本专利技术灯具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3 :本专利技术灯具的第一实施例沿图2的3-3线的组合剖视图。图4 :本专利技术灯具的第一实施例沿图2的4-4线的组合剖视图。图5 :本专利技术灯具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6 :本专利技术灯具的第二实施例沿图5的6-6线的组合剖视图。图7 :本专利技术灯具的第二实施例沿图5的7-7线的组合剖视图。图8 :本专利技术灯具的第三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9 :本专利技术灯具的第三实施例沿图8的9-9线的组合剖视图。图10 :本专利技术灯具第三实施例沿图8的10-10线的组合剖视图。图11 :本专利技术灯具第三实施例沿图9的11-11线的组合剖视图。图12 :本专利技术灯具第三实施例的另ー种导流散热片配置方式的组合剖视图。图13 :本专利技术灯具第四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14 :本专利技术灯具第四实施例沿图13的14-14线的组合剖视图。图15 :本专利技术灯具第四实施例沿图13的15-15线的组合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本专利技术 I外壳11组装ロ 12电连接件13组接部 2散热器21基板211第一表面212第二表面22阻隔板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个外壳,该外壳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组装口及一个电连接件;一个散热器,设置于该组装口,该散热器具有一个基板,至少一个阻隔板设置于该基板上以形成一个第一气流通道与该组装口相连通;一个散热风扇,容设于该外壳内并结合于该散热器,该散热风扇的径向侧壁形成至少一个导流面,该导流面与该散热器的阻隔板相对位,且在该导流面与该外壳的内壁面之间形成一个第二气流通道,该第二气流通道与该组装口相连通;及一个发光模组,结合于该基板并电性连接该电连接件。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6.21 TW 1001216621.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个外壳,该外壳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组装口及一个电连接件; 一个散热器,设置于该组装口,该散热器具有一个基板,至少一个阻隔板设置于该基板上以形成一个第一气流通道与该组装口相连通; 一个散热风扇,容设于该外壳内并结合于该散热器,该散热风扇的径向侧壁形成至少一个导流面,该导流面与该散热器的阻隔板相对位,且在该导流面与该外壳的内壁面之间形成一个第二气流通道,该第二气流通道与该组装口相连通;及 一个发光模组,结合于该基板并电性连接该电连接件。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阻隔板朝向该第二气流通道的表面与该导流面平齐设置。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散热风扇具有一个驱风流道容置一个扇轮,该驱风流道具有一端与该第一气流通道对位,且该端设有一个导流部使该驱风流道朝该散热器形成扩径结构。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具有至少一个导流部,该导流部结合于该散热器的阻隔板,并使该第一气流通道朝该散热风扇呈缩径结构。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导流部呈弯弧片状而形成一个内凹表面朝向该第一气流通道。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的基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议乐周文南黄国豪
申请(专利权)人: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