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富强专利>正文

一种机场环形航站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9017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0:16
一种机场环形航站楼,该航站楼的主楼体(1)包括地下层(2)和至少两层以上的地上层(3),地上层至少包括楼上出发层(4)和楼下到达层(5),楼上出发层和楼下到达层都是平面结构为一侧开口或带有门洞的环形结构体;在楼上出发层的环形结构体设置有若干分区,外圈设有走道(26),走道外圈呈放射状设置通向飞机的登机桥或通向摆渡车的楼上通道(13),内圈为出发层环形车道(15);在楼下到达层的环形结构体的外圈呈放射状设置进门通道(17);楼下到达层环形结构体设置有若干分区,内圈为到达层环形车道(18),到达层环形车道内的区域为地面停车场(19)和办公楼(20),飞行指挥控制塔台(21)设在办公楼顶部,地下层设置有地下停车场(23);外部车道(31)通过开口分别与出发层环形车道和到达层环形车道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可减少旅客进出港时间,提高机场运行效率,减少机场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场航站楼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世界各地的大型机场结构和布局方式多为直线型和由主干道向两侧分叉型,都是将旅客搭乘飞机的上下车地点布局在航站楼的正前方,将办理登机牌和安检手续的区域集中布局在航站楼的前部,将候机区和登机口布局在离安检区较远的位置,旅客通过安检后再步行数百米甚至上千米才能到达登机口处的候机区。这种结构的航站楼不仅结构松散、占地面积大、浪费空间多,而且由于办理登机牌和安检手续的区域与候机区和登机口之间的距离过远,要转的岔道过多,旅客进出机场不仅经常找不到自己的候机区和登机口,还非常费时。加之所有旅客都集中在一块区域办理登机牌,又都集中在另一块区域进行安检,安检后又要各自寻找方向和入口不同的候机区,使得航站楼内办理登机牌和安检手续的区域拥挤混乱,旅客往往劳累不堪,尤其是给老人、怀抱孩子的旅客以及身体行动不便的人带来很大困难。由于航站楼过大,办理手续的各个区域结构及布局不合理,需要耗费乘机人大量的时间办理各种手续和行走,因此很多大型机场要求旅客需要至少提前两小时到达机场办理手续,否则可能延误登机。对于到站旅客来说,同样需要步行很长距离,并且出了航站楼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场环形航站楼,其特征是,该航站楼的主楼体(1)包括地下层(2)和至少两层以上的地上层(3),地上层至少包括楼上出发层(4)和楼下到达层(5),楼上出发层和楼下到达层的平面结构都是环形结构体,其一侧开口或开有门洞供车辆通行;在楼上出发层的环形结构体上顺序设置有若干个分区,每个分区内均至少设置有值机区(6)、安检区(7)、候机区(8)、卫生间(9)、吸烟室(10)、餐饮贸易区(11)、登机口(12),在楼上出发层环形结构体的外圈设有走道(26),走道(26)与楼下到达层(5)之间设有下楼通道(27),走道外圈呈放射状设置通向飞机的登机桥或通向摆渡车的楼上通道(13),内圈为(出发层)环形车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场环形航站楼,其特征是,该航站楼的主楼体(I)包括地下层(2)和至少两层以上的地上层(3),地上层至少包括楼上出发层(4)和楼下到达层(5),楼上出发层和楼下到达层的平面结构都是环形结构体,其一侧开口或开有门洞供车辆通行;在楼上出发层的环形结构体上顺序设置有若干个分区,每个分区内均至少设置有值机区(6)、安检区(7)、候机区(8)、卫生间(9)、吸烟室(10)、餐饮贸易区(11)、登机口(12),在楼上出发层环形结构体的外圈设有走道(26),走道(26)与楼下到达层(5)之间设有下楼通道(27),走道外圈呈放射状设置通向飞机的登机桥或通向摆渡车的楼上通道(13),内圈为(出发层)环形车道(15);在楼下到达层的环形结构体上也顺序设置有若干个分区,每个分区内均至少设置有行李提取区(16),在楼下到达层环形结构体的外圈呈放射状设置进门通道(17);楼下到达层环形结构体的内圈为到达层环形车道(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富强
申请(专利权)人:罗富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