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管道水力发电站,包括水管、发电机组和螺旋杆,其特点为螺旋杆置于水管内且通过上下轴承分别连接在水管所设有的上下轴承套内,螺旋杆下端连接有转轴上,位于水管外的转轴设有主轴联动齿轮,所述的主轴联动齿轮与设于发电机组上的发动机齿轮啮合,发动机齿轮与发电机组连接,发电机组连接蓄电池。在水管的下端设有出水口。利用管道水开闸流动推动设在其管内的螺旋杆做高速定向旋转,由于管道真空效应,螺旋杆在管内水流作用下会越转越快形成强有力旋流水力而推动连接在螺旋杆下端轴上的发电机组的发电机发电。再把多组发电机发出的电能串拼连即可增加发电量。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但适用自来水管道发电,更适用悬空水库的放水发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水力发电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水力发电站,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水管中的水流多节拼连进行发电的一种管道水力发电站。
技术介绍
传统的水力发电均利用水流落差推动发电机发电,但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许多地方无法实现水力发电,而且还经常因自然灾害造成库毁人亡或供电不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能利用水管中的水力进行发电的管道水力发电站。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管道水力发电站,包括水管、发电机组和螺旋杆,其结构特点为螺旋杆置于水管内且通过上下轴承分别连接在水管所设有的上下轴承套内,螺旋杆下端连接有转轴上,位于水管外的转轴上设有主轴联动齿轮,所述的主轴联动齿轮与设于发电机组上的发动机齿轮啮合,发动机齿轮与发电机组连接,发电机组通过导线连接蓄电池;在水管的下端设有出水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管道水力发电站,其特点为所述的上轴承、下轴承采用含油轴承。所述的管道水力发电站,其特点为所述的水管上连接容水器,容水器上连接伞式空中纳水篷,所述的伞式空中纳水篷,包括倒立伞形蓬体和支撑轴,倒立伞形蓬体与支撑轴的一端连接,支撑轴的另一端连接有顶帽,在倒立伞形蓬体内设有伞骨,倒立伞形蓬体由伞骨支撑,支撑轴外套有套圈,展骨一端转动连接在套圈上、另一端与伞骨的中前部处连接,在套圈与顶帽套有伸缩弹簧,在倒立伞形蓬体的底部设有出水管,出水管内端设有进水孔,出水管下部连接有软水管,在软水管外套有摆动弹簧,软水管下端连接有下水管,摆动弹簧上端连接在出水管、下端连接在下水管上,下水管与容水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和优点:本专利技术利用管道水开闸流动推动设在其管内的阿基米德螺线的螺旋杆做高速定向旋转,由于管道真空效应,螺旋杆在管内水流作用下会越转越快形成强有力旋流水力而推动连接在螺旋杆下端轴上的发电机组的发电机发电。再把多组发电机发出的电能串拼连即可增加发电量。本专利技术不但适用于传统的自来水管道发电,更适用于本专利技术人先前申请的“悬空水库”的放水发电,因为悬空水库可以建造在任何需水的地方包括海洋舰艇上,同时可以利用悬空水库的高度落差与库容水压强推动多组发电机发电,一米管道可安装3组以上发电机,而且水管一节比一节水压、流速都更为增强,这是真空旋流效应。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节能环保绿色可持续的能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与伞式空中纳水篷和容水器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伞式空中纳水篷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伞式空中纳水篷与容水器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多个本专利技术的伞式空中纳水篷与容水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倒立伞形蓬体1,支撑轴2,顶帽3,伞骨4,套圈5,展骨6,伸缩弹簧7,出水管8,进水孔9,软水管10,摆动弹簧11,下水管12,库体13,水管14,发电机15,螺旋杆16,上轴承17,下轴承18,转轴19,主轴联动齿轮20,发动机齿轮21,蓄电池2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管道水力发电站,它包括水管14、发电机15和螺旋杆16,螺旋杆采用阿基米德螺线的结构,也可采用下述的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其结构特点为螺旋杆16置于水管14内且通过上下轴承分别连接在水管14所设有的上下轴承套内,所述的上轴承17、下轴承18采用含油轴承,螺旋杆下端连接有转轴19上,位于水管14外的转轴19设有主轴联动齿轮20,所述的主轴联动齿轮20与设于发电机15上的发动机齿轮21啮合,发动机齿轮21与发电机15连接,发电机15通过导线连接蓄电池22。