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模具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型汽车冲压模的侧翻和侧整旋 转杠杆机构。
技术介绍
汽车模具制造领域,普遍采用旋转凸轮来解决钣金件需要负角折边时,钣金件的成型以 及卸料,以减少钣金件冲压的工序以及压机数量。但是由于各厂家的加工能力有限,旋转凸 轮在使用中精度往往达不到要求,使得旋转凸轮的日常维护和维修时难度增加,企业也付出 昂贵的代价。因此设计出一种用于替代旋转凸轮的替代机构,以改善企业在加工和日常维护的难度, 以及降低维修成本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简单、维修成本低、维修方 便的旋转杠杆机构,以克服现有使用旋转凸轮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旋转杠杆机构,包括旋转凸模和旋转凹模,所述旋转凹模固定于下模本体上,所述 旋转凸模和旋转凹模旋转滑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杠杆板、回程气缸、旋转轴、旋转 轴定位板、限位块、滑动限位块、限位气缸;所述旋转凸模固定于旋转杠杆板的下表面上,所述旋转轴定位板固定于旋转凹模上设置 在旋转杠杆板的两侧,所述旋转轴固定于旋转凸模两侧与旋转轴定位板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杠杆板后端与回程气缸头部转动连接,所述回程气缸固定于下模本体上;所述限位气缸固定于下模本体上,所述滑动限位块与限位气缸的活塞杆头部固定连接, 所述滑动限位块可在限位气缸的作用下伸縮,旋转杠杆板在下死点处抵靠滑动限位块上;所述限位块固定于下模本体上,对应于旋转杠杆板下表面的后端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技术采用旋转凸轮和杠杆原理相合,利用旋转凸模和旋转凹模旋转滑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杠杆机构,包括旋转凸模(1)和旋转凹模(2),所述旋转凹模(2)固定于下模本体(3)上,所述旋转凸模(1)和旋转凹模(2)旋转滑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杠杆板(4)、回程气缸(5)、旋转轴(6)、旋转轴定位板(7)、限位块(8)、滑动限位块(9)、限位气缸(10); 所述旋转凸模(1)固定于旋转杠杆板(4)的下表面上,所述旋转轴定位板(7)固定于旋转凹模(2)上设置在旋转杠杆板(4)的两侧,所述旋转轴(6)固定于旋转凸模(1)两侧与旋转轴定位板(7)转动连接; 所述旋转杠杆板(4)后端与回程气缸(5)头部转动连接,所述回程气缸(5)固定于下模本体(3)上; 所述限位气缸(10)固定于下模本体(3)上,所述滑动限位块(9)与限位气缸(10)的活塞杆头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限位块(9)可在 限位气缸的作用下伸缩,旋转杠杆板在下死点处抵靠滑动限位块(9)上; 所述限位块(8)固定于下模本体上,对应于旋转杠杆板(4)下表面的后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旋转杠杆机构,包括旋转凸模(1)和旋转凹模(2),所述旋转凹模(2)固定于下模本体(3)上,所述旋转凸模(1)和旋转凹模(2)旋转滑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杠杆板(4)、回程气缸(5)、旋转轴(6)、旋转轴定位板(7)、限位块(8)、滑动限位块(9)、限位气缸(10);所述旋转凸模(1)固定于旋转杠杆板(4)的下表面上,所述旋转轴定位板(7)固定于旋转凹模(2)上设置在旋转杠杆板(4)的两侧,所述旋转轴(6)固定于旋转凸模(1)两侧与旋转轴定位板(7)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杠杆板(4)后端与回程气缸(5)头部转动连接,所述回程气缸(5)固定于下模本体(3)上;所述限位气缸(10)固定于下模本体(3)上,所述滑动限位块(9)与限位气缸(10)的活塞杆头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限位块(9)可在限位气缸的作用下伸缩,旋转杠杆板在下死点处抵靠滑动限位块(9)上;所述限位块(8)固定于下模本体上,对应于旋转杠杆板(4)下表面的后端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杠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凸模(1)和旋转凹模(2) 有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耀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