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诗聪专利>正文

后塞砌体抗震设计、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29030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0:17
框架工程后塞砌体采用框架主体在内侧,砌体与保温在外侧的新技术设计、施工理念楼板主钢筋、负弯矩钢筋比正常设计的楼板钢筋长出和外砌体等宽的楼板主钢筋、负弯矩钢筋。梁板与砌体交接处设计钢筋网、钢丝网阻止梁板混凝土到此为止。框架主体完成后开始砌筑后塞砌体,再完成门窗过梁、砌体到楼板下皮,此处砌体设计圈梁这种设计、施工如同砖混设计、施工。其抗震性能满足要求。老式设计框架梁下砌体抗震性能达不到要求。框架梁与砌体结合不牢固,该处裂缝严重后塞砌体与框架梁板结合处所设计的圈梁确保抗震性能。内砌体的分户墙、隔墙框架梁下面制造成凹型,砌体的上部砌在框架梁的凹槽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工程中的框架工程后塞砌体抗震设计、施工技术。
技术介绍
日本阪神地震、邢台地震、唐山地震、四川汶川地震、日本仙台福岛地震的震害后,而专利技术的后塞砌体抗震设计、施工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图I : I. I现浇楼板。2框架工程后塞砌体采用框架主体在内侧,7、9砌体与保温在外侧的新技术设计、施工理念。2. 8基础梁设计、施工比正常基础梁宽300mm (后塞砌体加保温240mm+60mm)。3. I现浇楼板。4绑扎框架主体梁板钢筋的楼板主钢筋、4负弯矩钢筋比正常设计的楼板钢筋长出和外砌体等宽的楼板主钢筋、负弯矩钢筋,层层如此。4. I现浇楼板。3梁板与砌体交接处设计钢筋网,钢筋网上绑扎钢丝网阻止梁板混凝土到此为止,层层如此。5. I现浇楼板。3浇灌框架主体梁板与砌体交接处混凝土不能越过钢丝网,层层如此。6. 5框架主体完成后开始砌筑后塞砌体,再完成门窗过梁、砌体到楼板下皮,此处砌体设计圈梁。圈梁高度为200mm宽度同砌体宽度。这种设计、施工如同砖混设计、施工。其抗震性能满足要求。框架柱必须按规定与后塞砌体采用钢筋拉结。7.老式设计框架梁下砌体抗震性能达不到要求。框架梁与砌体结合不牢固,该处裂缝严重。8. 5和3后塞砌体在框架主体外侧;框架主体在后塞砌体内侧;后塞砌体与框架梁板结合处所设计的圈梁不但确保抗震性能。而且后塞砌体的圈梁比楼板高,其防水性能、防渗性能比老式设计框架梁下再后塞砌体得到大幅度提高。图2;I. 2和3内砌体的分户墙、隔墙。框架梁下面制造成凹型,砌体的上部砌在框架梁的凹槽里,后塞砌体砌筑进入框架梁凹槽120mm ;2. I分户墙的梁宽度应为450mm ;隔墙梁宽度应为250mm ;3. 4基础梁或框架层间梁。附图说明图I :1楼板。2框架梁。3钢筋网绑扎钢丝网。4楼板主钢筋及负弯矩钢筋。5圈梁。6、7后塞砌体。8基础梁。9外保温。10外墙面层。图2 :1框架凹型梁。2分户墙或隔墙砌体砌筑在框架凹型梁里。3框架凹型梁下部构造。4基础梁或框架层间梁。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 :I. I现浇楼板。2框架工程后塞砌体采用框架主体在内侧,7、9砌体与保温在外侧的新技术设计、施工理念。改变旧设计框架梁下部为后塞砌体抗震性能不足。2. 8基础梁设计、施工比正常基础梁宽300mm (后塞砌体加保温240mm+60mm)。基 础梁开始砌筑后塞砌体。3. I现浇楼板。4绑扎框架主体梁板钢筋的楼板主钢筋、4负弯矩钢筋比正常设计的楼板钢筋长出和外砌体等宽的楼板主钢筋、负弯矩钢筋,保证钢筋的间距、位置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层层如此。4. I现浇楼板。3梁板与砌体交接处设计钢筋网,钢筋网上绑扎钢丝网阻止梁板混凝土到此为止,混凝土振捣密实,层层如此。5. I现浇楼板。3浇灌框架主体梁板与砌体交接处混凝土不能越过钢丝网,钢筋网焊接,层层如此。6. 5框架主体完成后开始砌筑后塞砌体,再完成门窗过梁、砌体到楼板下皮,此处砌体设计圈梁。圈梁高度为200_宽度同砌体宽。这种设计、施工如同砖混设计、施工。其抗震性能满足要求。框架柱必须按规定与后塞砌体采用钢筋拉结。7.老式设计框架梁下砌体抗震性能达不到要求。框架梁与砌体结合不牢固,该处裂缝严重。8. 5和3后塞砌体在框架主体外侧;框架主体在后塞砌体内侧;后塞砌体与框架梁板结合处所设计的圈梁不但确保抗震性能。而且后塞砌体的圈梁比楼板高,其防水性能、防渗性能比老式设计框架梁下再后塞砌体得到大幅度提高。图2 ;I. 2和3内砌体的分户墙、隔墙。框架梁下面制造成凹型,砌体的上部砌在框架梁的凹槽里,后塞砌体砌筑进入框架梁凹槽120mm ;2. I分户墙的梁宽度应为450mm ;隔墙梁宽度应为250mm ;3. 4基础梁或层间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框架工程后塞砌体采用框架主体在内侧,砌体与保温在外侧的新技术设计、施工理念。基础梁设计、施工比正常基础梁宽300mm(后塞砌体加保温240mm+60mm)。

【技术特征摘要】
1.框架工程后塞砌体采用框架主体在内侧,砌体与保温在外侧的新技术设计、施工理念。基础梁设计、施工比正常基础梁宽300mm (后塞砌体加保温240mm+60mm)。2.绑扎框架主体梁板钢筋的楼板主钢筋、负弯矩钢筋比正常设计的楼板钢筋长出和外砌体等宽的楼板主钢筋、负弯矩钢筋。3.梁板与砌体交接处设计钢筋网,钢筋网上绑扎钢丝网阻止梁板混凝土到此为止。浇灌框架主体梁板与砌体交接处混凝土不能越过钢丝网。4.框架主体完成后开始砌筑后塞砌体,再完成门窗过梁、砌体到楼板下皮,此处砌体设计圈圈梁高度为200_宽度同砌体宽度。这种设计、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诗聪
申请(专利权)人:宋诗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