在水管14的下端设有出水口,出水口经管道、弯通连接另一个与本专利技术结构相同的管道水力发电站,这样的安装可以无数个,其安装个数可按需求连接发电机组。安装时,螺旋杆置于水管1中,其转轴19的两端设有的上轴承17、下轴承18分别置于水管1内设有的上轴承套、下轴承套中使得螺旋杆能灵活转动,螺旋杆转动能带动转轴19一起转动,转轴19转动带动主轴联动齿轮10,主轴联动齿轮10转动带动发动机齿轮11转动使发电机组2发电,发电机组2发的电储存在蓄电池中供使用。所述螺旋杆与水管1的内壁之间距离小于1厘米,不能与水管1的内壁摩擦,以免影响转速。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管道水力发电站与伞式空中纳水篷和容水器相连接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伞式空中纳水篷下面连接有容水器,容水器下面连接有本专利技术的管道水力发电站,具体为容水器下面通过管道与管道水力发电站的水管连接,如图3、图4、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伞式空中纳水篷,包括倒立伞形蓬体1和支撑轴2,倒立伞形蓬体采用帆布或伞布等材料制成,其形状为倒立伞的形状或类似倒立伞的形状,与目前所用的伞结构相同或相似。倒立伞形蓬体1与支撑轴2的一端连接,支撑轴2的另一端连接有顶帽3,在倒立伞形蓬体1内设有伞骨4,倒立伞形蓬体1通过伞骨4支撑,支撑轴2设有套圈5,展骨6一端转动连接在套圈5上、另一端与伞骨4的中前部处连接,在套圈5与顶帽3套有伸缩弹簧7,其结构特点为在倒立伞形蓬体1的底部设有出水管8,出水管8内端设有进水孔9,出水管8下部连接有软水管10,在软水管10外套有摆动弹簧11,软水管10下端连接有下水管12,摆动弹簧11上端连接在出水管8,下端连接在下水管12上,下水管12与库体13、支架等连接;当下雨时,落入倒立伞形蓬体内的雨水进入进水孔中由出水管流到软水管再进入下水管蓄到库体内待用,图中的库体13为容水器或“悬空水库”。本专利技术的伞式空中纳水篷根据需水量可以多个拼用纳水,如图5所示,这样可以增加接水量。当出现天气异常、风力较大时,风力吹在倒立伞形蓬体上、由于倒立伞形蓬体下端连接有摆动弹簧就会使倒立伞形蓬体向某个方向倾斜,当倒立伞形蓬体倾斜时风力就使倒立伞形蓬体产生向内推力而促使伞骨推动展骨而使套圈向上推动弹簧收拢而达到倒立伞形蓬体收拢,从而使倒立伞形蓬体不易被大风吹坏,即本伞式空中纳水篷可随风力自动折合,风力减弱时由弹簧推力作用又能自动展开接纳雨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道水力发电站,包括水管(14)、发电机(15)和螺旋杆(16),其特征在于螺旋杆(16)置于水管(14)内且通过上下轴承分别连接在水管(14)所设有的上下轴承套内,螺旋杆下端连接有转轴(19)上,位于水管(14)外的转轴(19)上设有主轴联动齿轮,所述的主轴联动齿轮(20)与设于发电机(15)上的发动机齿轮(21)啮合,发动机齿轮与发电机(15)连接,发电机(15)连接蓄电池(22);在水管(14)的下端设有出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水力发电站,包括水管(14)、发电机(15)和螺旋杆(16),其特征在于螺旋杆(16)置于水管(14)内且通过上下轴承分别连接在水管(14)所设有的上下轴承套内,螺旋杆下端连接有转轴(19)上,位于水管(14)外的转轴(19)上设有主轴联动齿轮,所述的主轴联动齿轮(20)与设于发电机(15)上的发动机齿轮(21)啮合,发动机齿轮与发电机(15)连接,发电机(15)连接蓄电池(22);在水管(14)的下端设有出水口;所述的水管(14)连接容水器,容水器连接伞式空中纳水篷,所述的伞式空中纳水篷,包括倒立伞形蓬体(1)和支撑轴(2),倒立伞形蓬体(1)与支撑轴(2)的一端连接,支撑轴(2)的另一端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依坤,
申请(专利权)人:柯依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